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冯育易

冯育易

贵州省道真县阳溪镇卫生院 563519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降压疗效、血压水平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改善症状的效果,但观察组降压疗效和改善症状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控制血压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更佳,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病;卡托普利;天麻钩藤饮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且易并发冠心病、高血脂、肾功能不全、脑卒中等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目前,治疗上仍面临着巨大困难,尚无根除之药,常用方法是维持治疗[1]。我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面性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35~81岁,平均(60.3±8.9)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11.5±5.2)年。在患者同意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单用治疗,3次/d,25mg/次,餐前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以中药治疗,药方为天麻钩藤饮,方剂组成包括钩藤20g,天麻、栀子、茯神、黄芩各10g,益母草、夜交藤、桑寄生、川牛膝、杜仲各15g,石决明30g,加水浓煎至200ml,2次/d,100ml/次,早晚分服。四周为一个疗程,治疗6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

血压疗效判定: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并恢复正常或下降超过200mmHg;有效:舒张压降至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无症状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若介于两级之间,则取两级中值,根据积分差值对疗效进行评定[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血压控制总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n,%)

2.3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分别经过相应治疗后,血压水平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前后舒张压下降值为(18.6±5.4)mmHg,收缩压下降值为(28.3±5.7)mmHg,对照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下降值分别为(12.8±3.8)mmHg、(19.5±4.1)mmHg,观察组血压下降值明显更大,且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易并发冠心病、高血脂、肾功能不全、脑卒中等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关于高血压治疗,尚无根除之药,常用方法是维持治疗,患者多为终身用药。西医治疗高血压病具有防治靶器官损害、血压达标率较高、效果迅速等优势,然而传统降压药往往会对血液、生活、脂类代谢等指标以及患者的心理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西药中的卡托普利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增加NO和PGI2生成,从而达到降压目的,可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防止心肌重构,但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在单一剂型中,剂量较大,不利于精细调整用药剂量。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病属于头痛、眩晕范畴,轻、中度高血压病中医症候主要为肝阳上亢所致。天麻钩藤饮方剂以天麻和钩藤为君药,石决明为臣药,联合起来平肝熄风,其他组成部分主要起到补益肝肾、活血利水、清热泻火、安神定志之效,从现代药理来看,该方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抗氧化作用[3]。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天麻钩藤饮稳定血压效果好,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但降压作用缓和,不如西药明显。

为此,我院将天麻钩藤饮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优势互补,取得了满意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示,相较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控制血压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更佳,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韶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48例临床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29(03):154-156.

[2]高发海,鲁静.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08):45-46.

[3]蔡惠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517-518.

论文作者:冯育易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冯育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