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同意孩子随母姓?论文

多少人同意孩子随母姓?

□ 杨鑫宇

最近几十年来,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一出生就随母姓,但随父姓的终究还是占了绝大多数,而调查结果竟然显示,超过一半的人都已经可以接受孩子随母姓,这一点十分出人意料。这也说明,社会观念的更新速度,有时会远超人们的预期和想象,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我们欣喜的好事。

有人会问:孩子跟谁姓,有那么重要吗?其实,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说这件事重要,是因为一直以来,在孩子姓氏归属这个问题上,都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的不公,直到20世纪,性别平等的观念进入中国,人们才开始省思这个问题。然而,要改变这样一种历史悠久,且遍及全人类的习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如今终于有可靠的社会调查证明,大多数中国人在观念上已经接受孩子随母姓,无疑是一个正面信号。

从根本上说,“子女随父姓”之所以会成为一项习俗,本质原因在于在封建社会里,男性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随着男女经济地位日益平等,这一习俗的存在基础已经改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的经济地位虽然得到了质的飞跃,但观念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今天,我们终于看到社会对子女姓氏的固有观念被撬动,这说明性别平等的理念在我国已经从物质层面,深入到了观念层面上。因此,孩子跟谁姓,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人们对性别平等的理解正在日益加深,也象征着当代社会对传统家庭关系的重构。

而说这件事不重要,则是说,一个孩子究竟是跟父亲姓还是跟母亲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要紧事,对此,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没必要将其看得太重。事实上,孩子随父姓的“铁律”之所以很难被打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人认为“传统规矩不能轻易改变”,对“家中男丁有义务延续香火”这类旧观念过于执着,对子女姓氏归属的平等化造成了阻碍。

事实上,即便是在最近的这次调查之中,依然有65.2%的男性受访者认为孩子姓什么很重要,显著高于女性受访者的比例(46.2%),与此同时,接受子女随母姓的男性比例(46.1%)也明显低于女性比例(62.8%)。在这方面,我们仍需进一步普及性别平等的相关知识,消除人们心中残余的落后观念,如此才能把“孩子跟谁姓”的问题还原成一种自由的个人选择。

我们注意到,很多学者论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时,都沿用了索绪尔本人举过的例子,从未怀疑过这些例子有没有问题,例如:

别以为社会观念的进步只是一件“务虚”的事情,对个体而言,社会观念也十分重要。大概十多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身边就有一位随母姓而不随父姓的同学。那时,这种现象还会被当成一件咄咄怪事,以至于这位同学的家事经常成为其他同学议论、猜测的对象。然而今天,情况却已大不一样,一方面,越是晚出生的孩子,随母姓的比例就越高,另一方面,尽管随母姓的孩子还是仅占少数,但他们却已经很少会被旁人另眼相待,换句话说,在面对孩子该跟谁姓这个问题上,社会氛围早已变得相当轻松。这种变化,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对于那些随母姓的孩子来说却十分重要,一个文明的社会,对此应该有所关注。

地方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属于多目标评价问题。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科研竞争力评价进行研究,也有少数学者对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进行定性的描述,还有少数学者采用模糊数学进行定量评估。已有的研究要么所选研究对象过于宽泛,缺乏可比性,要么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模型存在缺陷。鉴于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专门针对地方高校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并构建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客观的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的研究成果还可为高校及教育或科技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摘自《时代邮刊》2019年第5期)

标签:;  ;  ;  ;  ;  

多少人同意孩子随母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