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下军队后勤与装备管理机制研究论文

新体制下军队后勤与装备管理机制研究论文

新体制下军队后勤与装备管理机制研究

吴国良 裴 玮

内容提要: 在军队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相对分离又相互作用的新框架下,要加快我军后勤与装备现代化建设,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和整体实力,亟须一体化设计构建科学高效的后勤与装备管理机制。一是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机制;二是军政沟通协商决策机制;三是多边协作内外动力机制;四是后装建设军种联管机制;五是后装保障监督评估机制。

关键词: 国防理论 后勤与装备 管理机制

后勤与装备管理机制,是指规定后勤与装备管理内在关系的结构化制度安排及表现方式。后勤与装备管理机制存在于后勤与装备管理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反映了后勤与装备管理系统本质的内在机能,决定了后勤与装备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是后勤与装备管理活动有序高效运行的根本保证。体制的设计离不开机制的选择,因为设计体制包括确定体制的构成部分及其联系方式。体制构成部分不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不同,其运行方式就不同,因而机制就不同。机制的选择主要涉及运行结构、动力结构和约束结构的选择。军队体制改革是探求一种新的机制,一种使系统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机制。这种机制必须能反映系统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规律性联系。新体制一旦确立,它所包含的机制就会能动地发挥调节功能。因此,在“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体制下,研究军队后勤与装备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机制

军队后勤与装备资源管理,是后勤与装备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配置后勤与装备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应当坚持以军事需求为牵引,规范资源需求生成机制;健全规划体系,确立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现在,小邹和小刘已经有一个多月相安无事了。有一次,我竟然神奇般地看到放学站路队时,小邹和小刘面对面点了点头,相视一笑,这可是一年多来的首次。看到她们有这样的变化,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一)坚持军事需求牵引,规范资源需求生成机制

后勤与装备资源配置只有以军事需求为导向、以保障生成战斗力为目标,才能使资源配置的规模结构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求规模结构相适应,才能体现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重点。这就必须坚持以军事需求为牵引,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搞好需求的顶层设计。应坚持体系建设思想,加强对形势任务的研判,深化军事需求论证,把握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把握资源配置与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的内在联系,实现国防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战略任务与资源配置有机结合,从顶层把各项建设需求统起来,突出发展重点、关照战略全局、区分轻重缓急、保持适度弹性,科学确定建设重点和资源的投向投量,严格按规定统筹使用各项资源。另一方面,要规范需求的申报程序。根据军事战略明确军事能力需求,确定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规范后勤与装备资源的研究提出、分析论证、归口上报、综合平衡、审核确定的程序,形成后勤与装备资源需求建议方案。军队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审核后勤与装备资源需求建议方案,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形成后勤与装备资源需求总体方案。

(二)健全规划计划体系,完善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机制

规划主导,是后勤与装备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按照军事能力增长目标制定军队建设发展规划,依据军队建设规划确定军队建设任务,再把任务分解为项目,按项目需要测算资源需求。这是后勤与装备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即坚持规划主导资源配置。一是搞好规划计划整体设计。加强军队建设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衔接配套,逐步形成覆盖军队建设全部领域、功能定位清晰、齐全配套的规划计划体系。二是加强规划计划与预算的衔接。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协调机制,促进规划计划编制部门与预算编制部门的沟通,形成战略规划、专项计划与年度预算的有机结合,实现用中长期规划主导资源配置、用短期计划调配和使用资源,不断创新制度机制和方法手段,维护规划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抓好规划计划与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按照体系化构建、常态化运行的要求,明确综合职能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在统筹协调中的任务分工、职责清单,健全信息通报、工作会商和任务协调等制度,促进后勤与装备资源配置工作顺利开展、高效运行。

(三)着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优化军地资源共享机制

军队后装建设具有力量编成多元性、建设方式多样性、阶段转换频繁性等特点,后装部队管理关系复杂、管理链路多条,容易出现职能交叉、权责错位、指管脱节等问题。因此,后装建设必须建立横向扁平的军种联管机构,串联贯通各军种的纵向管理条块,形成立体矩阵管理格局,以高效管理促进后装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军政沟通协商决策机制

一是中转动力。指后勤与装备管理系统中承上启下的力量,也是使各级后勤与装备围绕核心公转的管理场力。后勤与装备管理场力如同宇宙中地球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一样,需要有一种力量紧紧地吸引着各级后勤与装备系统,使他们围绕核心沿着公转的轨道运行。这种管理场力作为管理系统整体有序运行的中转力量,一方面,把后勤与装备整体目标动力转化为各级后勤与装备系统的目标动力;另一方面,又将各级管理主体的需要转化成实现共同目标的需要。前一个转化形成任务目标激励力,以及具有硬性约束作用的行政权责推动力、法规制度规范力,以保证系统运行不偏离目标轨道。后一个转化则需要在管理系统内部产生较强的物质与精神的启动力。所以,管理场力主要包括:管理目标的激励力、后勤与装备法规的规范力、行政权责的推动力、精神与物质利益的启动力等。二是环境影响力。后勤与装备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包括军队内部环境和军队外部环境。从军队内部环境来看,后勤与装备系统的运行需要多部门的支持;从军队外部环境看,后勤与装备管理系统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以及自然条件的制约。这些影响和制约构成了后勤与装备管理的环境影响力。三是事物发展动力。建立健全多边协作动力制衡机制,是增强后勤与装备管理动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基本保证。后勤与装备管理动力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内外关系分,有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按动力性质分,有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按动力作用分,有前导力、内驱力、推动力、干扰力、阻力等。还可以按照系统结构划分为纵向结合力和横向协调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动力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就决定了后勤与装备管理动力必然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层次组成的动力制衡系统。因此,要强化和完善后勤与装备各专业系统之间、各军种后勤与装备之间,以及军地有关部门之间的动力制衡机制,确保后勤与装备管理动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立法授权加强军政决策权威性

课程分4天完成、由同一位高年资医师带教。课程前后分别进行多选题测试、统计平均分。X线、CT、MRI、US在影像科实验室进行,SPECT和PET在核医学科进行。由老师先讲解相关基础物理知识,学生分批动手操作、老师观察并记录,最后进行问答与讨论。全部课程完成后发放调查表,要求学生对该课程的时长强度、对临床实践的帮助进行满意度选择(选项有满意、一般、不满意3种)。考试与调查表均不署名,以号码代替。

法律的权威性是军政对接协商决策落地生效的有力保证。应进一步完善军队后勤与装备资源配置的法规制度,立法机构应站在全局高度,按照需要与可能,长远与当前,通盘考虑,综合衡量。军队后勤与装备资源配置体系的建立和改进,应以立法授权的形式进行,从立法层面确定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政策、架构、流程,使后勤与装备资源配置程序能环环紧扣、资源配置信息能层层传导。

(二)沟通协商增强军政决策实施的科学性

军队后勤与装备资源配置决策的制定,需要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军政领导“协商决策”、专职机构辅助参谋,同时还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在沟通协商的过程中,各方都会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对初始提案提出修改意见,各种初始方案经过反复权衡、修改,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最终方案。这种高效的沟通协商,能够有力增强决策实施的科学性。

三、多边协作内外动力机制

任何系统的运行都离不开动力的作用。动力的作用与运行都有一定的机制。后勤与装备管理动力机制,就是指推动后勤与装备管理系统运行与发展的动力构成及其作用与运行的机理。有效的动力机制是后勤与装备管理系统有序运转的基本保证。在后勤与装备管理系统中,动力只有构成合理、激发充分、合成有序、作用有效,才能形成实现管理目标的强大合力。后勤与装备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层次、多个部门构成的综合系统。组织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后勤与装备管理动力必然是多因素、多层次组成的动力制衡系统。因此,要强化和完善后勤与装备各专业部门之间、各军种后勤与装备系统之间,以及军地有关部门之间的多边协作内外动力机制。

(一)多边协作内部动力机制

制定发布全军统一的联合能力体系,作为军队建设的“编制表”和需求生成的“通用语言”。军种在提报需求时,明确拟上后装建设项目在联合能力体系中所处的能力领域,并对其在该领域将发挥的作用进行充分论证。军委在审定需求时,综合考虑其他军种相同能力领域的建设情况,根据拟上项目对联合能力贡献程度作出取舍或跨军种联合共建的决定。

然而,当她远远地看见许峰的时候,她原本打算飞奔而去的,但怎么也迈不开脚步。许峰看起来真的成功了,两年前他把自己收拾得像个贵公子,如今他仍然像,但有些变了。变在哪里,李莉说不清楚。

(二)多边协作外部动力机制

后勤与装备管理是一项受多重因素、多种条件影响和制约的综合活动过程。其中,决策因素对其制约和影响最为直接。决策既是后勤与装备管理的基本职能,又是后勤与装备管理军政主体的主要职责。它渗透到后勤与装备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军政沟通协商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四、后装建设军种联管机制

为有效解决部队后装建设中“不互联、不互通、互操作难”的问题,防范军种主建体制下“争项目、争经费、重复建”的风险,应探索建立横向扁平的军种联管机构、统分有序的军种联管体系、需求生成军种联报的后装建设军种联管机制。

(一)建立横向扁平的军种联管机构

一是加强战略筹划。由后勤和装备资源统筹部门与国家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国家资源整体配置的顶层设计,使资源配置的规模、速度和重点与国家安全需求、经济发展需要相一致。根据国家安全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在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的配置比例,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二是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对军民融合主要任务、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要用规划计划的形式统起来,统筹协调军地双方的力量资源。三是统一军地技术标准。从根本上扫除军地之间技术标准不通用造成的障碍,加快军民品标准通用化的进程,形成有机衔接、结构优化、协调互补的军地通用标准体系,促进各种技术要素能够在军地之间双向转化和协调运行。

(二)建立统分有序的军种联管体系

结论:程序所得数据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加热的功率越大,室内升温越快,加热一段时间后,达平衡,温度趋于不变。

各军种联管机构要与后装业务部门管理相结合,建立统分有序、多元复合的扁平联管体系,做到后装任务部队主动对接管理链,有效合成管理网,实现责权细化明确、统分结合、管控有力。要将层级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针对时间转移和空间转换,分段指定区域性管理机构,建立相互连接的模块化联管网络,促进后装建设军种联管高效落实。要将军种联管与军地联管相结合。后装建设涉及军地要素多,应加强军地之间沟通协作,必要时可将地方力量纳入军种联管体系。

(三)建立需求生成军种联报机制

一是核心动力。军队后勤与装备系统因军事需求而存在,因军事需求而发展。正是由于军事需求在不断变化,军队后勤与装备系统才以满足军事需求为目标,不断地完成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因此,从后勤与装备发展的历史规律看,军事需求应作为后勤与装备管理的核心动力,也是各后勤与装备子系统围绕军事需求总目标“公转”的动力。二是基础动力。指推动各级后勤与装备管理主体履行管理职责的基本动力。这些动力主要来源于管理主体对某种价值的追求,其价值目标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正是这些价值追求激励着他们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后勤与装备管理作出贡献,并期望获得与贡献相对应的报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因此,“需要—贡献—获得”是管理主体“自转”运行的动力机制,对需要、利益的追求是后勤与装备管理的基础动力。

五、后装保障监督评估机制

科学、严格和规范的后装保障监督评估,是实现后勤与装备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后装保障监督评估机制,是指为使各项后装保障活动按既定目标正常运转、对其组织实施监督评估时形成的工作关系、工作程序、技术或方法的组合,以及监督评估适应内外条件变化所做出的反应和调整的方式。当前,后勤与装备管理监督评估机制还不完善,管理监督评估效果还不理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尚未充分激发出来。为此,应建立健全后装保障监督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后勤与装备管理职能,进一步规范后装保障工作秩序,这是后勤与装备管理适应新时代变革、实现科学化发展的必要举措和内在要求。

要想确保管理会计在企业资金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企业必须确保从管理层直至员工层都充分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在企业实施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管理会计不仅仅是作为资金部门、会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工作,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工作人员形成风险意识与资金管理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进行管理会计,能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资金风险的可能性,能够确保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一)明确权责区分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这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把纪检、政法、审计部门独立出来,其基本着眼就是根据决策、执行、监督功能区分配置不同性质的权力,重点解决纪检、巡视、审计、司法监督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高悬正风反腐的利剑。后装保障领域涉及的经费数额巨大,一旦发生腐败,后果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因此,必须将后装管理者的权力牢牢装进法规制度的笼子里,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按照权责相一致、有权必有责的原则,明确军队后勤与装备管理各部门、地方相关部门在后装保障中的责任,防止权责不清、权责分离和责任主体模糊,推动构建科学规范、设计精密、责任明晰的管控责任体系。

(二)督导责任落实

一是领导责任。将管控责任纳入军地领导职责范畴,严格落实后装保障经费管控责任制,做到谁管理谁负责,形成遵纪守法、严格执法的良好氛围。通过权力约束,达到对决策过程的监控,确保后装保障经费投向投量精准高效。二是经办责任。构建覆盖全部门的责任制管理体系,实现对后装保障经费分配的监控,确保支出计划符合实际任务需要。三是监管责任。纪检审计部门重点履行监督职能,负责宣传政策法规,督导法规落实,增强对财务部门的业务约束,实现对后装保障经费预算、组织经费开支、审核结算报销的全过程监督管控。

(三)强化评估反馈

军队后装保障具有涉及领域广、保障对象多、时空布局长等特点,为保证后装保障的质量效益,必须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后装保障全过程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揭示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强顶层谋篇布局,设置运行独立的军队后装保障评估机构,总体负责对全军后装保障的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重大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并将评估结果反馈到下一周期,以确定下一周期后装保障资源配置的优先次序,不断优化后装保障资源的分配决策,以评促保,以评促建,提高后装保障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 E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484(2019)04-0041-05

作者: 吴国良,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教授,专业技术大校;裴玮,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中校

(责任编辑:徐永汉)

标签:;  ;  ;  ;  

新体制下军队后勤与装备管理机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