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劳动人事管理_人事管理论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劳动人事管理_人事管理论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劳动人事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事管理论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改革经历风风雨雨十多年,成绩显著。但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看,还是任重道远,进一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向国际惯例接轨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是企业改革的新阶段。而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劳动制度,则是完成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企业内部劳动人事管理必须实现如下几个转变:

一、企业劳动管理的主体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实际上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成了政府的附属物。形成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围绕着政府转,使企业形成了一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社会的法人主体,企业内部的劳动管理诸如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等,企业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有关政策指导下自己作主。企业自主经营搞好劳动人事管理,就是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条件采取对策,在体制转轨时期,真正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我厂从1989年开始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使职工晋升工资较早地从“旧的技术等级工资制”逐步过渡地改为“岗位技能系数工资制”。多年实践证明,这个制度既符合岗位技能工资制一些基本精神,又有东汽厂自主分配的创造性。这样使分配符合我厂生产特点,为职工所接受,把过去被动的“还帐型”分配改为“激励型”分配。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自主分配的多样性。有些面上还没有推行的制度,只要企业需要,方向正确,看准了也可以大胆推行。例如我厂从1989年就开始实行了《工人技术等级服务系列考试晋升制度》、《专业技术服务评聘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从物质激励、技能激励、荣誉(精神)激励形成了完整的激励机制,大大的增强了企业活力。

二、企业劳动管理的目标转变

企业劳动管理的目标是服从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合理节约地配置劳动力,不断改进劳动组织,提高职工素质,提高劳动效率。这个目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统得过死,企业劳动管理往往首先满足于完成“上级任务”,哪怕这些任务是脱离实际的。只有企业实现了自主经营,劳动管理的目的才真正明确起来。

我厂是“三线”工厂,地处盆周山区,企业办社会和职工子女安置等问题,短期内企业很难完全解脱。近年我厂面临劳动制度要改革、富余人员要分流又很难的矛盾。从我厂实际条件出发,作出先控制企业劳动力的“进口”的决策,工厂从1987年开始停止直接向社会招收徒工,改为由本厂技校招生培训合格工人;1994年进一步改革为技校毕业生工厂不包分配,工厂择优录用和向社会多渠道就业;1995年进一步决定技校只收高中毕业生,职工子女必须普及高中教育再行分流就业。这连续几步改革,对提高工人队伍素质,消除企业人员膨胀,提高劳动效率,以及缓解职工子女就业压力,都起到了良好作用。事实证明先控制企业劳动力“进口”的决策,不仅符合企业劳动管理的目标,而且兼顾了社会效益,为下一步劳动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运行机制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都是独立的法人主体,以最近颁布实施的《劳动法》为标志,和将要颁布的相关法规,使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跨入了以实现劳动关系法制化为中心环节的新阶段。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管理,将由过去的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法规合同契约形式为主的管理。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贯彻实施,使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国家干部身份随之消失,员、工之间的身份界限逐渐淡化,企业今后无论职工录用、工资分配等各项管理,都将以新的管理形式出现,以《劳动法》为依据,构筑一套新型的劳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职务(岗位)能上能下,以及“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有序流动、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动态管理运行机制。

四、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方法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人才流动的形成,“人往高处走”的现象必然产生。通过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的宣传教育,能起一定作用,但它不能代替现行政策和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劳动人事管理,必须面对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转换内部机制,从管理方法和形式上寻求有效途径。从我厂的实践体会,主要在管理方法转变上抓两条:一是按“管人又管事”的原则,实行合理高效的分级管理,劳动人事管理有分权、有监督;二是善于运用激励的方法和必要的纪律约束。

企业内部劳动人事管理,过去往往采用“一杆子插到底”的办法,工厂直接管到每个职工,即职工的岗位变动、工资奖金升降等等,都必须经工厂劳动人事部门决定批准,这样的结果必然束缚基层领导手脚,不利于及时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实施奖惩调动职工积极性。当然,分级管理必须有监督与指导,这样的劳动管理才是有分有统,调动企业全局与分部门的积极性。这样才符合大型企业的高效率、低成本要求集约化的规模经营。

企业内部劳动人事管理主要方法要全面用活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过去提到激励,往往只直接联系到物质激励,其实,“人尽其才”,使员工感到在企业有“奔头”,提高业务技能就可能竞争上岗,发挥自己才能,并按劳动成果获得劳动报酬,这才是全面持久的激励方法。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注意发挥激励整体功能,有利于开发职工智能,发掘职工“内动力”,能起“催化剂”和“加油站”的作用。同时,现代化大生产的严格的统一协作性质,讲激励也必须讲纪律、规章约束,两者相辅相成。还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奖惩有很强的时效性,“马后炮”的奖惩其激励或教育作用大大弱化。

五、企业劳动管理对象的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者自主择业意识增强,给企业劳动管理也带来了新课题。企业要能吸引并凝聚所需的优质劳动力,必须注意企业形象,以及保持等于或稍高于劳动力市场要求的工资福利水平,还要提倡企业文化等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企业的人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企业青年人已成为主体。以我厂为例,40岁以下的占职工总数的66.55%(其中30岁以下的占45.4%)。现代青年聪明能干, 富于挑战,但对国情厂情不甚了解,办事急于求成,感情较脆弱。应针对现代青年特点,从培训、激励、管理等方面研究新套套,提高职工素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企业职工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对从事劳动管理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是要提高理论素养和思想素质;二是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学习法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相关的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只有如此,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劳动管理需要。

标签:;  ;  ;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劳动人事管理_人事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