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论文_司龙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论文_司龙秀

司龙秀 广西艺术学院

【摘要】民族民间舞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的,后经过不断的提炼、加工最终形成,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包括文化、科技在内的新鲜事物涌入中国,并在中国落地生根、产生影响,对民族民间舞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关键词】中国 民族民间 舞蹈 传承 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被称之为“艺术之母”,它是人们对生命意识的最原始、最自然、最强烈的呼唤与表露。在漫长的岁月、深厚的文化积淀中,风情醇厚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被视为人们智慧的结晶的中国民族民间舞,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以及他们的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等,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正因如此,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其绚丽的风采深得中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和珍视,被誉为世界舞蹈宝藏中的瑰丽之花。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点

1、传承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载体,它同中国民间文化发展进程大致相同。传承,按字义的解释,即为更替继承、传递,通常一般情况下指承接好的方面,而另一层含义指是先传了再承,和继承相区别,有承上启下的意思。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历史的继承性,无论经历过多少次历史的变迁、民族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都经久不衰,其奥妙就在于它总是永恒地伴随人类的步伐而前进,并且真实的记录着人类创造的文明。

2、自娱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自娱性追究其根源,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在语言、文字以及其它艺术形式还未形成时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用舞蹈来传情达意、自我娱乐。也就是说,在影视、唱歌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还未形成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跳舞的实质目的就是为了自我娱乐、抒发情感,如若中国民族民间舞离开了自娱性,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3、即兴性

即兴性,释义为创作者在事先毫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仅评当时的感受进行表演、创作或演讲等,是当时情感的真实流露。通常情况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表演形式等都不受任何限制,每个参加表演的人都可以根据当时自己对的音乐的理解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表演程式性不强,舞姿造型因人而异,随情而发。

4、适应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自然而然要受特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的制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现代舞、芭蕾舞以及街舞等都对中国的传统舞蹈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影响),尤其是中国民族民间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曾作为下层文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要想不被社会淘汰、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它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时俱进的特点。

5、地域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形成、发展会受特定自然环境、地域的影响,是在各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以及风俗习惯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各民族的审美情趣、理想以及愿望等,具有很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和地域文化色彩,是区别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统的主要条件之一。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现况——现代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产生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正相互产生碰撞与融合。随着“好莱坞”、“麦当劳”等外来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的娱乐文化、饮食文化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来说,即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此同时,中国民族民间舞又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应对观众的欣赏层次、品味及观众构成的多样性问题?如何“扬”、“弃”,保持生命力?等等。可以说,现如今中国民族民间舞在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及传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方法

①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设立的,它在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国家在面对那些即将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来说,应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是——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进行传承。

②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融入艺术教育课堂

将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到艺术课堂的教育中,最大的好处就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法直接传承我们已有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同时培养出一批专业的舞蹈学生并教会他们发展民族民间舞的方法——采风,让学生深入乡下,通过采风的方式重新收集、编排以及整理民族民间舞素材,赋予民族民间舞新的生命力。

③在人民群众中直接传承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汉族的《龙舞》、藏族的《锅庄》、《热巴》等,这些舞蹈都是在人民群众中直接传承的。表演者即是传承者,由于身体素质、表达方式以及对舞蹈的理解不同都会对舞蹈的传承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2、中国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民族民间舞与其他外来舞蹈文化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避免,但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

①保留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特有的舞蹈形式,是在中国特有的国情、风俗习惯、人文特色以及审美情感等背景下形成发展的。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中国民族民间舞要失去其特定的民族特色如:风格动律、外部形态、风格特色,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②发展原生态素材,大胆创新。这里的大胆创新并不是指创作者想怎么创新就怎么创新,创新一定要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精神状况。例如:藏舞舞蹈《酥油飘香》,编导将传统藏舞体态中塌腰撅臀改为仰身顶跨、昂首挺胸,从而反映当时藏族人民精神状态。

结语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从而促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发掘。与此同时,中国民族民间舞要昌盛与21世纪的新时代,必先寻根,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把握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

[2]华彬.阐述中国民族民族舞蹈的特点[J].维普网

作者简介:司龙秀(1989.11——):女,汉族,籍贯河南辉县,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间舞表演与教学

论文作者:司龙秀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论文_司龙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