儿童川崎病45例临床分析论文_范江涛

范江涛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儿科 河南 临颍 462600)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川崎病患儿,回顾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典型KD与不完全性KD年龄、性别、发热时间对比,P>0.05;体温对比,P<0.05;典型KD临床表现发生率较不完全性KD高,P<0.01;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对比,P>0.05。结论:掌握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并予以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 儿童川崎病;临床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139-02

川崎病(KD)也属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全身血管炎病变,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尚无特异性诊断,使KD的发生,临床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等情况,若不合理的治疗及诊断,则会发展为先天性心脏病[1]。因此掌握儿童KD临床特征,对KD的诊断起到显著促进意义。现笔者以45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临床特征,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KD患儿在我院就诊时间是2011年6月~2014年12月,男32例,女13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3.6±1.2)岁;患儿体温发热超过5d,(1)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肿胀,恢复期指或趾膜状脱皮;(2)多形性皮疹;(3)双侧眼结膜充血;(4)颈部淋巴结肿大非化脓性;(5)唇黏膜红肿、皲裂,口腔黏膜充血呈弥漫性,存在杨梅舌。典型KD合并4项或以上表现;不完全性KD伴2或3项类似表现。

1.2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扩张(CAD):0-3岁冠脉内径≥2.5mm,3~9岁患儿冠脉内径≥3mm,9-14岁冠脉内径≥3.5mm[2]。

冠状动脉瘤:冠脉扩张为不同形状,冠脉内径为4-8mm;巨大冠状动脉瘤:冠脉内径在8mm以上[3]。

1.3 治疗方法

患者每次口服10mg阿司匹林,tid;退热3d后逐渐减少剂量,2周逐渐降低每次口服5mg阿司匹林,维持1~2个月。以(1~2)g/kg丙种球蛋白蛋在1-2d内静脉注射,为单克单剂治疗;非单克单剂:每天400mg/kg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3~5d。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年龄、性别

45例KD患者,典型KD24例,不完全性KD21例;典型KD<1岁者16.7%(4/24),不完全性KD<1岁者23.8%(5/21);32例男性患儿,典型KD男性者75%(18/24),不完全性KD66.7%(16/21),两组年龄、性别对比,P>0.05。

2.2 临床表现

典型KD发热时间(9.2±3.1)d,体温(38.2±0.41)℃;不完全性KD发热时间(10.5±5.2)d,体温(39.5±0.54)℃;两组发热时间对比,P>0.05;体温对比,P<0.05。具体临床表现如表1所示。

注:与不完全性KD对比,#P<0.01。

2.3 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24例典型KD者,冠状动脉扩张率95.8%(23/24),即左侧8例,右侧11例,双侧4例;动脉瘤1例,占4.2%;21例不完全性KD,冠状动脉扩张率95.2%(20/21),即左侧6例,右侧11例,双侧3例;动脉瘤1例,占4.8%;两组对比,P>0.05。

3.讨论

K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认为KD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在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使机体大规模免疫反应被激活,导致KD发生,同时不完全性KD的发生,遗传因素也参与到病情发展的过程当中。通常KD具有季节性、区域性、自限性、流行性的特征,多发于6个月~5岁儿童[4],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肿胀,恢复期指或趾膜状脱皮;多形性皮疹;双侧眼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非化脓性;唇黏膜红肿、皲裂,口腔黏膜充血呈弥漫性,存在杨梅舌。在此次研究中,典型性KD患者手足硬结、趾膜状脱皮,多形性皮疹,眼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非化脓性及唇黏膜红肿、皲裂发生率较不完全性KD发生率高,P<0.01。而在发热中,不完全性KD发热温度较典型KD高,P<0.05。因此临床医师必须要重视KD患儿临床表现,在临床中若是发现高热度患儿及不典型临床症状、多系统受累疾病患儿,需要考虑患儿是否为不完全性KD。

典型KD及不完全性KD在患儿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且5岁以下患儿为高危人群,其原因主要是小儿尚无获得性免疫系统,极易被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KD常会累及各中小血管,尤其是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导致血栓性梗死、狭窄的发生,造成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

KD的治疗,临床主要是要对血管炎进行有效控制,预防冠状动脉瘤的发生。通常普遍认为阿司匹林及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是治疗KD的主要方法,KD患儿发病时间不超过10d,通过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或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若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依然存在发发热情况或无反应,此类患儿极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因此追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KD患儿来说,可有效安全治疗。总而言之,掌握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并予以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勇,儿童川崎病115例临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10):23

[2]付培培,2002-2010年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住院患儿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9):661

[3]李艳春,179例川崎病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18

[4]夏焙,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作用探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9,6(5):861

论文作者:范江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  ;  ;  ;  ;  ;  ;  ;  

儿童川崎病45例临床分析论文_范江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