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农业金融政策_金融论文

吴晓灵: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农业金融政策_金融论文

吴晓灵:有效农业金融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发展论文,政策论文,农业论文,金融论文,吴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提出,以有效农业金融政策促进农业优质快速发展。

吴晓灵是在9月25日亚太农协在京召开“以有效农业金融政策促进农业优质快速发展”研讨会说这番话的。

吴晓灵指出,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由综合性向单一性的转变、以及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反复,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总体上看,近几年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下降,其中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谈到运用政策金融工具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时,吴晓灵指出,当前,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面临两大制约因素:一是目前我国农村财政在基本公共品方面供应严重不足,如教育、医疗、清洁水、道路、电、通讯等。这约束了商业性金融的发展,也因此挤占金融资源。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完全由市场自发配置资源难以完成,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和推动。国家应整合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区分国家必需的财政投入和国家予以补偿的财政投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帮助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突破发展的两大瓶颈。对农村的教育、卫生、公共道路建设可以由各级财政分级投入,对重大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农业的基础科学研究可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无偿投入。还有一些项目,如农业开发、技术进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半是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项目。这类项目资金需求量大、期限长、回收慢,风险大,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意介入,必须依靠政策金融。因此,除中央和地方财政无偿投入部分之外,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还应列出一部分预算用于补偿性财政支出,即向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经济,满足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需求。

在坚持以商业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下,如何发挥政策金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吴晓灵建议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应尽快为政策性金融制定专门的财政预算和立法。二是政策金融所要支持的是那些按商业原则运行能收回本金但回报率低于社会资金成本或贷款本金回收风险较大的项目。三是在建立政策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后,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必须做到可持续发展。四是严格政策性金融机构预算管理和考核,改革外部监管,健全内控体系。五是加紧对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改造。

吴晓灵特别强调,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实施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机构,以现有政策性银行为主。应该通过业务范围的调整,经营机制的转换,更好地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作用。

标签:;  ;  ;  ;  ;  ;  

吴晓灵: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农业金融政策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