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_阅读障碍论文

农村小学生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_阅读障碍论文

农村小学生阅读障碍的分析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对策论文,障碍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社会,阅读能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因为几乎所有的现代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而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往对儿童教育时并不注重阅读能力,他们认为只要有强壮的体能和其他技能就足以生存了。但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阅读,一个人便很难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也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发展变化。因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提高对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视。本文将视角投向农村那些有阅读障碍却久未被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的小学生们,希望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尽一己薄力。

一、阅读障碍的界定

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是阅读水平明显落后于同年龄人的一种学习障碍。一般根据标准化的阅读理解测验,落后于一到两个年级为阅读障碍。现代教育心理学把这种孩子叫作阅读障碍儿童(RD)。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最主要类型,占到所有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儿童的70%以上。据研究,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儿童高达10%—30%。学汉语的儿童中患有阅读障碍的人在3%—5%左右,而在我国农村地区,这个比例还要高一些。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中人数最多的一种,主要表现在小学阶段,且男生多于女生。家长和老师发现有些孩子读课文时结结巴巴、丢字落字、错字错行,还以为是孩子看书不认真造成的,就经常训斥或讥讽孩子。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不是态度问题,而是学习能力的发展不足造成的。孩子们常见的阅读障碍表现在阅读习惯不良、朗读声音过高或过低以及朗读错误等。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孩子的情绪因素以及教育方法的不当等。对于学习障碍的研究西方国家在1896年就开始了,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和进展。然而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相关研究的相对滞后,还有相当数量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将有阅读障碍等同于智力发展落后,因此这些孩子不仅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反而蒙受着不公正的批评。另一些阅读障碍儿童则极力掩饰自己的困难,变得胆小自卑,从而一生都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对农村阅读障碍儿童的研究和探讨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了。

二、农村小学生阅读障碍的主要表现

农村小学生阅读障碍的表现与城市阅读障碍儿童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相同之处如:

(1)阅读习惯不良。例如,朗读时摇头晃脑、情绪不安或读着不知读到何处,或用手指着字读,或捧书太近或太远,或头部歪斜、书本歪斜。

(2)朗读声音、声调过高或过低,不能清晰发音。

(3)朗读错误。朗读时添加字词、遗漏字词、重复字词、记不住字词、将某些字词用其他字词代替等。

(4)阅读速度慢。

(5)听写与拼音困难。

由于学习环境和所处地域等原因,农村阅读障碍儿童在以下几方面的表现比城市孩子更加突出:

(1)记忆语音更加困难。这是因为各地不同的方言影响了孩子对字音的有效记忆,特别是音近字更易混淆、难以区别。

(2)记忆字形、词组困难重重。农村孩子的学前知识储备极少,课外学习资源又很少,这就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

(3)朗读声音小或不敢读出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记不住字词,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孩子的阅读障碍受到老师错误的评价而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当然还有他们因自身所处边远贫困地区的自卑情绪。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对阅读失去兴趣。

(4)写作文语言贫乏,错字、别字较多。

三、农村小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分析

1.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原因

(1)缺乏学习经验和阅读习惯。由于农村小学生大多没有经过学前教育,因而没有学习经验和阅读习惯,加之日常生活中阅读材料的匮乏,使得他们知识面狭窄,缺乏良好基础,不能实现信息的迁移。

(2)语音提取能力的相对薄弱。经相关研究得出阅读障碍儿童单纯的语音保持能力正常,但他们的短时语音提取能力有所落后,在需要提取相关语义信息时会丢失更多的信息。

(3)对自身阅读障碍的过度自卑心理。有些孩子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学习障碍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发生质疑,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又得不到正确的帮助和疏导,从而造成其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2.来自于教育工作者的原因

(1)教师来源多,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大都由民办教师及一部分代课教师构成。而这些教师普遍没有或较少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只固守其老模式和套路。

(2)现代教育理论匮乏。很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法规政策等知识储备,但因经济条件限制,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3)对学习障碍的错误认识。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学习障碍,甚至认为这些孩子天资愚笨、智力低下,不可教也,对其或不闻不问,或讽刺挖苦,给这些孩子身心造成了很大伤害。据调查,由于大多数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得不到特殊帮助,学习成绩跟不上,学习兴趣逐渐低落。而阅读困难具有固定性和连续性,74%的三年级时具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在九年级时仍然具有阅读困难。大多数阅读困难是在9—14岁时发现的,此时这些学生已经面临着学业失败了。

(4)学科知识不足。一些教师学科素养不足,教育理论匮乏,或者他们本人就有阅读障碍,让他们去解决孩子们的问题便无可能。

3.来自课程内容的原因

我们的新课程实验教材无论是精美的插图、亲切的语言,还是精选的文章、设计的活动都更多地倾向于城市生活,农村孩子缺乏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生活体验,在书中完全看不到自己身边熟悉的山山水水、猫狗虫兔、稻田麦地,他们对教材的兴趣便会降低。可以说,课程内容忽视了孩子们身边最宝贵的课程资源,也失去了或许有最佳教育效果的机会。在农村,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很可能会唱好几十首山歌、会讲好多当地的民间传说、会介绍当地极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但或许他就正是那个在课堂上结结巴巴、丢字落字、读错字、认错字、读不了整篇文章、写作文磕磕碰碰的“问题小孩”呢!假如我们从他讲的一个民间故事入手,鼓励他、支持他,树立他的自信心,说不定他的问题会减轻很多。

4.来自学校、家庭的原因

(1)学校教育经费紧张。一些农村学校校舍短缺,只能大班教学或复式教学,教师难以照顾到那些阅读障碍儿童;一些学校图书匮乏,学生无法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和对其有帮助的好书籍,失去了或许会对其克服阅读障碍个分有效的机会;一些学校的教师没有机会接受职后教育,无法更正自己对学习障碍的错误认识,更无从了解到科研人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些学校还拖欠教师工资,使教师产生了教育教学之外的后顾之忧。而这些问题难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2)家庭对阅读障碍儿童缺少必要的关注。由于学校教师对阅读障碍儿童的疏于研究、帮助,同时也没有对学生家长进行这方面必要的教育,再加上农村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所限,家中往往很少藏书,也极少订阅期刊杂志,使得孩子在阅读实践中遇到问题时难以解决。还有许多孩子的不良阅读兴趣、习惯及方法也未能得到家长及时的指正,阅读障碍便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越发成为妨碍其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四、农村小学生阅读障碍的对策探讨

(1)提高师资水平。应加强对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在学科知识、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动态、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教研人员可走到他们中间去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疑团,纠正他们的错误。

(2)关注心理层面。阅读不仅是我们通过学习要掌握的技能,而且也是进一步学习的手段和前提。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下,人们不善于从认知过程和学习心理角度看问题,而倾向于从学习态度看问题,忽视了阅读的复杂性。但很多阅读障碍儿童最终走向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障碍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爱的丧失、自信的丧失和进取心的丧失。只要我们对这些儿童充满爱心、耐心和信心,关注他们内心世界细微的变化,他们就会努力克服自身的能力缺陷,或用长处弥补短处,取得学习的成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更加深刻理解教育目的是为了一切孩子和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基础上去面对孩子们。

(3)进行专项训练。有些阅读障碍儿童其实在阅读理解方面并不落后,其主要困难是记不住字。究其原因,主要是语音记忆和语音识别有问题。这种孩子的矫正主要应集中于字形—语音转换的记忆、语音的记忆训练、字形结构意识的培养、视觉记忆的训练和朗读的训练。

另一类型的阅读障碍者并不伴有记字困难,只是在阅读理解测验中低于同年龄儿童。他们实际上是缺少阅读的策略和技巧,阅读没有达到自动化,阅读速度不快,经验欠缺。矫正的主要方法包括丰富阅读经验,开拓阅读题材,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的技巧与策略训练等。

(4)开展个案研究。教师应对阅读障碍生按其学习障碍及特殊教育需要而设计富于针对个性的教学计划,并进行跟踪研究,从中积累经验,之后再总结出带有共性的问题与卓有成效的做法。

(5)创编乡土教材。教师应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写进教材,丰富他们的阅读题材,开阔他们的胸襟,就会提高他们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6)呼吁家庭社会的重视。我们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对阅读障碍儿童的重要性,仅靠教师、学校是难以给这些孩子全方位的关怀的,因此要争取全社会的合力,从而有效促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

标签:;  ;  ;  

农村小学生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_阅读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