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骞

(西藏自治区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普外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2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状况。结果:B组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出院后三个月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其护理后3个月及半年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结肠永久性造口;延续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310-02

直肠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而根治性手术作为常用的治疗手段,虽有一定的手术疗效,但术后引发的永久性结肠造口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会导致患者术后较长时间生活无法自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悲观消极等负面情绪[2]。延续护理主要是通过给予出院患者沟通、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培养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以便患者出院后可进行自我护理,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确保患者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给予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探讨适用于临床推广的有效护理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8年1月治疗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1例。A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5~72岁,平均(57.8±6.3)岁;病程7个月~2年,平均(1.3±0.4)年;B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36~74岁,平均(58.2±6.3)岁;病程8个月~2年,平均(1.5±0.3)年。研究入选对象均为确诊为永久性结肠造口,所有患者都采用手术治疗,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标准,且签有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精神功能障碍,合并严重的心、肾、肝等功能不全或不接受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A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出院指导和定期复查等。B组采用延续护理,具体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1)建立档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建立患者档案,并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2)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饮食、心理、运动等情况,采取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重视对患者进行造口护理,以防发生并发症;(3)心理指导: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有关造口护理的知识和治疗成功案例,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护理依从性;(4)电话随访:每2周电话随访一次,明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恢复状况,并向患者详细解答相关的问题,指导患者解决问题;(5)家庭随访:每月进行一次家庭随访,对患者进行解疑答惑,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对患者的饮食、生活、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指导和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出院后三个月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后3个月与半年的生活质量评分状况。其中,SAS、SDS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轻。生活质量评分采用EORTC QLQ-C30量表进行评估,主要从饮食、睡眠、呼吸、二便、心理状态和躯体感受六个方面进行评估,每项0~10分,满分6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B组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出院后三个月的SAS、SDS评分都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直肠癌作为胃肠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因此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方法主要为根治性手术治疗,也可称为永久性乙状结肠末端造口术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3]。由于结肠造口导致患者正常的排便途径发生改变,影响患者自主排便功能,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术预后。因此,选择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直肠癌患者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因对护理要求较高,患者若缺乏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术后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因此导致直肠癌复发,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措施。延续护理作为临床护理中常用的干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网络或家庭随访等措施,能及时掌握患者出院后的病情恢复状况,有助于明确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期间的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4]。同时,延续护理干预通过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

综上,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童晶.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05):151.

[2]谢敏仪,陈莉桦.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2):3398-3399.

[3]王琼,李红丽.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08):1504-1506.

[4]胡方方,鲍梅英,戎丹.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5):1849-1850.

[5]裴新荣,张娴,杜月娥,刘婷,李莉梅,荣菲.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4):162-164.

论文作者:李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