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法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_吴玲

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法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01月-2014年12月医院运营情况统计表作为数据源,并选取5个能够反映医院医疗质量的统计指标对8个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科室1的综合评分最高,科室6的综合评分最低。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原始数据变量间的重叠信息,并进一步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具有全面性、可行性、可比性三方面优势,因而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原有多个指标组合成无任何相关性的少数几个可以反映原有信息的新指标,利用较少变量对原有数据的大变量进行解释,且得到的综合指标包含了原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主成分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化,以此更加有效的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揭露[1]。国内有关学者[2]对主成分分析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分析法输出的主成分个数的提取及综合评价法作为相对评价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定设想。也有更多不同行业的工作者对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医院工作质量管理、科研工作评价、技术进步评价等[3]。本研究主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其与单项统计指标相比,所作出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十分合理。本研究主要以我院2014年01月-2014年12月医院运营情况统计表有关资料为依据,对能够反映医院医疗质量的5个统计指标进行选取,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对我院8个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现就有关情况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数据源于我院《医院运营情况统计表》中的统计数据,随机选取8个科室进行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医嘱离院率(x1)、医嘱转院率(x2)、病死率(x3)、病床使用率(x4)、诊疗人次数(x5)共5个指标。指标数据见表1。

1.2方法

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我院2014年01月-2014年12月工作综合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数值变量间的关系入手,通过降维将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以线性代数的处理进行分析,将原有的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使其变为线性无关的综合指标Fi,F1为第1个线性组合及综合指标的方差表达,VarF1越大,所含信息越多;如F1不足以代表P个指标的信息,需要考虑选取F2,即第2个线性组合及综合指标的方差表达,F2中不再有F1的信息,数学表达即:Cov(F1,F2)=0,则F2为第2主成分。由此,得出第3、第4、……第P个主成分。具体步骤:①同趋势化处理:医嘱转院率(x2)为低优指标,其余均为高优指标。②SPSS软件包执行指标数据标准化。③指标相关性判定:采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判定。④确定主成分个数:采用总方差解释的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结合表“初始因子载荷阵”对主成分个数进行确定。⑤根据主成分贡献率对综合主成分表达式指标变量系数进行计算,得出综合主成分加权分值,进行比较和评价。

2结果

提取主成分个数以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1的前m个主成分为原则。提取主成分共3个,通过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可知医嘱离院率、医嘱转院率、病死率、病床使用率、诊疗人次数在第1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医嘱离院率、病死率、病床使用率在第2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病床使用率在第3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因此提取主成分共3个,能够反映全部指标信息。如表2所示。

3讨论

医疗质量是较为复杂的一个系统,其所涉及的评价指标较多,通过对各指标的评价,能够了解医院的医疗管理、技术、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水平[4]。仅仅凭借一个指标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所得到的结论是片面的,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对医院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反映,是较为理想的的一种分析方法。国内有关学者[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工作,结果提示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与医院医疗质量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本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院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得知该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优点[6]:①全面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满足相应条件的基础上,变量的个数不受限制,研究所确定的经济效益指标均可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在选择P个主成分后,原始数据信息量的保留达到85 %以上。所以可以认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十分全面。②可行性: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医疗质量的时,在微机上借助计算软盘,按照一定指令对原始数据进行录入,能够完成主成分分析所涉及的全部计算;当前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十分普遍,利用计算机进行主成分分析也会更加方便。③可比性:主成分分析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各不同度量的指标被转化成同度量指标,同时原始数据数量级上的差别消除后,各指标间的可加性及可比性也得到了增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评分最低的是科室6,评分最高的是科室1,其评价效果具有科学性及客观性。因此,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有关指标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控制,有助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维民,徐明江,张新花等.对广西6样本县县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5):716-718.

[2]李春秀,孙凯.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某儿童医院医疗质量[J].中国病案,2012,13(2):78-79.

[3]李瑾,陆文良,陆文俊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某医院老年病科医疗质量与效率的评价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4,20(1):45-48.

[4]吴学智,郑娟,柳俊等.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手术科室医疗工作质量[J].中国病案,2015,16(4):46-48.

[5]董小小,魏歆,宋丽娟等.投影寻踪模型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5):636-638,641.

[6]赵志广,樊宏,韩春艳等.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深圳市2005~2007年的医疗服务质量[J].中国医院,2010,14(2):27-28.

论文作者:吴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主成分分析法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_吴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