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骨干教师对班级工作管理新模式论文_郭晴青

幼儿园骨干教师对班级工作管理新模式论文_郭晴青

郭晴青 山东青岛市北区桦川路幼儿园 266000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比起小学、初中等班级管理工作,幼儿班级管理更加困难。原因就在于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习惯无拘无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如果要对幼儿开展教育工作,就必须要用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语言来交流,否则很难达到管理目标。幼儿园骨干教师是幼儿园的“精英队伍”,骨干教师的工作模式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学质量,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幼儿教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幼儿骨干教师对班级工作管理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骨干教师;班级工作管理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090-01

班级是幼儿园实施保教任务的小集体。对幼儿来说,班级是学习与生活的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班级内进行的,因此,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幼儿园骨干教师大多长期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幼儿管理教育经验,他们不仅承担着幼儿园科目教学的工作,还负责班级工作管理,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性格塑造、习惯养成起到积极意义,所以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幼儿园骨干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工作方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对班级工作的条理化管理模式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涵盖幼儿的学习和游戏内容,还包括幼儿的日常生活,饮食健康、卫生问题,如厕安全问题,喝水时间和节奏、睡觉时间等,各项工作都需要在细节上完全掌控,要在“360度全方位呵护”的基础之上,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幼儿班级管理需要“事无巨细”,如果幼儿骨干教师不能条理化的开展管理工作,确保幼儿班级管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那么幼儿班级管理就会杂乱无章,甚至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为此幼儿班级管理必须遵循条理化的模式,幼儿骨干教师要确定班级规章制度,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来保障班级管理有效推进。

二、对班级工作的高标准要求模式

骨干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都会自觉的追求“精益求精”,他们会在“高标准”的原则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高标准理念的驱动下,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会争取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共同合作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他们会非常关心幼儿的日常生活,不仅在幼儿的喝水时间督促幼儿,还要随时跟踪,要帮助幼儿如厕,全面护理幼儿的个人卫生,保持与幼儿的良好关系,成为幼儿的好朋友。高标准的背后是幼儿骨干教师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和默默的付出,高标准遵循“化整为零”的思路,在细节上下功夫,充分的考虑到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通过班级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班级工作的兴趣化引导模式

常言道“孤掌难鸣”,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只是依靠幼儿骨干教师的努力,管理效果仍然有限,原因在于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被管理方需要认同管理理念,服从管理者的权威,才会自觉的接受管理,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同样如此,幼儿骨干教师需要与幼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开展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引导的作用不容忽视,幼儿骨干教师要注意班级工作的兴趣化引导,激发幼儿的班级管理兴趣,让幼儿树立“小主人”的理念,自觉的参与到幼儿管理工作中。具体来看,可以持续开展“我是班级管理员”的活动,让幼儿轮流当“班级管理员”,一旦发现其他幼儿存在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行为时,小管理员就要劝告与制止。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代币奖励法,用给表现出色的幼儿配备小红花的方式来激励幼儿,为了取得教师的“小红花”,幼儿会自觉的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达到兴趣引导的效果。

四、对班级工作的其他有效模式

1.重视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并不只是幼儿教师的事情,它需要整合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多方资源,共同完成。为此,幼儿园骨干教师要主动的研究“家校合作”策略,把家长纳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质量。幼儿骨干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培训课堂,给家长讲授幼儿知识,向家长汇报幼儿在校表现情况,与家长建立沟通机制,家长可以在班级微信群内及时反映幼儿在家长的表现情况,就幼儿出现的问题,向幼儿骨干教师咨询,幼儿骨干教师也要随时在班级微信群内发布幼儿的表现情况。此外,幼儿骨干教师平时除了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一些资料外,还应发放一些家教资料,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强化。幼儿骨干教师要定期家访,全面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情况,结合实际情况,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陈鹤琴先生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提出:“我们主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需要在生活中养成,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游戏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很多幼儿不喜欢刷牙,为了帮助幼儿养成刷牙的习惯,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拔牙的原理和过程,然后再组织幼儿扮演医生,模拟开始拔牙游戏。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游戏,幼儿知道了健康牙齿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了拔牙的过程,知道拔牙需要承受的各种痛苦,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幼儿回到家中积极的配合刷牙,形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五、小结

幼儿园骨干教师是幼儿园的中坚力量,尽管幼儿班级管理较为繁琐,可是只要幼儿骨干教师积极的研究管理策略,与幼儿构建良好的关系,就可以全面推进幼儿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幼儿骨干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示范意义,他们的管理经验与方法会被普通教师复制,幼儿骨干教师要积极的研究班级管理策略,主动的进行创新,不断的提高幼儿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勤.如何做好幼儿园班主任工作[J].甘肃教育,2018(18):46.

[2]俞淑花.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及策略[J].甘肃教育,2018(14):52.

[3]郑春华.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之我见[J].华夏教师,2018(31):93-94.

论文作者:郭晴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幼儿园骨干教师对班级工作管理新模式论文_郭晴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