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博物馆不一样的学习-融合统整项目课程的“博物馆课程”建设思考论文

一样的博物馆不一样的学习-融合统整项目课程的“博物馆课程”建设思考论文

一样的博物馆 不一样的学习
——融合统整项目课程的“博物馆课程”建设思考

唐晓勇

国外博物馆课程开发早,且获得国家政策与制度层面的支持。博物馆课程是博物馆教育职能在馆校合作上的产物。美国与欧洲国家在博物馆教育理论与博物馆课程的开发方面是先行者。1895年,英国在修正过的《学校教育法》中,就将学生参观博物馆纳入制度建设中,并将参观时间统计到学习时间中。美国也早已将博物馆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在大多数博物馆中不仅设有教育部门,还设置了专门面向学校和学生的教育课程项目。

博物馆教育不断从教育学中汲取理论养分,并结合博物馆实际情况,完成了对博物馆教育独立性的角色定位,并将新的教育理论与博物馆实践结合,运用到馆校合作课程中。如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博物馆中改良的物件学习法、情境教学法和多元智能理论。与此同时,博物馆教育也经历着从“学习型”“娱乐化”到“体验型”的定位变化,理论的变化也影响了馆校合作的模式、博物馆课程开发过程中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博物馆、学校、国家与第三方介入共同推动课程开发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发展。以美国为例,校外访问、学校拓展、教师专业发展、博物馆学校及区域性整体项目统计显示,42%(199座)的美国博物馆直接参与课程开发与硬件投入项目,21%(97座)的博物馆直接为教师提供指导和课堂支持,73% ( 345座)的博物馆至少拥有一个馆校合作项目的ISI机构,国家和第三方介入的馆校项目,全国46%的博物馆都有参与。课程开发在参与者规划、课程规划与效果考察等方面在纵深上不断拓展。一是课程开发的流程上注重对课程前、中、后期经营进行一体化设计;二是关注学生、教师、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收获与成长;三是课程开发方式多元化;四是馆校双方就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利用能够比较好地达成共识。

在我国,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基本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其实博物馆本身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场景”和“教室”。

从2019年11月开始,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推出了“博物馆课程”,与学校统整课程融合,以跨学科探究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一些人会将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后者有大纲和目标、有考试和评价,而前者是主动的、开放的、不设定目标的。事实并非如此。南科大第二实验学校的博物馆通识课程联合“深圳儿童周末”成立专业教研团队,基于数千人次儿童博物馆课程的实践经验;对比研究了英国、美国、芬兰等国近期的博物馆课程内容;与中国近期更新的国家教育纲领文件适配;结合博物馆作为学习场景的特点设计。该博物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的学习在丰富的探索场景中自然发生,将多元识读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自信与共情、团队合作能力这六大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棓丙酯氯化钠注射液中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 钟振华等(12):1612

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对励磁涌流开展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文献[1]提出一种基于磁滞回线的消磁方法,但其有效性尚缺乏实际的量化佐证。文献[2]提出基于Preisach模型的剩磁计算方法,但其实现需依托于大量实验数据的复杂运算。文献[3]给出一种基于电压积分法的剩磁评估方法,而该方法高度依赖于电压互感器的量测精度。文献[4]提出一种基于延时合闸策略的选相合闸技术,但由于开关动作离散性和预击穿的影响,其有效性会受到极大影响。文献[5]提出一种计及剩磁的励磁涌流仿真方法,但其施加剩磁的方法和作用效果缺乏试验验证。

年轻的深圳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在深圳民俗主题的博物馆课程中,以深圳本土广府和客家两大民系为主,讲述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习俗:鞭打土牛催春耕;初入学堂拜孔子;下沙“盆菜”系亲情;浮家泛宅疍家人;沙头角街道舞鱼灯……边走边讲,儿童周末的自然人文导师,用有趣易懂的语言让孩子轻松观展。教师与孩子互动讲解,孩子不是被灌输如何观看展览,而是通过问答、游戏明白展品及作者意图、背后故事与启发问题思维。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创造者。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立体的方式探索和创造。孩子们反馈很好,这种场景化的教学方式他们很喜欢。

在我国城市中的博物馆数量和质量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学校可以利用博物馆中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开展更多形式的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校而言也能借助这种新形式的课程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优化发展。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挖掘也能促进其社会价值的更大发挥。通过校本博物馆课程的实践探索,可以得出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学校课程设计的范本,同时增添学校统整项目课程的活力等,迎接本土化、国际化、数字化教育变革时代的挑战。

编后记

中介服务机构没有尽职尽责的义务,片面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以获取佣金。对这种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的中介机构应追究弄虚作假的法律责任,这就让人想起“安然事件”,警示人们再次思考违规操作道德风险问题。[4]

未来,南科大第二实验学校的博物馆课程还将走进历史、自然、人文、民俗等不同的博物馆,展开丰富多彩的博物馆课程。博物馆通识课程给予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法却不限于博物馆,它通用于其他场馆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比如,还有一些涉及自然博物馆的课程会在深圳园博园、仙湖植物园等展开。

美丽中国、丝绸之路、黄河颂、多元智能、全球六大生态与世界文化探索、职业体验、一棵树的价值……这些都是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统整项目课程的名字。虽然建校仅有4年,但学校的统整项目课程已经全国闻名。

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能力,多措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全省小微企业融资难得到有效改善。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这所地处深圳高新技术区的年轻学校并不大,但是每个空间的设计都与众不同,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未来教育的理念下,学校办学充分运用设计思维,让每个空间角落都适应教育和课程建设的需要,让每位学生都出彩。

学校拥有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唐晓勇校长和他的年轻教师团队用热情和专业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建设了一所理想中的学校。在这片教育的沃土,新教师快速成长,清单式的办学管理和课程组织方式,让每位教师都能快速适应学校发展和教学需要,并找到自己发挥专长的空间。

作者单位: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

标签:;  ;  ;  ;  ;  

一样的博物馆不一样的学习-融合统整项目课程的“博物馆课程”建设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