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功能研究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功能研究

牛国栋[1]2003年在《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对杆状病毒及泛素系统的研究作了简要的论述。首先从杆状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然后单独总结了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ptera exigua Multi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SeMNPV)最近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泛素系统进行了阐述。第二章进行了SeMNPV泛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序列分析的研究。该基因编码区全长243bp,编码80个氨基酸,预计蛋白质分子量为9.4kD。将这一ubiquitin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且用特异性的抗体进行了检测。对不同来源的泛素进行了同源性分析,与真核细胞中的泛素相比较,杆状病毒泛素的氨基酸序列有较大的变化,杆状病毒的泛素基因在分子进化上可能有比较独特的途径。第叁章介绍了SeMNPV宿主甜菜夜蛾的一个泛素同源基因。从甜菜夜蛾幼虫中用3'RACE-PCR技术得到了一个新的泛素延伸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根据已知的草地夜蛾(Spodptera frugiperda)的ubiquitin extension gene 5'端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应用3'RACE-PCR技术,从甜菜夜蛾脂肪体组织总RNA中反转录扩增泛素基因的cDNA片段。扩增得到的片段全长513bp,3'末端有123bp的非翻译区(UTR),翻译区编码一个长为12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14.8kD。同源分析表明,此cDNA为ubiquitin 53aa extension gene(ubi53),在该基因的编码蛋白在泛素后融合了一个核糖体L40蛋白(Ribosomal L40 protein)。将甜菜夜蛾的ubi-53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异源泛素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证明了<WP=8>原核表达蛋白是目的蛋白。第四章报道了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SeMNPV的Ubiquitin分别和抗细胞凋亡蛋白IAP2,IAP3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用Clontech 公司的MACHMAKER GAL4 Two-hybrid system 3,只在低严谨型筛选培养基上得到了一些阳性克隆,这说明Ubiqutin和IAP2, IAP3在体外可能存在着较弱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也可能是因为Ubiqutin和IAP利用了酵母中本身存在的E1和E2。 需要进一步证明SeMNPV的Ubiquitin和E1,IAP和E2有直接相互作用。

牛国栋, 张小霞, 张忠信[2]2003年在《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toptera exigua multi-nucleopolyhedrovirus,SeMNPV)泛素基因ubiquitin被克隆和序列分析.该基因编码区全长243bp,编码80个氨基酸残基,预计蛋白质分子量为9.4kDa。将这一ubiquitin基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至BL21 (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用异源的泛素单克隆抗体检测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实验证明所表达的蛋白是泛素蛋白。同时,我们制备了特异性的抗体,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做了基础。通过计算机软件Gendoc对不同来源的泛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中的泛素与真核细胞中的泛素相比较,泛素的氨基酸序列有较大的变化,杆状病毒的泛素基因在分子进化上可能有比较独特的途径。

邵天玉, 刘兴龙, 刘思竹, 谢维欣, 王克勤[3]2016年在《我国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核型多角体病毒是昆虫病毒中最大的类群,它能够专一性地侵染并杀死一种或者几种农林害虫,并对害虫天敌、环境和人畜无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生物农药。为有效利用绿色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对我国近几年关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毒力、病毒制剂研究与生产、田间应用及药效试验、增效剂研究、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新的展望和应用需求。

冯纵棣[4]2002年在《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特有基因Ha34,Ha99的鉴定和杆状病毒类蜗牛毒素的初步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共包括5章。 第一章对杆状病毒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了简单的综述,主要侧重于杆状病毒在理论研究和实际中的应用;并对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作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章报道了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HaSNPV)XbaⅠ-Ⅰ片段的序列结构。该片段在基因组上定位于18.4-22.8 m.u.,包括8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和p47的5’端部分序列。其中ubiquitin等7个基因是杆状病毒的同源基因,另外两个orf507和orf1080是HaSNPV的特有基因。对以上各基因进行了深入的序列比较。 第二章对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SNPV)的一个未知功能基因Ha34进行了鉴定。Ha34是HaSNPV的一个特有基因,定位于基因组XbaⅠ-Ⅰ片段,共1080个核苷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41.2kDa。RT-PCR的结果显示,Ha34基因的转录开始于感染后24小时,一直持续至96小时。对Ha34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制备了相应的抗体,用该抗体对感染HaSNPV的HzAM1细胞进行了Western blot检测。Ha34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是其它杆状病毒基因组特有基因经常出现的地方,暗示该基因所处的位置是进化的热点。 第四章对HaSNPV的另一个特有基因Ha99进行了初步鉴定。Ha99定位于病毒基因组的94.5-94.9kbp处。对Ha99基因作了相关的计算机分析,用RT-PCR方法从mRNA水平上对该基因进行了鉴定,证明是一个晚期基因。3’RACE的结果表明转录终止于终止密码子TGA下游4 bp处。为了检测其表达产物,进行了Ha99的原核表达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对病毒感染的HzAM1细胞、病毒的BV和ODV进行了蛋白杂交检测。 杆状病毒类蜗牛毒素是一类小分子肽,在AcMNPV、LdMNPV和BusuNPV等一些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存在,但其确切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第五章利用杆状病毒Bac-to-Bac系统构建了含有油桐尺蠖核多角体病毒的类蜗牛毒素基因的重组病毒rAcBacCTL和rHaBacCTL,在其相应宿主甜菜夜蛾和棉铃虫的细胞水平和虫体水平进行了超表达实验。为了研究毒素在虫体中的定位,构建了类蜗牛毒素和增强的绿荧光蛋白融合的重组病毒rAcBacCTLGFP2和rHaBacCTLGFP,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胡兆丽[5]2005年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与gp41基因分析及带GFP标记的转移载体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属NPV科A亚群。国内于1972年在广州地区首次从野外死亡的斜纹夜蛾虫体分离到这种病毒。其宿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pli)是鳞翅目夜蛾科的杂食性害虫,分布范围广,是我国粮棉、油等经济作物和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应用SpltMNPV防治斜纹夜蛾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而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新的高效杀虫病毒是改良生物病毒杀虫剂的重要途径。从分子水平深入地阐明SpltMNPV在体内的侵染、增殖规律、建立SpltMNPV载体表达系统是达到上述目的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准备。因此,近年来对SpltMNPV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有关该病毒的序列测定、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进展迅速,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基因的结构分析,有助于筛选毒力较强的杀虫毒株,并为这一病毒杀虫剂的改良和发展以及组建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本研究在Spli-SpltMNPV的模型中对ph及gp41基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尝试构建了新型的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转移载体,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克隆了SpltMNPV日本株A、B、C叁种基因型的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yhedrin,ph),该基因大小为747bp,根据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为249aa(GenBank登录号,A型:AY552474,B型:AY549963,C型:AY549964)。 2、克隆并表达了SpltMNPV日本C3株gp41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含993bp核苷酸,编码分子量为36.9kD的多肽(GenBank登陆号:AY605063)。分析了该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特征,进行了GP41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以及gp41和ph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将gp4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IVIG诱导,SDS-PAGE显示该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表达。 3、进行了构建以GFP为标记基因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系统的尝试。使用SpltMNPV ph启动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为标记基因,构建新型转移载体pSplt-gfp。将pSplt-gfp与野生型SpltMNPV DNA共转染Spli细胞,通过同源

涂洪涛, 安世恒, 郭线茹, 罗梅浩, 吴少英[6]2006年在《烟夜蛾泛素延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文中研究表明应用RT-PCR技术,从烟夜蛾(Helicoverpaassulta)幼虫脂肪体组织总RNA中反转录扩增泛素延伸蛋白基因(ubiqui-tin-53aaextensionprotein,UBE)的cDNA片段,扩增得到的片段全长390bp,编码12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GenBank登录号为DQ286557),预测分子量为14.8kD。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蛋白在泛素蛋白后融合了一个核糖体L40蛋白(ribosomalL40protein),多重序列比对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真核生物的泛素延伸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0%~98%,与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SNPV)泛素的一致性为69%。将烟夜蛾的UBE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上,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出约40kD的融合蛋白。

李晓梅, 任珍珍, 陈永, 钟国华[7]2009年在《昆虫泛素基因和功能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泛素(Ubiquit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其基本功能是通过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 UPP)高效并高度选择性降解蛋白质。本文综述了昆虫泛素基因的克隆鉴定、表达特点、作用途径,重点介绍了昆虫泛素在调控转录因子、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细胞生长以及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泛素调控机制、信号转导、生理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针对泛素设计特异性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可能是今后昆虫泛素研究的重点。

杜恩岐[8]2006年在《Ⅱ型核型多角体病毒新型P13蛋白的结构、功能及杀虫潜力研究》文中认为p13基因由我们实验室于1995年首次报道。随着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杆状病毒全基因组被测定,目前已报道的杆状病毒p13基因多达二十多个。奇怪地是这些p13基因均特异地存在于II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部分颗粒体病毒的基因组中。而I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中则不存在。对于p13基因的启动子和编码区的结构功能目前已有预测,但尚无相关研究工作报道。本研究对p13基因的启动子活性、p13基因的进化、在天然系统及异源系统中的功能及其潜在的杀虫活性进行了研究,为p13基因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杀虫潜力应用的开创之举。目前已有14类不同杆状病毒的22个p13基因序列报道,我们经DNASTAR软件对已报道的14类杆状病毒(每类各选一个序列)P13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发现,不同杆状病毒P13之间的同源性在42.1%-74.7%,其中Ls-P13与HaNPV P13同源性最高(58.7%)与PoGV P13最低(44%)。对P13的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表明P13可被分为两个群,I群为GV的P13,它们之间有高度同源性。II群为II型NPV的P13,它们之间同源性差异较大。其中II群根据同源性又可分为两个亚群:I亚群为LsNPV,HaNPV和SlNPV叁种,其他II型NPVs的P13为第II亚群。p13基因5’UTR普遍存在早期启动子核心序列GTGTTATA及CAT/AT盒和晚期启动子核心序列TTAAG盒。在早晚期启动子之间有一3-30aa组成的小ORF,推测这一小顺反子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在p13基因5’UTR的上游,有一个杆状病毒普遍存在的同源重复序列(Homologue repeat,简称hr),一般hr有多个,而p13基因的hr的数目因病毒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已经证明,杆状病毒的hr是DNA复制的ori和转录激活的增强子,对早期基因的表达有增强作用。因此由p13基因的5’UTR结构,我们推测p13基因为一早晚期基因,并主要在早期发挥作用。以Ha-p13为例,我们证明p13基因启动子从2h.p.i到90h.p.i均有活性。不管在天然Hz-AM1细胞还是在异源Sf9细胞中,Ha-p13基因启动子本身并不是一个强启动子,但在hr4存在时,Ha-p13基因启动子活性在Hz-AM1细胞中提高了20倍,在Sf9细胞中则提高了2000倍。携带hr4增强子的Ha-p13基因启动子活性在天然细胞和异源细胞中存在的巨大差异可能受细胞的某些因子调控。为研究P13蛋白功能,我们以Ha-P13和Ls-P13为例,分别对P13蛋白在天然和非天然宿主昆虫细胞和幼虫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由于携带eGFP的棉铃虫杆状病毒HaSNPV-G本身带有Ha-p13基因,因此我们通过dsRNA-Hap13来沉默Ha-P13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5μg dsRNA-Hap13可以有效地抑制Ha-P13在Sf9和Hz-AM1细胞中的表达。HaSNPV-G与5μg dsRNA-Hap13共感染发现棉铃虫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而且与dsRNA-Hap13的使用剂量成正相关性。这表明p13在天然系统中是一个杀虫相关基因。另一方面,由于I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如AcMNPV中缺少p13基因,因此我们将Ls-p13基因插入AcMNPV基因组构建重组病毒rAc-hr5/IE1-Lsp13-G来检验异源系统中P13的杀虫活性。生物测定实验进一步证明,Ls-P13能够明显提早AcMNPV的杀虫时间。通过杆状病毒Ls-P13或Ha-P13与不携带Ls-p13的AcMNPV共同注射感染幼虫发现,一旦Ls-P13的亮氨酸拉链结构发生突变,Ls-P13的杀虫活性也会随之失去,尽管我们对这种确切机理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但是P13提早杀虫时间的特性很可能使其成为未来新型生物杀虫剂的侯选基因。为进一步研究P13在异源系统中提早杀虫的机理,我们构建了一系列重组病毒来研究P13对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影响。我们发现,P13在Sf9细胞中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多角体的产生,其抑制效率随P13表达时相的提前而加强,即P13的早期表达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当P13的亮氨酸拉链发生突变时,P13对多角体的抑制效率随之丧失。而P13的跨膜区发生缺失时,对多角体的效应与Leu Zipper相反,即抑制效果明显提高。另一方面,P13对出芽病毒(BV)的效应与对多角体的效应不同,我们发现,P13在Sf9细胞中的表达可以明显增加出芽病毒(BV)的产生,当亮氨酸拉链突变时,P13对BV的增殖效率随之丧失;当P13的跨膜区发生缺失时,P13对BV的增殖略有下降。以上结果充分证明P13提前杀虫效果的机制是由于P13改变了BV和多角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主要是由于P13的LZLD(Leucine zipper like domain)减少了多角体产量,增加了BV产量。跨膜区使P13晚期定位在质膜上,与LZLD效果相反的是,当TM缺失后P13的定位向核中转移,对多角体的抑制进一步加强,而对BV增加略有下降。BV的参加则加速了AcMNPV从细胞到细胞的次级感染,所以使注射感染时间大大提早。此外,我们对Ha-P13在天然Hz-AM1细胞和Ls-P13在异源Sf9细胞中的定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果,我们发现P13不管在天然细胞还是异源细胞中,转染48h后主要定位在细胞质膜上。Ls-P13在异源Sf9细胞中的定位为一动态过程,即早期(12h)定位于细胞核中,随后(24h)从细胞核向细胞质膜移动,最后定位于细胞质膜上。当Ls-P13的I、II跨膜区依次缺失时,Ls-P13的晚期定位逐渐从细胞质膜向细胞核移动。尤其在跨膜区II发生缺失时,绝大部分P13蛋白已脱离了细胞质膜而进入核中。由于多角体在核中装配而BV主要在细胞质膜上装配,而且Ls-P13具有抑制多角体产生和促进BV生成的作用。因此当跨膜区缺失时,Ls-P13的定位从细胞质膜而向核移动,核中的Ls-P13的增加和细胞质膜上Ls-P13的降低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跨膜区缺失后L s-P13对多角体的产生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加强而对BV的增强效果稍有下降。另一方面,由于L s-P13早期主要在核中表达,随后从核中向细胞质膜上移动,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L s-P13对多角体的抑制效果随表达时相的推迟而减弱。

田彩红[9]2006年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ORF115a和ORF12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文中研究说明棉铃虫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危害多种农作物,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 NPV,HaSNPV)是专性侵染棉铃虫杆状病毒。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许多基因的功能被了解清楚,例如HaSNPV ORF128基因,HaSNPV ORF135基因等,但是,还有许多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例如:HaSNPV ORF115a基因和HaSNPV ORF127基因。在本研究中,作者对HaSNPV ORF115a和HaSNPV ORF127基因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克隆了这两个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为下一步功能的分析打下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HaSNPV ORF115a基因的初步研究结果 HaSNPV ORF115a位于HaSNPV C1菌株基因组中109,493bp和110,419bp之间,编码区有926bp,编码一个308氨基酸的多肽,分析表明:其分子量为37.135KDa,等电点为5.14。利用ExPASy server对HaSNPV 115a基因推测的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推测氨基酸序列中不存在信号肽序列、转膜区、核定位区和膜滞留区,但在838-851核苷酸处发现一些重要的基序,这些基序包括:1个Thiolases actire位点、1个Thiolases acyl-enzyme intermediate signature和1个Thiolases signature。通过对HaSNPV ORF115a的进化分析发现HaSNPV ORF115a与美洲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同源关系最近。 根据已发表的GenBank中已登录的HaSNPV C1株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303045)设计并合成引物,以HaSNPV C1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到HaSNPV ORF115a基因,并将其连接至pMD18-T Easy载体上,并利用设计的酶切位点将目的基因从T载体上切下。在T4 DNA Ligase酶连接作用下,将ORF115a目的基因与DGEX-4T-2载体连接。连接产物经转化并用BamHⅠ和Xho Ⅰ双酶切鉴定,得到表达载体质粒pGEX-4T-2-ORF115a;经IPTG诱导和SDS-PAGE电泳,与对照相比在63KDa左右出现一条特异性高浓度条带,pGEX/Ha115经IPTG诱导后产生的与预期分子量的大小相符。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证实,63KDa的特异性条带与抗GST抗体发生很强的印迹反应。这说明DGEX/Ha115a经IPTG诱导后产生的63KDa的特异性条带是Ha115a与GST融合的蛋白。 2 HaSNPV ORF127基因的初步研究结果 通过对HaSNPV ORF127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HaSNPV ORF127位于HaSNPV C1菌株基因组的119,723bp和120,301bp之间,编码框有578个核苷酸,编码192个氨基酸残基,利用http://www.expasy.ch/tools/网站对HaSNPV ORF127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分子量为22.567 KDa,等电点为9.82。通过对HaSNPV ORF127的进化分析发现HaSNPV ORF127与HzSNPV ORF131同源关系最近。

曾宪东[10]2007年在《杆状病毒AcMNPViap基因功能及分子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宿主细胞防御病毒入侵的重要策略,同时进化过程中病毒也获得了相应的调节细胞凋亡的机制。杆状病毒是最早发现参与调节宿主细胞凋亡的病毒之一,对于杆状病毒的凋亡调节基因的研究大大加深了对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的认识。杆状病毒编码的凋亡抑制基因主要有叁类,即p35、p49和iap(inhibitor of apoptosis)。P35蛋白作为多种caspase的底物自杀性抑制剂是一个广谱的强而有效的凋亡抑制因子,P49是P35的同源体,而分布广泛的iap基因家族已经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但仅有少数几个杆状病毒iap基因的功能得到鉴定。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a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是杆状病毒的模式种,它编码一个p35基因以及两个功能尚未证实的iap基因。缺失p35 AcMNPV能诱导其AcMNPV敏感的草地贪夜蛾(Spodoperta frugiperda)Sf细胞凋亡,利用该系统鉴定了多个凋亡抑制基因,如Cp-iap和Op-iap。在本实验室的研究发现缺失p35的AcMNPV与野生型病毒一样能完全抑制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PV,HearNPV)诱导的Tn-Hi5细胞凋亡,推测iap1与iap2是功能性的凋亡抑制基因。瞬时表达分析研究证实了AcMNPV IAP1与IAP2均功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由于AcMNPV与HearNPV共感染不仅抑制了HearNPV诱导的Tn-Hi5细胞的凋亡,而且能拯救HearNPV在Tn-Hi5中的复制,为此构建了分别表达AcMNPV p35、iap1与iap2的重组HearNPV,感染试验发现重组病毒诱导的凋亡显着下降且极晚期启动的egfp基因获得表达,而且用电镜观测到了重组病毒在Tn-Hi5细胞均产生的病毒粒子。为了进一步探讨AcMNPV IAPs在Tn-Hi5细胞中起作用的机制,我们表达了IAP2以及两个源自昆虫细胞的效应caspase,即Bm-caspase-1和Tn-caspase-1,体外活性分析表明了原核表达的Bm-caspase-1能够自我激活并可以激活酶原形式的Tn-caspase-1,而且IAP2可抑制Bm-caspase-1的蛋白酶活性。本研究首次证实了AcMNPV的IAP1/2作为功能性的凋亡抑制蛋白发挥作用,也进一步揭示了凋亡抑制子IAP家族蛋白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细胞特异性。

参考文献:

[1].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功能研究[D]. 牛国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003

[2].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 牛国栋, 张小霞, 张忠信. 中国病毒学. 2003

[3]. 我国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新进展[J]. 邵天玉, 刘兴龙, 刘思竹, 谢维欣, 王克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4].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特有基因Ha34,Ha99的鉴定和杆状病毒类蜗牛毒素的初步功能研究[D]. 冯纵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002

[5].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与gp41基因分析及带GFP标记的转移载体的构建[D]. 胡兆丽. 苏州大学. 2005

[6]. 烟夜蛾泛素延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J]. 涂洪涛, 安世恒, 郭线茹, 罗梅浩, 吴少英.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

[7]. 昆虫泛素基因和功能研究进展[J]. 李晓梅, 任珍珍, 陈永, 钟国华.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8]. Ⅱ型核型多角体病毒新型P13蛋白的结构、功能及杀虫潜力研究[D]. 杜恩岐. 武汉大学. 2006

[9].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ORF115a和ORF12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 田彩红. 河南农业大学. 2006

[10]. 杆状病毒AcMNPViap基因功能及分子机理的研究[D]. 曾宪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007

标签:;  ;  ;  ;  ;  ;  ;  ;  ;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