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啸仙中学 517000
摘 要: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推动生物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乡土特色资源是生物教学的重要资源,合理的教学资源和适宜的教学方式的选取是生物教学的重要依托。本文在以人教版“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课为例,依托广东省河源市的乡土特色资源,进行旨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 乡土资源 生物的多样性
乡土资源是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河源历史悠久,生物资源丰富,但是关于河源乡土特色资源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较少,本文选取河源市乡土特色资源,以“认识生物多样性”一课为例,将乡土特色资源与生物教学相融合,进行旨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的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本章是在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为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基因的多样性。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类别和基因的基本知识,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比较肤浅。学生对于河源非常熟悉,对河源的风景区和河源的特色美食耳熟能详,所以从学生身边入手,并佐以图文材料、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理解基本规律和原理,从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认识;举例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自觉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创设情境,制定旅游攻略。课件展示从河源市旅游局获悉的国庆旅游数据。通过制定旅游攻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思考。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问题导航,层层解答。(1)赏美景,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利用学生对河源本地的旅游景点的了解,引导学生运用专业词汇来描述属于何种生态系统。(2)品美食,构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分享河源美食的制作原材料,让学生逐步建立“生物种类多样性”这一概念。(3)聊美人(客家女),突破“基因的多样性”难点。通过分析本班同学(两位“客家妹”)相貌的不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基因和基因多样性的存在;通过各种资料分析,帮学生建立“基因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这一概念;通过华南虎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基因多样性较高,有利于物种的繁衍”这一知识。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情感升华,衍生问题。展示河源保护生态环境事例和理念,使学生形成自觉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再次展示河源和国家之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4.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构建知识,加深理解,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五、教学效果
通过乡土特色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学生从宏观到微观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自主构建知识与调查展示相结合,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中学习生物多样性,自主构建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念。通过已知的乡土知识并在课堂中展示,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满足了初中生好表现被认可的心理。在此过程中师生更多地了解河源生物多样性,体会家乡的可爱,并由此升华至爱祖国的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和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
1.乡土特色资源的合理选取。选取蕴含生物原理和规律的有典型性的乡土特色材料,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与课本知识相整合,得出相应的生物学知识。最后还应进行有效的迁移,以巩固所学知识。
2.生物科学素养方面的培养。(1)情境导入,形成生命观念。(2)层层解答,培养科学思维。(3)联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钟传金 王丽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观的生物科学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8,(17),72-75。
[2]沈卫芳 培养生命观念,提高学生生物科学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8),42-43。
论文作者:揭艳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生物论文; 河源论文; 多样性论文; 乡土论文; 生物多样性论文; 学生论文; 资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