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_农民论文

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_农民论文

试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农业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中国十多年来农村经济改革的理论总结。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中有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对于领会十五大精神、全面理解邓小平理论和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农业现代化是支撑我国现代化的基石

新中国诞生以后,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了要实现我国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当时之所以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首位,是由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基石。邓小平同志对此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即在迈向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被工业所取代,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却丝毫没有动摇。社会全体成员所需的食物由农业提供;农业向工业提供部分原料;现代化经济部门的劳动力来自农业部门;农村——农业分布的地域空间,还是工业品的消费大市场。毫无疑问,国家现代化需要农业现代化来匹配。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开创了人类通过与自然界交换物质及能量,换取衣食,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新纪元。尽管现代化的结果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了,但是,农业的基本功能却无法被取代。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记。”〔1 〕农业的基本任务是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2〕,粮食不能做到自给, 也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农业要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3 〕,“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4 〕。我国的发展历史证实了这一点。1959年~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57年的306千克下降为1960年的215千克。农产品的短缺,使城市化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不得不向农村强制性的遣返劳动力,出现了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结构的逆转。并且,农业的衰退导致工业发展的中断与倒退。1958年~1962年,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6 %,工业产值增长速度降为-5.3%;1966年~1977年, 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由1963年~1965年的10.8%降为2.4%,同期,工业总产值由22.9%降为8.6%。1953年~1978年间,农业的年增长率只有2.7%,同期,工业年增长率为11.4%,二者之比为1∶4.2。因此,农业稍遇波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就被迫面临调整。即使在改革期间也概莫能免。1985年,农业徘徊,工业高速增长过程就不得不中断。〔5〕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6〕,这是中国的国情。 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7〕, 这一论断隐含了这样的思想:农村是个大市场,不能忽略它。80%的人口富裕了,其形成的强大购买力则快速拉动工业及其他行业发展。1978年~1984年,农民货币收入总额由698.7亿元增至2079.5亿元,年平均增长10.9%, 农民消费额增长率为10.0%,高于同期非农民2.6个百分点。同期, 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新增1188.9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新增的65.4%。对同期国民经济各主要变量和总增长的贡献份额进行分解,农民消费和积累的贡献高达62%。这足以说明农村市场的重要。自1989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农村市场需求不足,是我国市场疲软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市场(尤其是农村人口比例很高的农村市场)的贡献会变得越来越重要。〔8 〕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9〕而这一切无不依赖于农业现代化。

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10〕。“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国情的道路”〔11〕。大量的劳动力集中在农业部门,对耕地形成极大压力,已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邓小平同志认为我国“几亿人口搞饭吃”〔12〕是经济落后的表现。必须使大量的农民从农业转向工业、交通等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部门蓄积大量劳动力,由于很难找到就业门路,劳动生产率提高较为缓慢,致使农村长期贫困,甚至连农民的温饱都无法保证。1958年~197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每年平均只增加0.5千克多。我国土地粮食单产水平(3.6×10[3]千克/公顷)与西欧国家接近(4.0×10[3]千克/公顷),但是,劳动生产率却低得多,到1978年,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1041.5千克,肉类25.0千克,农副产品商品率仅为33%。农业密集化使劳动力的净生产率下降了。例如1980年与1952年比较,每公顷耕地投入的劳动力增加了2倍, 粮食总产只增加了1.15倍。1977年的农业劳动力净生产率较1957年下降了12%。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不能突破人力加畜力的传统。致使农业密集化,产生了无法冲破的怪圈:农业劳动力集中于农业部门——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商品率低——非农业人口少——农业劳动力集中于农业部门。从而导致决策失误:越重视农业,越向农业投入劳力;然而,农业并无大的改观,也就不敢让农民从农业部门中分离出来,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难以提高。实际上,在城乡隔绝的情况下,农民也是无法从农业部门迁出的。

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根源:“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13〕“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14〕“农业实行多种经营”〔15〕,“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饲养业,二是林果业”〔16〕。邓小平同志突破了传统粮食农业的框框,借助多种经营,向农业的纵深发展,缓解劳动力对耕地的压力,其次,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17〕。“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18〕。“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近年来,全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从1985年到1994年,在中国总的工业增长中,乡镇企业占了1/3。〔19〕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28万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其中乡镇工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47%,从事乡镇企业的农村劳动力1.26亿人,占农村总劳力的23.7%。〔20〕因此,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与建设新型乡镇,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三、农业现代化的内核——现代科学技术

邓小平南高瞻远瞩地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21〕“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22〕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科技含量很高,人类对生产过程及其条件的控制能力加强了。科学技术不仅直接渗透于生产过程,生产手段的改善也离不开科技进步,劳动者需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才能获得劳动技能。传统农业技术进步较慢,生产受自然的约束较大,劳动者靠世代经验积累及其传授。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很大。据估计,1929年~1972年,美国农业增产的81%、劳动生产率提高的71%是科技的贡献。本世纪初,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率增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足20%,现在已达到60%~80%;我国“六五”期间,科技对农业总产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4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用科技装备农业的任务非常繁重。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23〕。“提高农作物单产,发展多种经营,改革耕作栽培方法,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24〕。对于我国这样耕地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生物科学的作用尤为重要。

四、农业现代化的管理与“两个飞跃”

199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25〕人民公社是我国农业合作化的产物, 其功绩在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但是,由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端,严重压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以致不得不将它废除。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一新的经营形式,给予“农民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26〕,“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7〕,大大提高了劳动生率。随着农产品短缺现象的逐步消失,农产品供应环境的宽松,农产品开放程度相应加大,市场的生产与流通的调节分量越来越大。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会发生“第二次飞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其含义非常丰富,不仅仅是扩大耕地规模。由农业外部的规模服务而引发的农业规模经营更适合我国的国情,集体经济对此有着特殊的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28〕经营形式由生产水平来决定,并且应该“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29〕,顺乎自然更易成功。

农业生产商品化对管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生产商品化使生产的目标发生了质变,由自给自足到追求利润,农业转向企业化管理,并由此带动生产经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30〕。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这一要害,并指出要树立大农业的思想,搞多种经营;同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工、商的全面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减轻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形成农业现代化的推力。并切实注意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管理水平,这才是邓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思想。

注释:

〔1〕〔2〕〔3〕〔6〕〔7〕〔13〕〔14〕〔15〕〔17〕〔18 〕〔21〕〔22〕〔25〕〔26〕〔2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 第22页、第22页、第65页、第117页、第251—252页、第214页、第238页、第213页—214页、第17页、第275页、第355页、第81页、第117页。

〔4〕〔10〕〔11〕〔12〕〔23〕〔28〕〔29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6页、第164页、第362页、第90页、第28页、第315 页、 第316页。

〔5〕〔8〕白天山《中国农村市场的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制约》,见《农村经济文稿》1991年第11期。

〔9〕《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 第90页。

〔16〕〔2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2页、第12页。

〔19〕周一星《中国乡村——城市转型的基础环节: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见《开发研究》1997年第4期。

〔20 〕朱丕荣《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见《世界农业》1997年第4期。

〔30〕《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144页。

收稿日期:1997—08—15

标签:;  ;  ;  ;  ;  ;  ;  ;  

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