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论文_龚凤

(内江骅康医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摘要】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96份干扰标本并分为三组:A组32份,位于血小板直方图上,且后峰翘起始处>25fl;B组32份,后峰翘起始处20~25fl;C组32例,后峰翘起始处<20fl。对三组标本分别采用希森美康XS-500i分析仪与显微镜两种方法计数血小板,比较计数结果。同时比较正常、异常血小板直方图上血小板聚集、大血小板、血细胞仪计数与显微镜计数情况。结果:B、C两组的仪器法、显微镜法计数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无差异(P>0.05)。异常图形血小板聚集21例、大血小板9例、血细胞仪计数(80.36±29.74)×109/L;正常图形无血小板聚集与大血小板,血细胞仪计数(238.65±17.13)×109/L(P<0.05);两种图形的显微镜计数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受到血小板凝集、小红细胞数量和大血小板的影响。针对血小板计数不符合直方图的标本,建议通过手工方法计数,或者重新采集标本,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显微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395-02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bone hyperplasia clinical analysis of 58 cases Gong Feng.

Neijiang Hua Kang Hospital,Sichuan Neijiang 641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platelet count by blood cell analyzer. Methods 96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32 in group A, on platelet histograms,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peak warping > 25fl, 32 in group B and 20~25f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eak, 32 in group C,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20fl". Three groups of specimens were counted by the two methods of XS-500i and the microscope. At the same time, platelet aggregation, platelet count, blood cell count and microscope cou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normal and abnormal platelet histogram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instruments in B and C (P<0.05),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A group (P>0.05). Abnormal patter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21 cases, large platelets in 9 cases, blood cytometer count (80.36±29.74)×109/L, normal pattern without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large platelets, blood cytometer counting (238.65±17.13) × 109/L (P<0.05), and no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two patterns. Conclusion Platelet count by blood cell analyzer is affected by platelet aggregation, small red blood cell count and large platelet cou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latelet count, it is suggested that a manual method of counting or collect the specimen by manual method is suggested for the specimen that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histogram of the platelet count.

血细胞分析仪提高了临床检验效率,在检测大量实验参数的基础上,还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然而,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仍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我院用显微镜、血细胞分析仪两种方法计数血小板,并比较了计数结果,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现做出如下报告。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S-500i(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及其配套试剂。干扰标本96份,平均分为A、B、C三组。

1.2 方法

根据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则,将96份干扰标本进行如下分组:A组、B组、C组标本的后峰翘起始处分别是>25fl、20~25fl以及<20fl。分别应用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对三组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比较计数结果以及正常、异常血小板直方图的血小板情况,包括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显微镜计数以及血细胞仪计数。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计数血小板结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3.1 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分析

3.1.1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A组标本的后峰翘起始点>25fl,在血小板计数体积的范围之外,所以分析仪无法将标本中的小红细胞计入血小板中。B组、C组后峰翘起始点分别是20~25fl和<20fl,虽然分析仪通过浮动界标区分标本的红细胞与血小板,然而标本内的小红细胞数量明显多于血小板,纵然血小板中混入了很小一部分小红细胞,同样会影响血小板计数,而且后峰的左移程度越明显,后峰翘越高,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就越大[1]。

3.1.2试剂质量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如果溶血素、稀释液没有按照要求过滤,或者受到污染,则会增加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本底检测时,若发现本底较高,则应彻底清洗,让本底保持正常范围。

3.1.3药物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资料显示[2]:患者输注了脂肪乳后,会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因为血小板的直径与脂肪乳剂的脂肪乳颗粒直径十分相似,所以输注后会造成血小板假性升高现象。如果对使用了脂肪乳剂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尽量在5~6h检测,若计数水平仍然过高,要在第一时间联系临床医生,并经过血片观察后,再报告血小板计数结果。

3.1.4标本溶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溶血现象破坏了红细胞,使其计数减少。遭到破坏后,红细胞会形成大小不一的碎片。分析仪会把碎片判断成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增加。

3.1.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对DIC患者实施手工计数、仪器计数,其结果差异很大。后者计数高于前者。主要是因为溶血后形成的红细胞碎片,会对分析仪计数血小板造成正向干扰[3]。血小板直方图显示血小板的低鉴别线度数与分布宽度均高于规定值。DIC患者早期便会出现血管溶血现象,而血小板计数是临床诊断DIC的重要参考指标[4],对于疑似DIC患者的血液标本应采用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

3.1.6抗凝剂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抗凝管中是定量的ED-TA-K2水溶液[5],一旦采集血液量不标准,就会破坏血液和抗凝剂之间的比例。如果血液量太少,那么水溶液则会稀释血液,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反之,血浆内会出现凝集,不仅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而且会使之凝聚。此外,采集血液后没有充分摇晃抗凝管,导致凝块出现,同样会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特别是对于体积小,不容易发现的凝块,因为分析仪会选择性的吸入血浆多的血液[6],所以血细胞一旦减少,血小板计数也会减少,与之有关的参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采集血液标本后,应立刻摇晃抗凝管,不能使用草酸盐抗凝剂,否则会造成血小板聚集,影响白细胞的形态,从而影响血小板计数,也不便于白细胞分类。肝素则会使血小板与白细胞聚集减少,使用肝素后,如果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同样会凝固。由此认为:肝素、草酸盐会降低血小板计数,都不适合用于血细胞分析。

3.2 加强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质量控制

3.2.1检测前 加强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标本采集方法、仪器的校正和鉴定方法、质量控制方法等。血小板直方图之所以会出现异常,根本原因是不合格的血液标本造成的[7]。在血小板计数过程中,合格的血液标本是提高计数准确度的重要因素。检验人员应和临床护理人员积极沟通,明确告知对血液样本的要求。

(1)采集标本时,抽血要流畅,保证准确的抗凝剂与血液比例;当血液注入硅管后,应充分颠倒,摇晃均匀,以免血液凝集。(2)采集血液时,指导患者统一姿势。(3)止血带压迫止血的时间应<1min[8]。(4)在临床检查、治疗前进行采血。(5)对于输液患者,应采集非输液手臂的静脉血。

3.2.2检测中 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操作仪器,在仪器运转过程中,仔细观察运转状态及各个环节,减少外界环境对仪器造成的干扰,避免病理因素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的正常使用。每天检测仪器的精密度、准确度。

3.2.3检验后 加强检验人员工作责任心的培养,保证完成复核程序后再报告计数结果。对于肿瘤放化疗、白血病患者普遍存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在使用分析仪检测后,必须用显微镜再次检测和计数。若患者没有血液疾病,但表现为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计数减少,则应告知护理人员,重新采集标本复查。

【参考文献】

[1]李惠卿,赖馨,蔡洁丹等.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9):764-767.

[2]朱文元,杨洪芬,赵果元等.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二例[J].海南医学,2015,(6):922-923,924.

[3]刘昭国.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41.

[4]华丽姿,郭秀荣.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及其参数与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差异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2-73,76.

[5]陈静.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J].医药前沿,2014,(3):192-192.

论文作者:龚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论文_龚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