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李丹

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李丹

李丹 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华乡中心学校 1647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4-034-01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清楚,到了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已经由小学阶段的识字和写话,转变成为阅读和写作。也就是说,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究竟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从哪里入手,这两种能力哪一个更重要,有些老师还存在困惑。

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要清楚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分不开的,是相辅相成的。还要清楚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是指对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的阅读,因为教材中的选文在量上毕竟是有限的,能给学生的阅读量还不够,所以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课外阅读,以丰富学生们的阅读量。

1、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一般优秀的写作者都有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都有大量阅读的经历。往大了说,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喜欢阅读。如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小时候就酷爱文学,经常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正是年幼时培养的阅读兴趣,才为她走上写作之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我国著名的作家张贤亮,他在文革遭受迫害期间也不忘阅读,是阅读给了他思考人生、认识社会、顽强生存的无穷力量,而这种力量一直伴随着他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往小了说,学校里那些写作能力比较强,文章写得好的同学,他们也都有丰富的课外阅读经历。

想要培养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就需要先指导学生去接近阅读,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掌握大量的写作手法。学生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时候,会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从作品了解了他们不曾经历过、认识过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丰富了他们在简单而狭小的生活轨迹中无法获得的写作素材,这可以让学生们在写作时有话可说。而阅读量小的同学,当看到一篇作文的题目时,往往头脑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因为他们生活中的那点经历,早已经被写了不知几遍了,实在是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但可以解决有话说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怎样说的问题。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结构新颖、独具匠心。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或者主动学习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结篇布局的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会与那些没有课外阅读或有少量课外阅读的同学大不相同,比他们会多一些文学的色彩。

2、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可以不断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教育作为一个长久性的工作,它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慢慢培养的,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将自身利益与学生教育发展绝对捆绑,从而间接扼杀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对于阅读而言,阅读的成果是一份看不见的收获,阅读的收获是在不经意间慢慢渗入人的思维意识中的。如果你没有带着自由、舒适的心境去享受阅读,反之将阅读作为获利的途径,那将永远无法了解阅读的精髓,更不用说对自身写作的提升。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校应多开展一些有关阅读为主题的活动,比如开展课外阅读大赛、读书会、有关课外阅读的演讲等,在整个校园或班级营造出浓郁的阅读氛围,促使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课外阅读的行列。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恰到好处的影响孩子,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和家长不可能在孩子的成长中时刻陪伴,但可以培养出能够陪伴孩子走一生的阅读,支持孩子的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的未来的人生中将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好处,我们就应该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多提供一些时间。一直以来教育部都在呼吁给学生减负,希望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一些学生经常抱怨没有阅读的时间,因为现实中还是存在学校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问题。我们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下来,那些简单化的、重复性的作业就不要再让学生浪费时间了,否则,不但不会提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反而会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多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的时间,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三年的阅读总量应该在260万字,尤其是注重对国内外优秀作品的阅读。所以初中语文老师有责任将课外阅读纳入自己教学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发现课外阅读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见识,累积丰富的课外知识,提高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论文作者:李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李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