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适应性的作用:个人与组织层面的跨层次分析_心理学论文

生涯适应力的作用:个体与组织层的跨层面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适应力论文,层面论文,个体论文,生涯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大赛竞技表现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克制、调节、改变冲动、欲望和习惯性反应的能力(Baumeister & Heatherton,1996)。自我控制是自我的知、情、意三成分中“意”这个成分的核心,是执行功能的重要体现,是个体适应社会的前提。良好的自我控制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攻击行为、犯罪行为,减少饮食障碍、成瘾行为等冲动控制问题,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和工作成就,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健康水平(Baumeister,Heatherton,& Tice,1994; Buckner,Mezzacappa,& Beardslee,2009; DeWall,Baumeister,Stillman,& Gailliot,2007; Gailliot,Schmeichel,& Baumeister,2006)。同样,自我控制也是运动员从事极其艰苦的训练、参加极其激烈的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3×40决赛的最后一枪,美国奥运冠军埃蒙斯心理失控,竟将子弹射向临近运动员普拉纳尔的3号靶位而不是自己的2号靶位,痛失夺取金牌的良机。匪夷所思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3×40的最后一枪,同一个埃蒙斯,在只要打出6.7环就能稳夺冠军的绝对优势下,竟然打出了4.4环,再次无缘奖牌。运动心理学将此类大赛中高压下发挥失常失准的现象称作Choking,核心问题是高压力下的自我控制。本文将以自我控制为主线,概括和评述有关运动员大赛中高压下竞技表现的理论发展及实证检验,为今后心理状态与操作表现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自我控制理论的参照框架。

2 解释自我控制与竞技表现关系的理论

运动员大赛中高压下的竞技表现常常令人叹为观止,成为观众、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这些竞技表现既有体现为超常发挥的(即peak performance),也有体现为失常失准的(即Choking)。无论超常还是失常,均与运动员的自我控制有关。心理学有许多理论涉及自我控制,本文仅仅选择6个与竞技运动特别是比赛成绩紧密联系且有大量实证研究的理论予以介绍和讨论,以期为读者勾画一个竞技领域自我控制研究的理论背景。

2.1 自动执行假说

自动执行假说(the choking under pressure model.Baumeister,1984)认为,意识控制会破坏成熟技术的自动化执行过程。高水平运动员大赛中的过度意识控制,会引起关注过度和努力过度,进而使自动化动作执行过程受阻,最终导致发挥失准。王进(2005)的一项系列研究说明了其中的机制。他的研究一表明,技术成熟的篮球运动员如果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手、肘、肩的投篮动作上,其效果比只尽力完成投篮任务时差。这说明过多注重动作细节会对动作的流畅性产生破坏作用,因而使操作表现下降。他的研究二表明,运动员在观众、录像和奖金三种压力下投篮,成绩较没有压力时下降,其中奖金压力组的投篮成绩下降幅度最大。他的研究三发现,自我意识强的人和高躯体特质焦虑者在压力下更容易出现发挥失准情况。这三项研究均提示,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运动员在压力下做出的刻意关注和过度努力,常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张力为,胡亮,2012)。

2.2 加工效能理论

以往关于认知焦虑与操作表现关系的理论认为(如Liebert & Morris,1967; Sarason,1988),前者之所以对后者产生干扰作用,主要是因为认知焦虑会将注意从任务相关刺激移向任务无关刺激,占用和耗尽工作记忆资源。而加工效能理论(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ory,PET.Eysenck & Calvo,1992)则认为:第一,焦虑既可能会占用工作记忆资源,产生消极作用,也可能激发额外动机,调动更多努力,完成比赛任务,产生积极作用;第二,焦虑对加工效能(processing efficiency)的影响通常会大于对操作效果(performance effect)的影响;第三,完成相同任务时,与低特质焦虑者相比,高特质焦虑者会报告做了更多的主观努力;第四,焦虑对加工效能的影响通常会大于对操作效果的影响这一现象,可通过心理生理指标、第二任务表现以及加工时间延长等测量方式进行检测;第五,焦虑通过提升动机产生的积极作用不是总能抵消焦虑通过强占工作记忆资源产生的消极作用,在高工作记忆要求的任务中,焦虑对操作表现的消极作用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近几年,在运动领域检验加工效能理论的研究明显增加。Wilson(2008)认为,自动执行假说(Baumeister,1984)与加工效能理论(Eysenck & Calvo,1992)可以互补:前者解释了刻意努力、过犹不及的现象,后者则解释了刻意努力、促进成绩的现象。但是,比较而言,加工效能理论的优势是,它还可以解释操作效果未因状态焦虑的提高而受损的现象(如Wilson et al.,2007a,b)。

2.3 注意控制理论

关于心理因素影响操作表现的元分析表明(Terry,2010),效果量最小的是焦虑与操作表现之间的关系(MSE=-0.10),效果量最大的是团队凝聚力与操作表现的关系(MSE=-0.66)。这一结果似乎对加工效能理论的预测提供了间接的支持:状态焦虑的提高未必导致操作表现的劣变。更重要的是,这一结果还提示,在焦虑与操作表现之间可能存在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而这些第三变量可能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方向。注意控制理论(the 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Eysenck,Derakshan,Santos,& Calvo,2007)认为焦虑主要影响中央执行系统的两个功能:抑制和转移,并假设:第一,对于需要中央执行系统的任务,焦虑对加工效能的影响大于对操作成绩的影响;第二,当任务对中央执行系统要求提高时,焦虑对操作成绩的消极影响便会显现出来;第三,焦虑通过增加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影响注意控制;第四,焦虑影响抑制功能的加工效能(很多时候也影响操作成绩),当威胁性信息存在时,影响作用更大;第五,焦虑影响转移功能的加工效能(很多时候也影响操作成绩),当威胁性信息存在时,影响作用更大;第六,只有在压力情境下,焦虑才会影响更新功能的加工效能(很多时候也影响操作成绩)。

注意控制理论的提出不过几年的时间,便迅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竞技运动领域对焦虑—运动表现关系感兴趣的研究者(孙国晓,张力为,2013a)。

例如,Wilson、Vine和Wood(2009)研究了压力对篮球罚篮准确性的影响,并对投篮过程中的眼动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威胁情境下投篮命中率更低;与此相伴随的是,瞄准阶段的静眼时间更短。这说明,威胁情境下,研究参与者的注意更容易被任务无关信息干扰。Navarro,Miyamoto,Kamp,Morya,Ranvaud和Savelsbergh(2012)研究了压力情境下,足球射手射门前最后一刻(即射手已没有机会对守门员的扑救作出反应)的表现,结果发现,焦虑引起球的方向发生质的改变,射手竟倾向于将球射向守门员的方向。这一结果支持了注意控制理论:焦虑会损害自上而下的目标导向系统,而使注意受到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系统的影响。孙国晓、张力为(2013b)则通过三项研究对注意控制理论在竞技运动领域的适用性进行了直接检验。研究一使用对抑制功能具有较好代表性的反向眼跳任务,结果发现,竞赛特质焦虑没有对操作成绩产生不利影响,但也没有影响加工效能。这一结果支持了竞赛特质焦虑对操作成绩影响不大的假设,但没有支持竞赛特质焦虑降低加工效能的假设。研究二发现,无论是在压力情境下还是非压力情境下,竞赛特质焦虑均显著地降低了抑制功能的加工效能,但没有对操作成绩造成不利影响,这一结果支持了竞赛特质焦虑降低加工效能而对操作成绩影响不大的假设,与注意控制理论的两个假设方向完全一致。研究三发现,反向眼跳任务中待抑制干扰物出现前的准备阶段,竞赛特质焦虑低分组比高分组引起更负的ERP成分,这说明,竞赛特质焦虑干扰抑制过程的神经准备。

2.4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指出(Baumeister,Bratslavsky,Muraven,& Tice,1998; Baumeister,Vohs,& Tice,2007; Muraven,Tice,& Baumeister,1998),个体要控制自己的注意、思维、情绪、行为时,就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来遏制自己固有的冲动、习惯及定势。而自我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被损耗,人们控制自己后续行为的能力就会下降(Baumeister,Muraven,& Tice,2000)。例如,孙拥军(2008)的4项研究发现,自我损耗会对运动员简单目标注意的持续性、线索目标注意的持续性以及抑制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有5个基本假设(Muraven & Baumeister,2000)。第一,自控能量对自我执行成分来说是必需的,比如做决策、开始与停止某项活动以及其他的执行控制等方面。第二,自控能量是有限的,人们在同一时刻只能控制一定数量的欲望,因此自我损耗(ego-depletion)是完全可能的。第三,自我控制的所有执行功能使用同源的能量,当自控行为指向某一目标时就会减少其他自我控制行为所使用的能量,即能量有限。第四,自控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一个人自控能量的多少,自控能量多的人更容易取得自控想要达到的目标。第五,自控能量在实施自控的过程中会损耗,自控行为不仅会使用能量,而且也会影响下一项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

根据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或自我损耗理论,任何控制以及改变思维、情绪以及行为的努力都需要自我控制,而自我控制又需要能量,能量的多少将决定自我控制的成功与否。这种自我控制能量又是有限的,实施控制会导致能量的损耗,导致后继的控制表现下降。目前,自我损耗已经被应用到许多行为问题的研究中,例如,节食者的过分饮食问题(Vohs & Heatherton,2000)、不当的性冲动反应(Gailliot & Baumeister,2007a)、攻击性行为(Stucke & Baumeister,2006)、冲动性购买行为(Bruyneel,Dowitta,Vohs,& Warlop,2006; Vohs & Faber,2007)以及运动表现失准(孙拥军,2008;孙拥军,张力为,吴秀峰,2009)等。

在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的框架中,自我损耗研究主要包含自我损耗的性质、机制、测量及控制四个方面。而对某一心理效应或心理现象的控制研究往往是应用性最直接、最明显的研究。其中,自我损耗的控制(或自我损耗的应对)又包含自我损耗的预防和自我损耗的补偿两个方面。预防是指在自我损耗发生之前采取合理的途径来避免自我损耗的发生,而补偿是指在自我损耗发生以后,通过积极的干预策略来使自我控制能量快速恢复。无论是预防还是补偿,都旨在减少自我控制损耗对后继任务的不良影响(张力为,张连成,2012)。

2.5 心理控制的逆过程理论

在运动竞赛中,“别想输赢”、“别受伤”、“别紧张”、“别失误”这类消极想法是运动员不愿意面对的,但又经常会浮现在脑海中。面对消极想法,人们更多想到或首先采用的应对策略就是抑制策略,即“别去想什么”或“什么都别想”的应对策略,但试图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往往适得其反。这称作自我控制的逆效应。

Wegner等人在1987年发表了著名的“白熊”实验研究(Wegner,Schneider,Carter,& White,1987),确认了自我控制的逆效应的存在。1994年,Wegner提出了心理控制的逆过程理论(the theory of ironic proccsses of mental control)。该理论认为,个体进行思维抑制时,思维没有具体的关注点,这会给思维的操作造成困难。此时给予的语言线索是不期望的事情,但在高压力条件下,个体的关注点恰恰就落在不期望的事情上,造成动作执行过程的劣化。

运动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人们越尽力避免易失误的动作,它就越会频繁地发生。Wegner,Ansfiald,Pillof(1998)关于高尔夫挥杆的实验发现,在高认知负荷下,告诉研究参与者球的落点不要超过目标位置,则研究参与者击球的落点会更多地超过目标位置。郑猛、张力为(2006)在一项普通大学生足球考试的研究中发现,消极指令词组(“千万别碰杆”、“千万别打偏”)的研究参与者,其高压力情景下的失误次数高于低压力情景下的失误次数,而积极指令词组(“请大家放松点,完成我们讲的技术要领,放松”)的研究参与者在两种压力情景下的失误次数无显著性差异。

2.6 流畅状态理论

上述的自动执行假说、加工效能理论、注意控制理论、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和心理控制的逆过程理论均定向于解释运动员大赛中表现不佳甚至失常的原因,而流畅状态理论则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立足于诠释运动员大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原因(张力为,胡亮,2012)。

Csikszentmihalyi在1990年开始对流畅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描述高峰体验(optimal experience)的流畅状态理论(the flow theory)。流畅状态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完全投入的、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人们在各类活动中,如旅游、艺术创作、工作、运动活动等等,都可能有这种愉快体验或高峰体验。Csikszentmihalyi(1990)曾总结出流畅状态的9个特征,即:

1)要求在挑战与技能之间取得平衡

2)行为与意识的融合(自主感与自发感)

3)明确的目标

4)清晰的反馈

5)对所用技能的完全关注

6)不需努力处于控制中的控制感(控制的矛盾)

7)自我意识消失(与活动成为一体)

8)时间意识消失

9)自含目的体验(即专注在活动本身而不考虑活动的社会意义的体验,是以上8个方面的最终结果)

显而易见,流畅是一种最佳体验或高峰体验。在人们从事的所有活动中,体育运动活动最容易产生流畅体验(Jackson & Eklund,2002)。Jackson(1995)将流畅状态理论引入运动领域,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最佳体验状态,就是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中,并且创造出发挥最佳运动水平的意识状态”。

研究表明,流畅作为一种最佳心理状态,与最佳运动表现密切相关(Jackson,1995)。Jackson等人(Jackson,Thomas,& Marsh,2001)的研究发现,流畅的几个维度与主观的及标准化的动作表现呈显著性相关。Marsh和Jackson(1999)的研究显示,流畅的各维度与目标达成度间存在显著性相关。胡咏梅等(2002)对棒、垒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当年棒球联赛中成绩最差的两个队在流畅状态主要特征指标上得分最低;相比而言,成绩排名在前3位的天津、北京和广东队的得分均较高。这提示,运动员流畅状态的主要特征与比赛成绩呈高度相关。此外,参与研究的9支棒球队运动员流畅状态的得分与其在九运会预赛中取得的比赛成绩呈高度相关。

表1列出了上述自我控制与竞技表现关系的6个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关键假设。这6个理论的共同点是:均以自我控制为主题;均以操作表现为因变量或准则变量;核心概念较少且均可以操作界定,有利于进行实证检验,因而诱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6个理论的不同点是,只有自动执行假说是源于竞技运动的理论;检验自动执行假说、加工效能理论、注意控制理论、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心理控制的逆加工理论多以实验研究为主,检验流畅状态理论的访谈研究、调查研究较多;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加工效能理论及注意控制理论近来得到的关注更多一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及其核心概念自我损耗甚至成为最近几年心理学研究的小热点。

自动执行假说、加工效能理论、注意控制理论、心理控制的逆过程理论、流畅状态理论均与注意有密切联系,这提示注意控制是运动员大赛中自我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作者预测,今后关于注意指向、注意控制的研究将成为运动员自我控制研究的重要内容,注意调节也会是帮助运动员做好自控的应用重点。

3 通过心理训练以提高自控能力的理论

自1980年代起,中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并在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以及都灵冬奥会、温哥华冬奥会之前较为系统地对运动员进行备战参赛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心理训练研究除了仍在不断探讨具体心理技能和具体调节方法(如目标设置、放松、表象、注意控制、思维控制、压力控制、生物反馈、模拟训练等)的应用和机制之外,也十分注重整体心理训练模式的构建。下文将介绍4种心理训练的理论,讨论这些理论在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并帮助运动员不断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这4种心理训练理论的异同。

3.1 心理建设综合模式

刘淑慧(1998,2001)紧密结合射击运动训练和国际重大比赛的实际,提出了一个以心技结合训练为基础,以积极思维控制训练为中介,以积极比赛自我意象训练为整合的前后有序、上下联结的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图1)。

图1 指导运动员成功比赛的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引自刘淑慧,1998)

刘淑慧认为(1998,2001),应将习惯化的心、技结合的合理规范程序(习惯)与积极思维能力(包括态度)统一融于自我意向之中,原因在于“人的成熟在于自我意识的成熟”。态度和习惯只有被整合在自我观念之中,才能达到更明确地认识自我(我能做什么)、设计自我(我想做什么)和发展自我(通过怎样的努力去实现)的目的。而与前两者相联系且又高于前两者的积极自我意象训练也就理应成为心理训练综合系统的最高层次。

依照“行为塑造”理论,刘淑慧(1998,2001)创造设计了射击心理训练系列程序,形成心、技、战、体协调统一的个体化合理动作定型,并通过加重心理负荷训练与比赛衔接,进一步提高射手的行为应对能力;依照合理情绪疗法、观念系统理论与方法等心理学原理进行咨询,经行为干预与认知调整,提高射击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水平,确立射手正确比赛心理定向,形成积极比赛态度,提高射手的认知应对能力;将上述内容整合在积极比赛自我意象训练中,通过表象、榜样替代、情境想象,形成自强、自信、自控的积极比赛自我意象,提高运动员大赛中自我指导能力,以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心理建设综合模式的特点是:第一,从形成合理的动作程序和行为习惯出发、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象为最终目标,体现了心理训练的渐进性和综合性。第二,强调培养和发展运动员自控能力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刘淑慧(1998)曾特别指出,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强调了运动员通过训练达到自我了解、自我教育和自我开发,在比赛中则会表现出更大的自我指导特点”。

3.2 逆境应对训练模式

姒刚彦(2006,2007)系统总结并详细阐述了传统心理训练范式在运动实践应用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传统的心理训练范式(Hanin,1989; Jackson & Marsh,1996; Martens,Vealey,& Burton,1990; Morgan,1980; Terry,2003)从心理学角度来描述与界定理想竞技表现时,强调的是最优化原则,尝试做的便是对这种状态的追求,认为在“最佳”心理状态下运动员才会出现理想竞技表现,或者运动员的理想竞技表现本身就是这些最佳心理状态的体现。“最佳”或“最理想”的心理状态可能是一种冰山剖面图式的心境状态,也可能是单一维度或多重维度(唤醒,焦虑,自信心)的最佳水平、区域、组合,或者是一种理想的“流畅”(flow)境界。而姒刚彦在应用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础上,从应用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理想竞技表现(peak performance)的新定义,即:在竞赛中对各种逆境的成功应对。从该定义出发,他构建了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模式。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包括:1)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2)找出合适的应对逆境方法;3)实施个人化的训练;4)评价训练效果。这种训练模式可以使运动心理学家在实践中的干预体现出更强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姒刚彦(2006,2007)认为,个体对逆境的意识和认知能力是可以被评价和训练的,所学到的应对行为的效果也是可以被评价和再建的。通过逆境应对训练模式,理想的竞技状态就向“通过训练可获得”的境界迈进了一步。逆境应对训练模式直接植根于竞技运动实践,以众多实例为依据,提示了高水平运动员系统心理训练的一个新导向。

3.3 心理技能训练分层模型

Vealey于2007提出的心理技能训练模型,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心理训练分层模型(图2)。她认为,心理技能训练的目标有四,即提高基础心理技能(包括成就动机、自我觉知、积极思维、自信)、表现技能(包括知觉-认知、注意集中、能量管理)、个人发展技能(包括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及团队合作技能(包括领导、沟通、凝聚力、团队信心)。咨询者在心理训练过程中遵循或采用的哲学理念、干预模型、实施策略和具体技术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成效,心理训练过程同时还受到身体练习过程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双重影响。

图2 Vealey的心理技能训练分层模型(引自Vealey,2007,p.291)

Vealey(2007)认为,心理训练过程的第一层面是咨询者秉持的哲学理念,即咨询者关于心理训练目标以及咨询者、运动员、教练员三方地位的认识。这种哲学理念会表现在教育发展定向还是临床治疗定向、以干预计划为中心还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关注运动成绩还是关注个人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取向上。第二层面是咨询者遵循的干预模型,包括团队、组织、家庭定向的干预模型,自我调节或认知-行为模型,行为管理模型,教育式的心理技能模型,发展模型,临床干预模型,以及知觉训练模型。第三层面是服务于哲学理念和干预模型的实施策略,即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如Suin(1993)的视动行为演练7步法。第四层面是完成心理训练实施计划的具体方法,如放松、表象、目标设置、自我谈话、生物反馈训练、表现剖面图以及行为控制技术等等。

3.4 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

缘起于欧洲的心理咨询对中国而言是“舶来品”,但东西方文化、竞技体育制度的差异,使得构建更加适用于中国运动员特点的心理训练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运动心理学理念结合在一起,整合为兼具东西文化特征的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帮助运动员不断自我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实践在运动队第一线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思索和不断探索的现实问题。

最近,张凯和张力为(2011)探讨了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在5个方面契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5个方面包括:1)人生境界:中国哲学与运动员心理咨询目标之契合;2)知行合一: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咨询途径之契合;3)自然之道: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咨询内容之契合;4)身心控制: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训练核心之契合;5)术以载道:中国文化与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之契合。同时,他们还构想了一个3个层次的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图3)。如图2所示,位于该体系底部的第一层次是技能定向的基础心理技能训练,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掌握心理调节技术与方法,通过训练形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位于该体系中间的第二层次是知识定向的运动心理学知识教育,旨在帮助运动员了解心理调解技术与方法背后所依据的运动心理学基本原理;位于该体系上部的第三层次是境界定向的文化教育,旨在通过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4个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用正确的思想看待运动生涯和人生发展,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处理各种现实问题,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提升精神境界。运动员心理教育不能单纯强调调节技术和控制能力的训练,关键是要通过思想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争取最佳运动成绩,并不断自我完善,完成终生发展的人生任务。

图3 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引目张凯,张力为,2011)

分析上述4种理论时需要注意以下3点:

第一,关于心理训练理论的提出过程。中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提出的心理训练理论均以他们在运动队进行长期心理训练为基础,体现了从下队服务的应用实践出发,到理论思考和理论构建的过程,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质化研究范式的成果。

第二,关于4种心理训练理论的比较。比较而言,Vealey(2007)的心理训练模式似乎更加强调心理训练的操作化和技能化。西方学者有时会用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而不用mental training或psychological training,以强调这种操作化和技能化倾向(马滕斯,1992)。相比之下,张凯和张力为(2011)的心理建设系统更加重视心理训练的教育定向和精神境界,与西方的心理技能训练理念形成较为鲜明的对照。刘淑慧(1998,2001)的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和姒刚彦(2006,2007)的逆境应对模式位于前两者之间,但刘淑慧(1998,2001)的心理建设综合模式略偏宏观定向,姒刚彦(2006,2007)的逆境应对模式略偏微观定向。

第三,关于自我控制的“术”“道”关系。中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从长期的心理训练实践中领悟到,运动员比赛关键时刻的心理调节,既需要自我控制的具体方法(例如,呼吸调节,注意指向调节,语言暗示调节,等等),更需要自我控制的精神境界(例如,辩证地看待胜负、得失、进退等问题)。

60年来,帮助运动员做好自我控制的心理训练经历了一个从重“术”走向重“道”的过程。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东方学者,均意识到心理训练至少包括两大目标,一是帮助运动员充分发挥潜能,取得优异成绩;二是帮助运动员不断完成人生发展任务,使他们实现更加积极的自我成长和更加持久的自我发展。重“术”的心理技能练习和重“道”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均有助于两个目标的实现,但毫无疑问,最终决定运动员即刻比赛表现和长期自我发展的核心因素,深藏于运动员的精神境界之中。

训练和竞赛中的自我控制是运动心理学的重点课题。自我控制包括动机定向、目标定向、归因定向、信心提升、注意控制、思维控制、情绪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对运动员追求卓越、自我发展的过程有核心价值。心理训练的目的正是帮助运动员掌握心理调节技能,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并最终通过提高认知能力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理论是科学的最高殿堂。今后,对不同的自我控制理论同时进行检验和比较的研究或许具有潜在价值。

标签:;  ;  ;  ;  ;  ;  ;  ;  ;  

职业适应性的作用:个人与组织层面的跨层次分析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