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地区实际出发,做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_生态环境论文

从内蒙古地区实际出发,做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_生态环境论文

从内蒙古的区情出发做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蒙古论文,科技工作论文,社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说到底,是以改善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为宗旨的一项工作。自“六五”以来,内蒙古科委紧紧抓住这个主线,从区情出发,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领域,重点抓了治沙治沟治盐碱,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工作。

1 治沙治沟治盐碱,改善农牧民的生存条件

草场沙化,山区水土流失,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威胁农牧民的生存条件。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区情之一。从这一区情出发,从“六五”开始,自治区科委和有关部门一起,在自治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治沙治沟治盐碱作为治理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来抓。科委立项从技术难点上切入,建立试验基地,组织区内外专家,引进国外智力,进行联合攻关,取得成果后,先进行示范,成熟一个,交给生产部门推广一个,或和生产部门一起推广,摸索出了一套符合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规律的做法。在制订自治区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时,把治沙治沟治盐碱作为项目重点,决心常抓不懈,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扩大推广面。

治沙: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有八大沙漠和沙地,沙区面积28.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4。由于干旱少雨,人类活动频繁,滥垦过牧,使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直接威胁到沙区农牧民的生存和生产,个别地方出现了“生态难民”。为了有效地控制沙害,改善生态环境,我们从“六五”开始,本着先易后难的做法,先从可逆转的地方入手,选择东部的科尔沁沙地、中部的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西部的腾格里沙漠东缘,进行综合防治试验研究工作。在科尔沁沙地,我们请来了中国科学院的兰州沙漠所和沈阳生态所的研究人员,分别在中段、西段和东段,建立了3个试验站。兰州沙漠所的研究人员在完成对科尔沁沙地科学考察的基础上,于1985年在奈曼旗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沙漠化定位研究站,1989年这个站被纳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荷兰、德国、瑞典、日本等国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他们面对沙地农牧民“生产无门路,生活无出路”的严酷现实,提出了“先填饱肚子,后整治沙子”的口号,从沙地人民的生存问题入手,改变当地种植结构和生产方式,引进小麦、西瓜、水果新品种,建立丰产栽培技术体系,使全旗小麦由单产几十公斤增加到300公斤。在初步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之后,他们开展了科尔沁沙地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的多项研究,提出了乡(苏木)级“生态网”治理开发模式、村(嘎查)级“多元系统”整治模式、户级“小生物圈”沙地治理开发模式。在当地政府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使生态逆转,农牧民脱贫致富。特别是“沙地衬膜水稻栽培技术”的成功,创造了沙漠里种植水稻的奇迹,现已推广1000多亩。在库布其沙漠,“六五”期间由自治区科委立项,在达拉特旗境内建立了展旦召治沙站,种树种草种柠条,向艮肯千里明沙开战;“八五”期间,在中国工程院旭日干院士的指导下,由鄂尔多斯羊绒衫厂出资,建立了恩格贝绒山羊繁育基地;日本的远山正英先生每年都带领日本青年在这里植树造林。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中心由自治区科委、计委、水利厅出资于1984年在乌审旗境内建成,内蒙古林科院和日本鸟取大学合作,十几年来,针对流动半流动沙丘进行防风固沙等多项研究外,他们建立起来的科技示范户“家庭牧场”模式,在当地牧区普遍推广,每户牧民承包1500~2000亩沙化土地,贷款1万元,打一眼机井,种20亩饲料玉米或优质牧草,养100多只羊,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使牧民脱贫致富。分别位于科尔沁沙地的奈曼旗和位于毛乌素沙地乌审旗先后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称号。阿拉善盟荒漠研究中心和内蒙古林学院合作,在年降雨量180毫米以下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阿拉善左旗,飞播牧草成功,建立起生物屏障,对阻止腾格里沙漠继续向东流动,探索了一条出路。

“九五”期间总的思路是,对基本成熟的沙区综合整治技术,移交生产部门,扩大推广面,并适度开发利用;对尚未成熟的技术继续进行攻关。具体部署:一是对位于伊克昭盟境内的生态环境开始逆转的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的综合整治技术,交给生产部门和企业推广和适度开发利用。二是继续支持中科院的兰州沙漠所和沈阳生态所在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典型脆弱生态区,开展综合整治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三是配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支持内蒙古林科院向乌兰布和沙漠进军。四是鉴于近几年阿拉善盟生态环境恶化,连续发生四次特大沙尘暴,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自治区计委、科委、水利厅、林业厅、环保局等部门参加,并求助于国务院及中央有关部门在孪井滩建设人工绿洲工程,安置“生态难民”,支持中国科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在额济纳绿洲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五是鉴于“八五”期间在呼伦贝尔盟开垦了300万亩草原,对此国内外专家议论纷纷,在中科院李博院士的指导下,应用遥感——地理信息——专家三结合系统,开展“开垦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应急评估”研究,向高层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治沟:内蒙古自治区水土流失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5.76%。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201.56万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3,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从“六五”开始,由内蒙古水利科学院在位于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的准格尔旗境内建立了皇甫川水土保持试验站,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的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林牧全面发展的试验研究。试区7.7平方公里,示范区内有38条沟,面积527平方公里。到“八五”末,试区林草覆盖度达到72%,人均基本田稳定在4.85亩,人均占有粮食从“六五”期间的227公斤增加到700公斤,人均纯收入从“六五”期间的147元增加到1640元。在世行贷款支持下,在伊克昭盟同类型地区推广面积达到4500平方公里,有近20万人受益。“七五”期间,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燕山山脉中段东麓喀喇沁旗境内选择通太沟、樱桃沟和狮子沟,开展“半干旱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技术研究”,经过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仅用五年时间,使林草覆盖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坡、田、路、沟相配套的工程防护体系,建立了“生态经济沟”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经济效益是投资的5.7倍。试验结束后,我们移交给当地推广。“八五”期间赤峰市郊区就建设了“生态经济沟”230多条。

“九五”期间的思路和安排是:东部地区的小流域治理继续交由当地生产部门推广;在中部地区,自治区科委配合国家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和农业发展研究”攻关项目,继续支持皇甫川水土流失试验站的工作,引进新的品种与技术在示范区内建立样板;在大青山新开“生态经济沟建设模式的研究”课题。

治盐碱: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地面积1700万亩,灌溉面积760万亩,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的盐荒地600万亩。内蒙古东部西辽河流域以苏达盐土为主的盐碱化土地也有几百万亩。1984年自治区科委、水利厅和巴盟行署在乌拉特前旗境内建立了长胜盐碱地改良试验站,试验区面积300亩,示范区面积1万亩,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合理利用水资源,经过试验,使试区在封冻前的地下水位控制在1.5米以下,土壤表层含盐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增加,每亩节约灌溉用水59立方米,把试验示范区建成了渠、沟、井、电、路、林六配套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灌排调控自如。到“八五”末,这一成果在河套灌区推广5.5万亩,辐射面积15万亩,当地受到政府肯定,农民欢迎,还有英国、日本等国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行代表先后进行考察、参观,给予高度评价。由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灌溉委员会主席许志方教授推荐,这一成果在1991年第14届国际灌排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在苏达盐土为代表的西辽河流域,重盐碱地上引种牧草试验成功,中度盐碱化土地上试种水稻成功,大面积推广旱育稀植技术,为苏达盐土的改造和利用,找到了有效途径。

“九五”期间的思路和安排是:在黄河河套灌区开展盐碱地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在西辽河流域继续开展盐碱地水稻开发技术研究和推广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开发改良盐碱地,增加粮食产量,改变种植结构,到1996年已推广114.3万亩,1997年增加到130万亩,到2000年,计划累计推广面积达290万亩。

2 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提高牧民生活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面积118万平方公里,牧区约占2/3;人口2300万,牧民约占1/10。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常规能源无法满足牧区的生活生产需要,而风能太阳能资源又非常丰富,风能储量居全国之首,太阳能储量居全国第二,风能、太阳能又是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区情之二。从这一区情出发,为了解决牧区能源问题,提高牧民生活质量,部分改善生产条件,从“六五”开始,我们把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重点项目,从科研攻关和示范起步,到形成产业,大面积推广应用;从单一的科技部门行为,到多部门合作,变成各级政府的行为,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基础。

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自治区政府新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委,统一协调全区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以解决牧区及偏远地区能源问题为主要目标,确定了“小型为主,生活用能为主,生产生活用能相结合;民办为主,国家给予适当扶持”的方针。制定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暂行规定》,成为我国第一个扶持新能源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深受广大牧民欢迎,在区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大大推动了全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管理方式上,建立起了完整的科研、示范、生产、推广、培训、服务一条龙体系。全区有5所大学、10个研究所、17家企业和50多个旗县推广部门共同从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纵向上自治区政府牵头,一级抓一级,一直抓到无电苏木乡和嘎查村,有时抓到示范户;横向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有分工,有协作,密切配合,互相衔接,纵横交错,形成网络管理,组织领导在各级政府,而协调连结的纽带是在各级科委。在牧区,旗科委门前运转的那台风力发电机格外醒目,有时牧民骑马骑摩托到旗里,一看见风力发电机就找到了科委,更换零部件,甚至领上旗县科委的同志直接到他们的住地维修风机。从管理角度,可以把自治区新能源领导小组比作一部雷达,雷达天线的单元阵子在旗县,有各自的引向器和反射器,节点在旗县科委;再从旗县这个C级节点通过馈线,连接到盟市科委的B级节点上,一个盟市构成一个天线组;50多个旗县分属9个盟市,这9组天线又连到自治区科委这个A级节点上,构成整部雷达的天线阵,接收和发送信号,而这部雷达的指挥控制系统在自治区政府,这部雷达通过天线阵可以探测到自治区每个部门、每个盟市旗县、每所大学、每个研究所、每家定点企业,甚至每一个牧户,了解情况,发送指令。我们所理解的“矩阵式管理”就像这部雷达的工作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运作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小型风力发电机从50瓦到5千瓦形成系列,风力提水机从2米到5.2米形成系列,还研制出多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和各种配套产品。最近在呼和浩特市郊区还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新能源村”。

自治区确定了17家企业为新能源设备定点生产厂家。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建立和完善测试手段,制定和严格执行产品技术标准,保证了质量,加速了商品化。同时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现在全区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年生产能力达3.5万台,为世界之最;太阳能电池年生产能力达100千瓦;风力提水机、太阳能热水器、蓄电池的生产和太阳房及太阳能畜舍的示范推广已具规模。

从1986年出台新能源扶持政策到1996年的11年间,自治区财政用于新能源推广的补贴经费达2500万元,截至1996年底,全区累计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12.5万台,占全国的90%,推广太阳能电池100多千瓦,解决了12万牧户的基本生活用电。自治区财政每年给科委几十万元的民族机动金,从1984年至今累计拨款937万元,用于安排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的科技项目,如“新型玻璃钢蒙古包成套设备应用开发”、“流动放牧蒙古包现代化设施的研究”、“牧区多用电子节能灯的研制”等。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使牧民从“点灯靠油,娱乐靠酒”的闭塞单调的生活到看电视,少数牧户还用上了冰箱,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恩惠,眼界放宽,观念转变,生活质量提高。此外,还示范推广了太阳房10万m[2],太阳能畜舍430万m[2],风力提水机上千台,部分解决了牧区生产用能问题。前几年我们在通辽市上了一个小项目“43型太阳能温室”,在半农半牧区的奈曼旗一经推广,就有1.2万人脱贫致富。

自治区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巨大成绩和市场潜力,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的引入,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自治区利用这一契机,将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资金相结合。“八五”期间,为探索牧区集中居民点供电模式,与德国、美国和联合国组织进行了多项国际科技合作,取得了成效。“九五”期间,针对提高几十万分散牧户的用能水平和生活质量,重点进行小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开发利用。这个项目引起了美国、荷兰和世界银行的极大关注,已纳入中美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世界银行也开始了前期工作。

由于自治区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不发达的现实,目前全区仍有36个苏木、1600多个嘎查的30多万牧户无电。已使用了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光伏发电的10多万牧户,也只是解决了照明、看电视等最基本的生活用电。解决牧区能源问题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和繁重。

牧民实现小康目标,不能单纯计算人均收入,还要考虑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从这一思想出发,自治区在制定新能源“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时,充分考虑了利用丰富的新能源资源优势,加快以风能、太阳能为主体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重点解决牧区及偏远地区的新能源问题,建立起实用、有效的综合能源体系,促进牧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计划到2000年,小型风力发电机保有量达15万台,太阳能电池保有量达150千瓦,解决15万牧户的生活用电和部分生产用电;太阳房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加速风力提水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烘干设备等的推广应用。2010年,使牧区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普及率达50%以上,太阳房普及率达80%。

回顾我区十几年的工作和1995年第一次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精神,我们从中悟出,做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小科委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委虽小,但如果在大社会背景下开展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定有所作为;社会发展处虽小,但游刃于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中,从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的社会问题着眼,把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分阶段渗透到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中,动员全科委各个处室的力量,也一定有所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治沙、治沟、治盐碱地,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的工作,正是在全社会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切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做出了一些成绩。这样做的结果,很自然形成了一个矩阵式管理的雏型,经过第一次全国社发科技工作会议后,我区的社发科技计划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二是处理好区内资金人才短缺和引进区外国外资金人才的关系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沙化,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人才也流失,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生活贫困化,这不仅是内蒙古的问题,也是国家关心的问题,国际组织关心的问题。我们立足于用好区内现有人才,立足于培训我区的农牧民,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引进区外国外的资金和人才。我们所作的以上两项工作,没有一项是自治区科委依靠自身的一点点力量单独做的,而是在国家的帮助下,联合区内、区外和国外的力量共同做的。当然现在仅仅是有限范围内的合作,在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时代,从长远看,解决内蒙古的问题,必须在更大范围内加强自治区和中央部门的合作,自治区和兄弟省市区的合作和国际间的合作。

三是处理好分系统和大系统的关系。内蒙古自治区的治沙、治沟、治盐碱地,目前只能算作三个分系统,但有希望从局部上升到全局,变成全自治区的政府行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最近召开了沙区山区生态建设现场会,出台了有关文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四是处理好单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处理好这个关系的最大障碍是认识问题。相当多数的人民群众,把眼前收入增加、生活提高看得最实惠,而想不到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在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看来,经济增长是硬指标,社会发展是软指标,在自己的任期内先把经济发展搞上去,这是主要的政绩,至于是不是可持续发展,那是以后的事,下一任的事,有更多干部还不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那是21世纪的事情。解决好这个问题,只能从宣传入手,从科学普及入手。通过宣传和科普工作,教育全区各族人民提高环境意识,教育一些领导干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克服短期行为,不要因自己一时的决策失误,导致祖先遗留给我们的生态环境毁于一旦,给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埋下无穷的隐患。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在这半个世纪中,内蒙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但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由于生态环境的制约,我区仍然是全国最贫困的几个省区之一。再过50年,到下个世纪中叶,在庆祝自治区成立100周年的时候,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几千万各族儿女渴望着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跨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标签:;  ;  ;  ;  ;  ;  ;  ;  ;  ;  

从内蒙古地区实际出发,做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