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尽量缩短工期,使得资金可以尽量优化。建筑施工,工程承包商,工程监理单位,如此之类的竞争越来越多,所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的含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只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才能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工期符合预期设计要求,对于实现该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
1建筑工程优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来防范这种风险的发生,尽量减少、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当前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风险问题研究,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分析模式,并对其进行模拟试验。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
2.1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目前在我国建筑从业人员大约有3500万,其中有近2500万是农民工。相比之下,建筑方面培养的本科生、专科生每年约3.3万人,而技校生每年只有近3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相当稀缺的。
2.2对国家法律法规意识淡漠。
施工现场的设计方案、工艺措施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走过场,形式上较为简单和千篇一律的。存在施工现场不符合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等安全隐患。其次是搭设为施工专用的脚手架时,缺乏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搭设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和不完整的。
2.3施工现场缺乏严格的监管。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操作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比较困难。存在施工工具、材料随意放置、施工现场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步骤和计划、不按照标准和规章制度随意操作的混乱现象。
2.4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隐患。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操作工序多、专业面宽、工作量大,对每一个层面控制和实现全面检查的难度大。采取抽检的方法,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的漏检。现场缺乏对施工过程实时的、科学的、合理的全面控制,即对施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项目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及对加强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的手段。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从实践来看,虽然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1挖坑槽作业过程中的塌方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挖方作业过程中或者挖方作业完成以后,边坡上的土方会有局部或者大面的积塌陷病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基坑开挖太深,没有根据该位置处的土壤性质进行坡度方成,最终导致部分土层边坡明显的不稳定,而且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塌方问题。
3.2砌体出现裂纹。
若砌体组砌方式和方法使用不当,将导致施工混乱、直缝以及二层皮现象,砖柱上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脱皮问题,里外两层砖之间的咬合不紧,形成了周圈性的缝隙,严重影响了砌体的自身强度及其整体性。砌体存在着竖缝宽窄不均匀问题,严重影响了砌体的美观度。
3.3漏水及混凝土麻面问题。
混凝土结构的局部表面经常会出现严重的缺浆或小凹坑,即麻面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模板的表面比较粗糙,黏附着各种浆渣杂物,没有及时的予以清理,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就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4.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一个高素质的质量管理核心和一个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建设,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加强进场教育。对新入场的员工和调换工种的员工,上岗前应对其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建立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制度:一级教育,企业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二级教育,二级单位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施工特点和现场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教育;三级教育,班组对新员工应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和需要遵守的劳动纪律;对本工种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和部位应重点进行教育,对机具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提出要求。
4.2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施工之前,应明确责任分工,将工程项目经理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各负其责。加大施工质量管理否决权的实施力度,对相关设计和地质勘察文件加强审查和监管。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的行为,一律严惩不贷。还要将这些不良行为一一记录在案,并将其纳入到信用档案之中,从而形成一种信用约束力。对所有的主体层次和具体的环节加强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摔制,实现设计、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标准要求。
4.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首先,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建筑工程结构建设过程中,所用到的钢筋、水泥以及砂石等原材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在取样之后再送到权威机构进行试验和复检,只有合格的才可以运人施工现场进行使用,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在此过程中,监理人员也应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制止和纠正,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比如行政和司法救济。
其次,做好钢筋分项工程施工项目中的隐蔽工程施工验收工作。对于钢筋分项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而言,其验收作业主要针对的是质量控制点的合理设置,并且要做好提前技术交底工作。比如,柱子的施工质量控制点设
置,一般应当设在每层柱支模之前,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柱子纵筋上接头的焊接质量及其位置正确与否、箍筋加密区中的绑扎到位与否以及这些施工与设计规范要求是否相符合等等。
最后,基础结构与主体结构的验收。基础结构与主体结构施工工程在隐蔽之前,应当组织与该工程施工有关的设计、质监以及监理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和责任人进行权利的验收,其中主要检查的对象是砖砌体组砌方式和方法是否正确,柱梁板砼存在缺陷与否等等。
4.4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的质量管理,即对建筑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质量进行随时管理。保证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将装修、维护以及维修的质量监督工作,纳入到工程项目的全寿命质量监管范畴之中,严把质量关。
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无形中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难度。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只有不断的优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才能实现建筑工程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正华.知识经济时代的施工管理浅析[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5.
[2]李化中.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建筑与工程,2010.
论文作者:黄学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