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在多动症患儿非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赵小燕

赵小燕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 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在多动症患儿非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进行多动症治疗的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对多动症患儿药物治疗+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而观察组对多动症患儿药物治疗+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心理行为干预。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评估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观察组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心理行为干预在儿童多动症非药物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动症;心理行为干预;脑电生物反馈训练;非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735-0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即医学上称之为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缺陷是ADHD的核心缺陷。发现患病率1%~10%,发病率男童多与女童【1】。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及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自70年代以来应用于ADHD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与ADHD相关的认知缺陷。近年来,心理行为干也预备受广泛关注与认可,经临床证明,药物治疗与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提高脑功能有效【2】.本文探讨的是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心理行为干预的临床应用,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进行多动症治疗的患儿,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不包括精神发育迟缓及其它精神疾病者。采取自愿参与的方式,在30例患儿中,男22例,女8例;年龄7~10岁;病程6个月~8个月,平均病程6.4个月。根据自愿参与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

1.2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将下列行为的儿童列为多动症患儿。(1)上课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2)难以静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3)学习易分心,听见任何声音都要去张望;(4)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脏乱,常少做或做错;(5)易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6)话多,好插话、接嘴(7)与人说话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8)好喧哗,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多动症患儿药物治疗与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每周一次,每次25分钟左右,连续3个月;而观察组对多动症患儿进行药物治疗与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干预,连续3个月。干预的内容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心理治疗师与患儿进行交谈,正向诱导患儿树立自信心;在减少或消除患儿某些不良行为方面采取消退法或阳性强化法的方式;利用合理情绪疗法来找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分析信念中不合理的地方,学习合理观念,最终改变情绪和行为;加强患儿对语言的调节能力,使其语言能控制行为;社交技巧的训练就是训练患儿训练应对挫折的技巧,降低紧张,减少敌对,转化不良情绪。从而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减少冲动,增加儿童的良好行为。2组治疗3个月后,对家长问卷评分(国际多动症儿童父母Cornners问卷)的形式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数据均采用Excel数据库整理且所有添加数据全部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上予以处理,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差异均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问卷评分详见表1.

3 讨论

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该症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尊心低,此类患儿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儿童多动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与心理行为治疗、家庭与学校的干预【3】。脑电生物反馈训练采取类似电脑游戏的方式进行,治疗方案为抑制θ波,增强α波、β波和SMR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起效偏慢,疗程长。而心理行为干预中的主要内容则是针对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缺陷特点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正,能使多动症儿童的不良行为及不良情绪反应得到矫正,缓解儿童的人际关系,提高儿童的自理能力,树立自信心。

通过2组的治疗效果的对比表明,在多动症儿童的药物治疗外进行脑电生物反馈心理与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干预效果明显。多动症儿童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因此及早让患者诊治,提高ADHD的早期识别水平和诊治水平,减少疾病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马珍珍.给予学校的儿童多动症综合干预【J】.基础教育2011,4(2):110-112

[2]Vierhile A,Robb A,Krause PR.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 losing diagnostic,communication,and treatment gaps[J].Jouru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2010,23(suppl):s5-21

[3]常宪鲁.王华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动症患者疗效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1):45-47

论文作者:赵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在多动症患儿非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赵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