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

李慧, 张澎, 任秀宝, 刘虹, 郝希山[1]2003年在《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分析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cir culatingendothelialprecursors ,CEPs) ,并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 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 5 7肿瘤患者及 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ECs和CEPs ,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 :肿瘤患者外周血CECs及CEPs分别为 (0 .378± 0 .0 4 7) %和 (0 .0 5 9± 0 .0 13) % ,血清VEGF ,bFGF分别为 (2 95 .5 8± 5 9.5 6 )ng/L和 (2 8.73± 7.4 0 )ng/L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数量与血清VEGF ,bFGF水平相关。结论 :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高于正常人 ;VEGF和bFGF可能参与了血管内皮干 /祖细胞的动员过程。

李慧[2]2002年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演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对于肿瘤血管生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由已有血管通过出芽方式完成的;但最近的研究证实外周血中的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与募集,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应用流式细胞法对64例肿瘤患者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以及骨髓来源的循环血管内皮前体细胞(circulaling endothelial precursor,CEP)进行了检测,证实了外周血中CEC/CEP的存在,发现肿瘤患者CEC/CEP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肿瘤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经造血干细胞动员(G-CSF/GM-CSF)后,外周血中CEC/CEP升高,证实生血因子在动员造血干细胞的同时,对血管内皮干/祖细胞亦有动员作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CEC/CEP相关,提示这些因子在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中具有一定作用。 同时,建立了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化扩增的方法,证实外周血中的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可在体外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经电镜和免疫组化检测符合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特征,从而为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及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肿瘤发生时血管调节因子失去平衡,血管生长因子分泌增加。本研究应用ELISA方法检测了95例肿瘤患者血清中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因子—VEGF、VCAM-1、ICAM-1以及bFGF的水平。结果肿瘤患者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而且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为肿 天津医科人学硕l-研穴生论义 瘤转移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指标。同时,应 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7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 的表达,发现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应用免疫 组化方法检测了28例患者肿瘤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及VEGF的表达情 况。微血管密度(MVD)与 VEGF表达水平及外周血“C/CEP无关,而 肿瘤局部VEGF表达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相关。 通过本研究验证了外周血中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存在,而 且血管内皮干/祖细胞具有进一步分化增3q的能力。对于循环血管内 皮及其前体细胞,以及血管生长因子的检测,有助于肿瘤转移及预后 的评价。同时,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化扩增方法的建立,为血管内皮 细胞功能、以及抗血管基因治疗等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柏社香[3]2015年在《Th17细胞、IL-17、IL-6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IL-17、IL-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外周中Th17细胞及IL-17、IL-6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112例食管癌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IL-17和IL-6水平,研究Th17细胞、IL-17和IL-6与食管癌及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食管癌患者血清中IL-17为97.11±19.12 ng/L,IL-6为141.42±25.57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7为19.22±4.03ng/L,IL-6为42.26±6.58ng/L, P<0.01):IL-17和IL-6水平的上升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相关(P<0.01)。2.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hl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4.78±0.8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89±0.56%),(P<0.01);3.不同TNM分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3.96± 1.89%vs 4.5l±1.32%vs 4.98±1.3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食管癌患者血清中IL-17和IL-6水平随着肿瘤的进展而明显上升,预示IL-17和IL-6直接或间接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2、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能是导致食管癌患者免疫抑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第二部分食管癌组织中IL-17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目的:研究在食管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初步探讨IL-17与食管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3例食管癌患者的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IL-1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观察血管内皮标志CD3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分布,并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食管癌组织中IL-17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相关性以及IL-17的表达与MVD的相关性。结果:1.在食管癌组织中,IL-17的阳性表达为32例,阴性表达为31例。而在正常的食管粘膜组织中,IL-17为阴性表达。IL-17的阳性染色主要分布于肿瘤间质和癌巢周围,且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2.以CD31作为血管内皮标记物染色肿瘤血管内皮,统计肿瘤微血管数目,分析其与IL-17表达的相关性。发现IL-17高表达时,MVD值为90.52±31.54;IL-17低表达时,MVD值为54.36±25.48。食管肿瘤MVD与IL-17表达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IL-17在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癌食管癌MVD相关;IL-17可能促进了肿瘤血管的生成。

李慧, 任秀宝, 张澎, 安秀梅, 郝希山[4]2003年在《肿瘤患者循环血管内皮干/祖细胞的检测及体外诱导分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证实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CEPs)的存在 ,检测内皮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5 7例肿瘤患者及 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ECs和CEPs ,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选择经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肿瘤患者 ,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s) ,在VEGF、IGF及bFGF条件下培养血管内皮细胞 ,并应用透射电镜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ECs、CEPs含量分别为 0 .3 78%± 0 .0 47%、0 .0 5 9%± 0 .0 13 % ,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与血清VEGF水平相关。透射电镜下培养细胞可见Weibel-Palade小体 ,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结论 外周血中存在CECs和CEPs ,在肿瘤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 ,循环血管内皮干 /祖细胞可进一步分化成熟

耿丛丛[5]2013年在《AL患者内皮祖细胞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内皮祖细胞(EPCs)与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分析AL患者骨髓中EPCs与MVD的关系,分析二者在AL中的临床意义,探寻治疗AL的新途径。[方法]选取确诊的初治成人AL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接受治疗并观察其治疗前后EPCs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66例初治成人A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的EPCs计数,并动态观察43例AL患者治疗前后EPCs变化,以良性血液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初诊成人AL患者骨髓活检标本MVD变化,以良性血液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同时进行EPCs与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及外周血与骨髓EPCs对比分析。[结果]1、AL患者初治组与对照组EPCs比较:1)外周血相对计数比较:AL患者初治组外周血EPCs相对计数(%)(0.113±0.137)较对照组(0.057±0.013)明显增高(P<0.01)。2)外周血绝对计数比较:AL患者初治组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个/μl)(13.69±8.26)较对照组(1.86±0.18)明显增高(P<0.01)。3)骨髓相对计数比较:AL患者初治组骨髓EPCs相对计数(%)(0.748±1.617)较对照组(0.087±0.027)明显增高(P<0.01)。4)骨髓绝对计数比较:AL患者初治组骨髓EPCs绝对计数(个/μl)(119.46±72.23)较对照组(23.21±12.59)明显增高(P<0.01)。2、治疗前后EPCs的动态变化:CR组治疗前后比较:1)外周血相对计数比较:CR组患者外周血治疗后EPCs相对计数(%)(0.069±0.023)较治疗前(0.201±0.183)显着降低(P<0.05)。2)外周血绝对计数比较:CR组患者外周血治疗后EPCs绝对计数(个/μl)(2.544±2.12)较治疗前(14.45±10.76)显着降低(P<0.05)。3)骨髓相对计数比较:CR组患者骨髓治疗后EPCs相对计数(%)(0.098±0.039)较治疗前(0.725±1.465)显着降低(P<0.05)。4)骨髓绝对计数比较:CR组患者骨髓治疗后EPCs绝对计数(个/μl)(26.32±17.44)较治疗前(113.18±69.22)显着降低(P<0.05)。NR组治疗前后比较:1)外周血相对计数比较:NR组患者外周血治疗后EPCs相对计数(%)(0.162±0.185)较治疗前(0.124±0.167)无明显变化(P>0.05)。2)外周血绝对计数比较:NR组患者外周血治疗后EPCs绝对计数(个/μl)(10.044±9.51)较治疗前(13.28±9.36)无明显变化(P>0.05)。3)骨髓相对计数比较:NR组患者骨髓治疗后EPCs相对计数(%)(0.824±1.955)较治疗前(0.604±1.378)无明显变化(P>0.05)。4)骨髓绝对计数比较:NR组患者骨髓治疗后EPCs绝对计数(个/μl)(110.02±67.28)较治疗前(117.67±89.22)无明显变化(P>0.05)。3、初治AL患者外周血与骨髓EPCs比较:初治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个/μl)(119.46±72.23)较外周血(13.69±8.26)显着增高(P<0.001),骨髓EPCs相对计数(%)(0.748±1.617)与外周血(0.113±0.137)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AML组与ALL组比较:AML组与ALL组之间无论是外周血还是骨髓中EPCs相对计数、绝对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5、AL患者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与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AL患者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与β2-微球蛋白(r1=0.712,p=0.046)、LDH (r2=0.835, p=0.025)呈正相关。6、AL患者骨髓MVD的变化:AL初治组骨髓MVD(n/Hp)(19.31±2.29)较对照组(7.70±1.64)显着升高(P<0.01)。7、AL患者骨髓EPCs与MVD的关系: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与骨髓MVD呈正相关(r=0.963,P<0.01)。[结论]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EPCs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其变化可能与AL患者病情发展、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关系。AL患者骨髓MV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AL患者骨髓存在血管新生,骨髓EPCs绝对计数与MVD呈正相关,EPCs在AL骨髓血管新生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AL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陈祥[6]2015年在《烟雾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是引起儿童和成年人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然而关于MMD的具体病理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认为遗传因素、血管增生、免疫炎症等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MMD患者外周血中TH1类细胞因子,TH2类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黏附分子、血管增生相关因子、可溶性FasL的浓度变化水平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并分析其在不同起病方式之间的差异。实验方法:运用CBA (cytometric bead array system)技术检测26例MMD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FN-γ、IL-2、TNF-α、IL-6、IL-10、IL-4、MCP-1、ICAM-1、VCAM-1、VEGF的浓度;运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技术检测MM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GF-β、sFasL的浓度水平;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M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水平。实验结果:MMD患者外周血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TH2类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而IL-4则无明显差异;MMD患者外周血中MCP-1较正常对照者无明显差异而黏附分子如ICAM-1、VCAM-1则显着高于对照组;血管增生相关因子TGF-β、VEGF的浓度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MMD患者外周血中sFasL的浓度较正常对照者显着下降;MMD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以脑出血或脑梗死起病的MMD中,各待测因子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液免疫的激活、黏附因子ICAM-1、VCAM-1、血管增生相关因子TGF-β、VEGF的表达增高、sFasL的表达降低及Treg/CD4+T淋巴细胞比例的升高可能在烟雾病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秦建章[7]2013年在《血管因子VEGF和Endostatin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胆囊癌是世界上消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预后极差,各种治疗方式效果不佳,早期效果相对较好。因此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对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而当今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已经逐渐成为抗肿瘤治疗中最具希望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肿瘤的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基础。近年各国对各种血管因子在许多恶性肿瘤如肺小细胞癌,肝癌等中表达及联系很多,而且开发出一些药物用于动物研究甚至开始应用于临床,取得一些成果。而这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当今研究最多,也是最有意义的两个血管因子。综上所述,血管因子的检测可能对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有一定的意义,同时胆囊癌的抗血管形成有可能为其治疗开劈一条新道路。目的:本文通过测定胆囊癌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浓度,探讨分析胆囊癌患者外周血中VEGF和Endostatin的表达,和正常人,胆囊癌患者中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之间关系,为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实验均采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实验对象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浓度。本实验采用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而且术中均取病理,术后病理结果均证为胆囊癌的患者共56例。测定这56例胆囊癌患者术前一天外周血中VEGF以及Endostatin浓度作为病例组,这56例胆囊癌患者中,根据术中手术方式分为可切除组和不可切除组,根据病理结果再分为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根据有无远处转移分为两组,根据胆囊癌的TNM分期分为Ⅰ,Ⅱ期患者组和Ⅲ,Ⅳ期组,将另取本院体检各个指标均正常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外周血中VEGF和Endostatin的浓度,并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外周血VEGF及Endostatin浓度在病例组对照组的关系,以及与胆囊癌患者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远处转移及肿瘤TMN分期的关系。外周血的检测结果以x s表示,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P<0.05说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6例胆囊癌病例组的外周血VEGF浓度为(298.5±80.7)pg/ml;30例对照组外周血VEGF的浓度为(142.9±64.3)ml。病例组VEGF浓度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病例组中外周血Endostatin浓度为(89.9±19.6)ng/ml;对照组外周血Endostatin浓度为(35.0±9.7)ng/ml,病例组Endostatin浓度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胆囊癌患者中手术不可切除组的外周血VEGF浓度为(355.5±49.0)pg/ml;手术可切除组外周血的浓度为VEGF(227.7±50.1) pg/ml,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不可切除组外周血Endostatin的浓度为(97.2±29.7)ng/ml;可切除组外周血Endostatin的浓度为(80.9±11.4)ng/ml,Endostatin在不可切除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4病理结果为低分化的胆囊癌患者的VEGF浓度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VEGF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远处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的患者外周血VEGF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 TNM分期中Ⅰ,Ⅱ期患者组和Ⅲ,Ⅳ期患者组VEGF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5胆囊癌患者外周血中浓度表达在TNM分期中Ⅰ,Ⅱ期和Ⅲ,Ⅳ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ostatin的浓度在病理分化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淋巴结远处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远处转移组中,各组的P值均大于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癌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较正常人有着高度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胆囊癌的进展各个过程均有重要的作用,内皮抑素(Endostatin)与胆囊癌不同临床时期的血管生成调控有着密切联系,通过检测胆囊癌患者外周血VEGF以及Endostatin的浓度表达对于胆囊癌的临床筛查和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胆囊癌的抗血管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冷灵芝[8]2014年在《子痫前期母体外周血中甲基化差异基因检测及其早期预测价值的研究》文中指出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为怀孕前血压正常的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又称为先兆子痫。PE影响着全世界3%-5%的孕妇,是导致母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分别占产妇及胎儿死因的20%、40%。资料显示我国PE发生率约2-8%,晚近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PE不仅可影响妊娠结局,也影响产妇及子代的远期预后。PE的新生儿可发生包括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缺氧相关的神经损伤,围生儿死亡等并发症,其日后发生心脏病的风险增加;PE孕妇发生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机率亦增加等。目前认为,异常的胎盘形成发生在妊娠早期导致胎盘缺血(Ⅰ期);缺血的胎盘在妊娠晚期可分泌可溶性因子从而引起系统性内皮功能紊乱和PE综合征(Ⅱ期)。在PE发生之前,孕妇的血浆成分已经出现了诸多变化,因此,有许多针对预测PE的生物标记物如胎盘激素、血管生成因子、脂质进行的研究。但既往这些生物标记物在PE预测方面的研究多为针对可能导致PE发生的信号转导通路分子的研究,且多为单一标记物的预测研究。而且,由于PE是一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应用单一标记物预测的可能性不大。故至今为止尚无一个标记物或者几个联合标记物预测能达到临床应用所需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因此这些检测均未能在临床常规开展。DNA的甲基化检测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因此既往有诸多针对不良妊娠结局DNA甲基化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基于单一位点或胎盘的甲基化改变的检测,尚无对PE母体外周血全基因组所有位点的甲基化检测报道。在PE的发生过程中存在胎盘DNA甲基化异常,因此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差异甲基化基因可能成为预测PE发生的新的标记物。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孕妇外周血,应用甲基化芯片筛选、焦磷酸测序验证PE差异甲基化DNA;检测母体外周血差异甲基化DNA在正常孕妇与PE孕妇随孕周的甲基化变化情况;研究和探讨外周血差异甲基化基因作为作为预测PE发生的新的标记物的早期预测价值。第一章PE母体外周血差异甲基化DNA的筛选及检测[目的]胎盘DNA甲基化异常参与了PE的发生,母体外周血差异甲基化DNA可能做为无创性预测PE发生的新的标记物。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采用甲基化芯片技术筛选母体外周血差异甲基化DNA,研究其在正常孕妇与PE孕妇随孕周改变的甲基化变化,筛选可预测PE的候选基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从孕早期建立妊娠期保健手册开始定期产前检查,并最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共1752例,分为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正常对照孕妇组(对照组)叁组。参照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匹配对照组孕妇年龄、孕产次等基本资料,各组3例抽提其孕早期、孕中期及入院分娩时(孕晚期)血标本DNA,应用人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芯片对其DNA甲基化程度进行测定。对比识别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甲基化DNA。以限定的P值(<0.05)和M值(>1.0或小于-1.0)作为切割值,筛选出各组的差异甲基化DNA。利用DAVID数据库等分析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影响的信号通路及调控范围;根据聚类分析后各信号通路的相对重要性、基因功能注释及既往文献报道中与PE发病机制相关基因,筛选出外周血中可能参与PE发病的甲基化差异DNA。[结果]1.在孕早、中、晚叁个时间段,正常对照组中的整体甲基化程度略有变化,孕早期血的甲基化程度最低;与对照组比较,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的孕早期甲基化程度呈增高趋势。2.孕早期血甲基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对,早发型PE组共发现34713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矫正后有统计学差异位点1303个;(2)与对照组比对,晚发型PE组共发现24625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矫正后有统计学差异的位点648个;(3)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及对照组同时满足探针位于CpGs岛并分布在5'UTR或TSS区域的共同差异甲基化基因11个(C22orf45、UPB1、MTNR1A、PLEKHG5、BLCAP、HOXA9、TUBGCP5、ZNF492、PSKH2、 MBP及PIWIL1)。3.孕中期血甲基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对,早发型PE组共发现42243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矫正后有统计学差异的位点1176个;(2)与对照组比对,晚发型PE组孕中期血共发现24241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矫正后有统计学差异的位点共479个;(3)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及对照组同时满足探针位于CpGs岛并在分布在5'UTR或TSS区域共有17个共同差异甲基化基因(FBXO39、EPHA5、ZNF542、HOXD1、BOLL、HCN1、CHRNB1、GLP1R、GABRG3、 NKAIN3、NTSR2、CCK, C17orf51、UCP1、SNAP25、MTNR1A、LPPR3)4.孕晚期血甲基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对,早发型PE组共发现42847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矫正后有统计学差异的位点共1133个;(2)与对照组比对,晚发型PE组共发现25157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矫正后有统计学差异的位点共有491个;(3)早发型PE、晚发型PE及对照组同时满足探针位于CpGs岛并在分布在5'UTR或TSS区域的共有19个基因(PAK7、MOSC2、SHE、TDRD10、UNC5D、CHL1、GRM1、PPAP2C、UGT8、CCK、C17orf51、PAX1、 PUS3、DDX25、NPY2R、SLC7A14、HLA-A、DPP6、DSC2)[小结]利用人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芯片成功检测了孕早、中、晚叁期的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及对照组外周血DNA甲基化,结果显示其均存在差异甲基化基因改变。其中从孕早期血中成功筛选了11甲基化差异显着的基因,孕中期血中成功筛选了17甲基化差异显着的基因,孕晚期血中成功筛选了19甲基化差异显着的基因,其可能成为有效的预测指标。根据芯片位点信息及基因功能等,选取孕早期HOXA9、MTNR1A、PIWIL1进行下一步验证。第二章PE母体外周血中HOXA9、MTNR1A、PIWIL1的验证及其用于PE早期预测的研究[目的]从孕早期甲基化芯片筛选的甲基化差异显着的基因中挑选出HOXA9、MTNR1A、PIWIL1共3个候选基因,以焦磷酸测序检验在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正常对照孕妇组(对照组)中对应DNA位点的甲基化变化情况,并以RT-qPCR检测各候选基因的mRNA变化情况。探讨这些指标作为PE早期预测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从孕早期建立妊娠期保健手册开始定期产前检查,并最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分为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对照组叁组。排除各种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之后随机抽样每组10例,提取孕早期及分娩期(孕晚期)母体外周血DNA和RNA。焦磷酸测序检测MTNR1A、HOXA9及PIWILl叁个筛选的目标基因在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和对照组不同时期外周血的甲基化程度;RT-qPCR检测目标基因在各组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孕早期焦磷酸测序检验结果显示:(1)HOXA9在早发型PE组甲基化率(4.60±0.88%)显着高于晚发型PE组(1.30±0.73%)和对照组(1.44±0.70%)(P<0.05),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2)MINR1A的两个位点在早发型PE组甲基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3)PIWILl在各组间的高甲基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孕晚期焦磷酸测序检验结果显示:(1)HOXA9在各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MINR1A两位点在早发型PE组及晚发型PE组均表现出高甲基化;MTNR1A(1)早发型PE组及晚发型PE组甲基化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TNR1A(2)甲基化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 PIWIL1在叁组间的高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3.孕早期HOXA9mRNA的RT-qPCR结果显示其早发型PE组相对量为0.56±0.08,为晚发型PE组的0.70倍及对照组的0.56倍;而MTNRIA mRNA及PIWIL1mRNA在外周血中未检测到。4.孕晚期HOXA9mRNA的RT-qPCR结果显示其早发型PE组相对表达量为0.77±0.07,为晚发型PE组的0.94倍及对照组的0.77倍;而MTNRIA mRNA及PIWIL1mRNA在外周血中未检测到。5.外周血中HOXA9mRNA相对表达量在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对照组孕晚期的表达量较孕早期均有增加。[小结]经焦磷酸测序检验和RT-qPCR验证,不同类型PE外周血HOXA9及MTNR1A在不同孕期甲基化程度存在差异,提示其可能与PE的发病及病理过程有关;此种母体外周血中HOXA9及MTNRIA甲基化差异可作为潜在的早发型PE早期预测指标之一。全文小结1.成功运用人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芯片(illumina450k)分析了早发型PE、晚发型PE及正常妊娠女性的孕早、中、晚期母体外周血的DNA甲基化差异。2.在孕早、中、晚期,与对照组比较,早发型PE和晚发型PE母体外周血中均存在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涉及细胞发育与增殖、血管生成、胎盘及胚胎的发育等,因此推测这些差异甲基化基因参与了PE的发生、发展。3.HOXA9在早发型PE孕早期母体外周血中DNA甲基化水平高于晚发型PE组及对照组(P<0.05),其mRNA表达亦降低,提示其有望成为早发型PE早期无创性预测指标。4.MINR1A两位点在PE母体外周血中呈高甲基化;在孕早期母体外周血中两个位点甲基化率早发型PE组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孕晚期母体外周血中MTNR1A(1)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甲基化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可能作为早发型PE的早期预测指标。5.孕妇外周血甲基化差异基因检测可作为预测PE发生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王绪娟[9]2009年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中TCRαβ/γδ/δ1/δ2及CXCR4、CCR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中TCRαβ/γδ/δ1/δ2及CXCR4、CCR5的表达水平以分析其表达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TCRαβ/γδ/δ1/δ2细胞和趋化因子受体亚群CXCR4、CCR5功能的关联性、表达特征及其与疾病的关联性;进一步为肿瘤的生物免疫靶向治疗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CRαβ、TCRγδ、TCRδ1、TCRδ2、CXCR4、CCR5、细胞因子(IL-2、IL-4、IL-5、IL-10、TNFα、INF-γ)、CA-125、CA-153以及淋巴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CIK)的表达水平,与30例乳腺良性肿瘤对照;同时检测切除标本中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TCRαβ、TCRγδ、TCRδ1、TCRδ2、CXCR4、CCR5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中TCRαβ/γδ/δ1/δ2及CXCR4、CCR5的表达水平。【结果】1.3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CRγδ、TCRδ1、TCRδ2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73±7.57%、7.82±5.47%和6.81±6.32%,与良性肿瘤对照组比较,显着升高(P=0.000);外周血中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4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6.64±5.46%、41.10±8.08%,与良性肿瘤对照组比较,显着升高(P=0.000):2.TCRγδ表达水平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比较:正常乳腺组织中为6.78±5.48%,乳腺癌旁组织中为23.58±14.88%,乳腺癌组织中为17.30±1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腺癌旁组织与乳腺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Rδ1表达水平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比较:正常乳腺组织中为8.39±7.51%,乳腺癌旁组织中为23.77±15.00%,乳腺癌组织中为11.65±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乳腺癌旁组织与乳腺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Rδ2表达水平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比较:正常乳腺组织中为6.09±6.24%,乳腺癌旁组织中为18.44±16.35%,乳腺癌组织中为8.16±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乳腺癌旁组织与乳腺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组织中的表达;3.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CCR5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11%、23.63±3.41%、53.34±7.50%;CXCR4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57±2.45%、36.28±6.13%、67.26±3.86%;二者在组织中的表达量为乳腺癌组织高于乳腺癌旁组织,乳腺癌旁组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表达有显着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CRδ1、TCRδ2表达水平与肿瘤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标志物CA-125及CA-153的表达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TCRαβ、TCRγδ、TCRδ1、TCRδ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TCRαβ、TCRγδ、TCRδ1、TCRδ2表达水平与肿瘤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CA-125及CA-153的表达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及乳腺癌组织中CXCR4、CCR5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CA-125及CA-153的表达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6.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XCR4、CCR5、TCRδ1、TCRδ2表达水平互呈相关,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XCR4、CCR5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TCRδ1、TCRδ2都呈高表达(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5表达水平高时,TCRδ1、TCRδ2都呈高表达(P<0.05);乳腺癌组织中CXCR4、CCR5的表达水平相关,CXCR4表达高时,CCR5也呈高表达(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XCR4、CCR5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中CXCR4、CCR5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及乳腺癌组织中TCRδ1、TCRδ2表达水平相关,二者同呈高表达(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CRγδ与乳腺癌组织中TCRγδ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CRγδ、TCRδ1、TCRδ2及CXCR4、CCR5都呈高表达且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肿瘤组织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它们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与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关系;且它们与肿瘤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标志物CA-125及CA-153表达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它们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在促进乳腺癌的生长和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和评价预后的一种指标,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可为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一些新的线索和思路。

周丽昉[10]2013年在《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特点及瑞舒伐他汀对其干预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一:从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用生长因子VEGF165和bFGF培养下分化为内皮祖细胞(EPCs),进行细胞的鉴定并分析细胞形态、数量、绘制生长曲线。研究目的二: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心绞痛(SAP)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EPCs的体外培养、细胞形态、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并与冠脉的病变范围、病变程度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叁:使用不同浓度的瑞舒伐他汀干预培养SAP患者外周血EPCs,探讨不同浓度的他汀类药物对EPCs数量及增殖、黏附、迁移功能的影响。实验一:选择正常健康人20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用加入生长因子VEGF165和bFGF及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细胞,7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分析。荧光显微镜下鉴定FITC-UEA-I和acLDL-Dil双染色阳性的细胞被认为是正在分化的EP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133、CD34和KDR;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状态,测定其增殖活性。结果:从外周血中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来的单个核细胞,能在生长因子VEGF165和bFGF的诱导下,分化为EPCs;通过荧光显微镜鉴定acLDL-Dil和FITC-UEA-I双染色阳性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为CD133+、CD34+和KDR+抗体阳性的细胞为EPCs;用生长因子VEGF165和bFGF培养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后的EPCs具有较好的增殖活性。实验二:选择ACS患者70例,SAP患者56例,对照组49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用加入生长因子VEGF165和bFGF及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细胞,7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分析。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状态,测定其增殖活性;细胞培养板贴壁法测定其黏附活性;改良Boyden小室法测定其迁移能力。分析叁组EPCs数量及增殖、黏附、迁移能力的改变,及其与不同冠脉病变范围、程度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⑴SAP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其增殖、黏附、迁移能力受损,同时冠脉病变范围越广泛,病变程度越重EPCs功能受损越明显;ACS患者循环EPCs数量明显增多,但其增殖、黏附、迁移能力明显受损,同时这种改变随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加重,而与冠脉病变范围无关。⑵在引起冠心病的各项危险因素中,EPCs的数量减少与年龄、吸烟、高脂血症明显相关;随着危险因素的数量的增加,而EPCs数量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呈负相关。⑶ACS患者循环EPCs数量、炎性因子hs-CRP浓度明显增加,两者呈明显正相关;随病变程度加重,Gensini积分的逐渐增高,hs-CRP水平逐渐增高,Gensini积分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性;SAP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叁:应用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0.01umol/L,0.1umol/L,1umol/L,l0umo1/L)对SAP患者EPCs进行干预培养,观察24h、48h、72h EPCs数量及增殖、黏附、迁移功能的改变。结果:瑞舒伐他汀干预培养能明显增强体外培养的SAP患者EPCs的数量及其增殖、黏附、迁移能力。随瑞舒伐他汀浓度的增加,EPCs的数量增加及其增殖、黏附、迁移能力增强越为明显,在浓度为1umol/L时达高峰。同一浓度瑞舒伐他汀作用下细胞数量及其各项功能与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结论:1、成人外周血中提取的单个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培养成为EPCs。2、SAP患者外周EPCs数量减少,同时其增殖、黏附、迁移能力受损。ACS患者循环EPCs数量明显增多,但其增殖、黏附、迁移能力明显受损。并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EPCs的数量减少与年龄、吸烟、高脂血症明显相关。随着危险因素的数量的增加,而EPCs数量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呈负相关。ACS患者循环EPCs数量与hs-CRP浓度呈明显正相关。3、瑞舒伐他汀干预培养能明显增强体外培养的EPCs的数量及其增殖、黏附、迁移能力,并在特定浓度时达高峰。

参考文献:

[1]. 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J]. 李慧, 张澎, 任秀宝, 刘虹, 郝希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3

[2].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D]. 李慧. 天津医科大学. 2002

[3]. Th17细胞、IL-17、IL-6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研究[D]. 柏社香. 东南大学. 2015

[4]. 肿瘤患者循环血管内皮干/祖细胞的检测及体外诱导分化[J]. 李慧, 任秀宝, 张澎, 安秀梅, 郝希山. 实用癌症杂志. 2003

[5]. AL患者内皮祖细胞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 耿丛丛. 昆明医科大学. 2013

[6]. 烟雾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研究[D]. 陈祥. 南京大学. 2015

[7]. 血管因子VEGF和Endostatin在胆囊癌中的表达[D]. 秦建章. 河北医科大学. 2013

[8]. 子痫前期母体外周血中甲基化差异基因检测及其早期预测价值的研究[D]. 冷灵芝. 南方医科大学. 2014

[9].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中TCRαβ/γδ/δ1/δ2及CXCR4、CCR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研究[D]. 王绪娟. 昆明医学院. 2009

[10]. 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特点及瑞舒伐他汀对其干预的研究[D]. 周丽昉. 吉林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