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汇源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PDCA循环法在建筑很多专业中有广泛应用,包括工程管理工作。工程管理的核心是质量、进度、投资管理。通过 PDCA循环法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就事论事”、”就质量状况论质量”的现象,解决了被动管理的局面,有效提升工程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工程管理;PDCA循环法;工程质量;检帮结合
一、PDCA循环法
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又称为“戴明环”。PDCA四个字母分别表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通过将四个阶段联系在一起,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体系。PDCA循环法能够使思想方法和工作更加系统科学,突出表现为四个特征:第一,“小环套大环,环环相扣”,PDCA循环不仅仅可以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得到应用,同时在企业管理、生产班组等方面也有应用价值。不同部门可以根据企业的方针进行PDCA循环,形成层层循环,环环联系的过程。各级部门制定的“小环”围绕企业的总目标运转,通过循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协同合作,稳步前进。第二,不断前进和提高,在上文提到了PDCA循环就像是爬楼梯,每爬完一层楼梯就是完成了一次循环,生产质量也会提高一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次循环,进一步提高质量,往返周始,不断提升。第三,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是循序渐进的,每完成一次循环,就会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相应的成果,水平也会提升一个等级。当然没结束一次循环要进行总结,制定更高的目标,然后进入下一次循环,使品质节节攀升。
图1 PDCA循环图
二、PDCA循环坚持的三个原则
(1) 四不放过的原则: 发生问题没有找到原因不放过; 没有找到责任人不放过; 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 没有见到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放过。
(2) 四不代替原则: 不能以数字的差异代替工作目标的差异, 不能以操作人员的工作代替自己的工作, 不能以简单的罚款代替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以无效的走动代替走动式管理。
(3) 质量管理的三个原则: 循环原则, 即凡事要善始善终, 都必须有 PDCA 循环原则, 而且要螺旋上升; 比较分析原则, 即纵向与自己的过去比,横向与同行业比, 没有比较就没有发展; 不断优化原则, 即根据木桶理论, 找出薄弱项, 并及时整改,提高全系统水平。
三、搞好工程质量, 提高企业竞争力
全面质量管理告诉我们: 只有通过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 通过生产前对过程逐环节进行计划, 并对过程逐环节进行干预和控制, 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如此, 更重要的是要在每一个过程中持续提高, 并使每一个循环保持螺旋上升, 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中讲的PDCA循环法则: Plan计划, Do 实施, Check 检查,Action 处置( 矫正)。PDCA的精髓就是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1) 在建筑产品中, 要全面地对生产过程各个分项分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调整一切必要资源并确定生产过程的关键点。
(2) 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 要对关键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和控制, 通过各种控制手段和检测工具确保生产过程中各关键点的合格, 并保证不合格项目和不合格的产品不再出现。
(3) 通过对各种操作技术工人进行全面质量意识教育及采取全过程质量控制手段, 使每一个生产循环周期都比上一个循环有所提高、有所改进, 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
(4)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检测产品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调整和改进过程控制中的不利因素。
(5) 通过“源头质量”将责任落实到人, 落实到每一关键点, 使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可追溯性。
工程质量的优劣表现在操作上, 但根本在管理, 管理责任是第一位的。在管理工作上狠抓工作质量, 关键是突出“严”字, 强调“认真”二字。操作素质是第二位的。在施工操作中要狠抓工序管理, 关键要突出一个“细”字, 强调“规范”二字。管得要严、要认真, 干得要“细”、要“规矩”, 就具备了搞好工程质量的条件。
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求是: 坚持规章制度, 实施“ 三制两检一控制”, 即三检制、样板制、挂牌制; 隐蔽检、预检; 工序控制。工序控制的重点要求是: 强化交底、严格工艺、控制计量。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如下四个原则, 这是抓好质检工作的关键。(1) 认真贯彻生产者负责质量的原则;(2) 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3) 认真贯彻“检帮结合”的原则;(4) 认真贯彻“一切对用户负责”的原则。
如某大型综合体建筑,共同3座塔楼组成,集商业、居住、办公、娱乐为一体。工程从开工到竣工,QC小组组织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施工安全状况、文明施工情况进行一次大检查,检查项目及现状见表1:
根据表1可把相关情况画出排列图,如图2。该项目在安全管理中比较突出的安全问题是临时施工用电与施工用脚手架不规范而引起的安全隐患,QC小姐对此进行份析。
下面重点说说“检帮结合”的含义:“检”是检查校验的简称。质量管理检查部门, 以管理工作为主, 肩负质量检查责任。“帮”是帮助、是服务,“帮”就是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检帮结合, 以帮为主, 应成为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方针。检帮结合, 应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应是管理的重要方面, 不能控制的事物就很难管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 每项工作完成后, 要总结分析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要找准问题的原因,从中确定主要因素, 研究对策, 调查效果。要找准问题就要刨根问底, 多问几个为什么; 要层层分解,搞清问题形成的几大因素后, 再对其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进一步分清是原材料还是操作问题。找准原因后, 就要解决怎么办、谁来办等问题, 要做到“ 项目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效果落实”才能取得成效。
四、工程管理部门要体现“ 检帮结合”的管理理念
“检帮结合”以帮为主的中心仍然是“检”字,是在“检”的基础上和过程中体“帮”的原则。质检员不要只担任挑毛病的角色, 处于施工者的对立面, 而应把搞好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作为与生产者的共同目标, 协助生产者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业务素质, 从而提高管理水平。这就要求质检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深入现场, 创造团结和谐的环境、气氛和作业条件, 当发现不适宜的作法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时, 不是指责批评, 而是善意指出其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办, 使明知故犯者受到教育, 从而起到教育和帮助的作用, 使问题能顺利解决, 并达到保证质量的目的。
(2) 要摆事实, 讲道理, 以理服人。首先, 质检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 对存在的问题能够发现, 能指出其不符合某规范或标准的规定, 应怎样做才对, 若不能发现问题, 就很难做到。发现了问题, 但讲不清楚, 就很难起到“帮”的作用, 因此, 质检员要达到“应知”者知,“应会”者会, 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 要弄清楚有关规范、规定、标准、工艺, 并能较熟练地应用, 掌握应有的本领, 才能帮到点子上。
(3)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等不断涌现, 各类规范标准陆续修订, 要跟上形势, 不断充实知识, 正确开展工作。
五、过程管理重点在于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一般对施工管理过程分为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控制、施工后的检查三个阶段。重点说施工中的控制, 关键要做到“四个到位”。
(1) 措施到位。应坚持无措施不施工、无交底不干活。尤其对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 无材料合格证、无出厂证明及工艺作法, 质量标准者不能任意施工。措施具体才能发挥指导施工的作用, 尤其是分项工程施工措施, 应对工序、工艺提出具体作法和要求。
(2) 管理到位。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保证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落实:①抓基础工作, 以“ 三制”为本;②抓预防为主, 以“ 两检”为本;③过程管理必须实施“ 工序控制”;④抓工序的重点是抓工艺, 工序是次序、是过程, 工艺是操作、是措施, 保证工序质量的关键是工艺合理。
(3) 人员到位。
(4) 控制到位。实施质量控制, 应以规范、标准、工艺图纸为本, 关键要抓重点、抓苗头、抓要点, 实行“ 预防为主”的方针。
总体来讲,此阶段为执行阶段(Do),是把计划付诸实践阶段,也是PDCA循环的核心阶段。施工环节作为复杂、系统的过程,要重视实施阶段是如期按照计划进行,需要加强对基层实施人员的考核工作,通过定期检查、考核测评的方式来确保计划是否顺利实施。PDCA 循环法则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置( 矫正)4个阶段的管理, 使质量目标不断地螺旋上升, 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六、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将PDCA循环系统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使工程项目管理的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阶段环环相扣,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较大的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晶,丁红华.PDCA循环法在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金融经济,2015,(02):148-151.
[2]张振峰.PDCA循环在某展览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5,22(02):53-55.
[3]万元林,张赛.PDCA循环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3,42(S1):340-342.
[4]马斐,刘利,林燕.PDCA循环法在建设单位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09):200-201.
论文作者:潘伟明,潘沪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质量论文; 原则论文; 工序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论文; 关键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