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4年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论文_魏建芳

魏建芳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215300)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2014年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处方200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记录不合格处方的百分比及类型。结果:20000张处方中不合格的处方为647张,占3.2%,其中抗生素滥用占29.2%、给药方法不当占23.6%、重复用药占22.9%、配伍不当占13.6%、其他占10.7%。结论:我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必须加强对医务人员处方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医师与药师之间的沟通,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的合理、安全用药。

【关键词】 我院;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342-02

处方是由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为患者开具的、并由药师审核、调配的一种医疗文书,该文书可以作为患者的用药凭据。处方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2]。我国卫生部实施《处方管理方法》后,极大的提高和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但是,随着我国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常常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为提高我院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分析探讨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处方20000张为研究对象,处方包含门诊各专科,具有代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3]等书籍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1.2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记录不合格处方的百分比及类型。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表格将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分析。

2. 结果

在抽取的20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647张,占3.2%,主要包括:抗生素滥用、给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等。具体分类情况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医师在开处方时,应充分的考虑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药效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型。通过药物的合理配伍、适时给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达到药物的最大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4]。本研究随机抽取的20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647张,占3.2%。下面将各种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

3.1 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院的每一个科室都会用到抗生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抗生素的比率是小于30%,但是近年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率远远超过规定的百分率,甚至达到了80%左右。同时,抗生素的联用率也比较高,约40%,在临床治疗中很容易见到二联、三联。本研究中共发现189张抗生素滥用的不合理处方,其主要表现为:①患者未进行药敏试验或者病原学检查,医生就盲目的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甚至给予二联、三联用药治疗。②抗生素联用时药物的配伍不当,或者同类抗生素的重复使用。③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不当。如: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时候给予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治疗。上呼吸感染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对于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抗生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也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导致菌群失调及病毒的繁殖。

3.2 给药方法不当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由于临床中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很容易出现剂型乱用的现象,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例如,患者患有滴虫性阴道炎,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医师给患者开的是片剂,每天晚上置于阴道内。但是,片剂直接置入后,会由于局部药物浓度不均匀,使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正确的药物剂型应该为栓剂。同时,部分患者的给药间隔也不合理,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如阿奇霉素;或者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应该延长其给药间隔时间。

3.3 重复用药

药物的重复使用最容易出现在内科门诊中,其中最常见的重复使用的药物为:感冒药、去热镇痛药、活血化瘀药。例如:患者感冒时,同时给予泰诺、感冒清片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这两种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均为对乙酰氨基酚,两种药物同时服用时,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超过最大使用量,增加患者肝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又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二者联合使用时,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反而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

3.4 配伍不当

药物配伍不当时,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例如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老年患者,如果同时服用环丙沙星和钙尔奇D进行治疗,两者联合使用时会形成不溶性的物质,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使药物的治疗作用显著降低。中成药如黄芪注射液,如果选用氯化钠作为溶媒,很容易产生不溶性的微粒,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3.5 其它不合理用药

主要包括药物的剂量过大或者不足,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妊娠哺乳期妇女的用药等。

综上所述:以上是我院2014年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医院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加大处方点评力度、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周京辉,曾志涛,何柳君.我院18300张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9(34):108-109.

[2]乌兰.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 6(03): 899.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B].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4]袁彩华,滕桂芳.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03):991.

论文作者:魏建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我院2014年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论文_魏建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