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建议及对策论文_郑孝军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建议及对策论文_郑孝军

1 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对学校体育的不断关注。如何搞好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尽快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一大批大中专院校体育师范毕业生相继分配到农村中小学教育岗位,充实了体育教师的队伍,改善了教师的年龄结构,而且也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思想品德素质总体是很好,他们在工作条件较差,工作量很大,待遇和收入不高的情况下,长期在第一线勤奋工作,这种默默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十分可贵。但不可否认,体育教师队伍也出现一些问题:

一是没有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欲横流,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也影响教师这个行业。俗话说:“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体育教师上课时责任心不强,是影响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农村偏僻的中小学,学校里很不重视体育教学。于是个别的体育教师在上课时,按惯例,体育委员集合好队伍,再绕操场跑两圈,之后转入课堂的基本部分,分给学生一个篮球、一个足球,任凭学生们自由活动,而教师把课安排好之后却忙自己的事去了,一种放羊式教学法就这样诞生了。

二是体育教师学习进取精神不强。平时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待遇差、工作任务重,很少有机会进行学习和参加培训,容易使他们在教学上产生惰性。思想比较传统、保守,认为会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就能上好体育课,没有必要走出去与外面进行比较与学习。而且绝大多数青年体育教师总是满足于现状,甚至对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持怀疑态度,这无疑会阻碍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三是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够,主观能动性不强,对教育科研能力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不理解,对开展教育科研没有热情,部分教师甚至抱有反对和回避态度。

2 建议

2.1 领导——尊重和认可体育教师的工作价值,不断改善体育教师的待遇。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与术科教学带给大家的“成绩效应价值”有着明显的差别,导致现实中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各级领导只有从内心真正认识并认可体育教师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尊重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改善体育教师的合理待遇,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特别是公平对待体育教师在职称、晋级、专业教学及成果评价、专业培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待遇,促使教师从工作倦怠中走出来,教师乐教了,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2.2 学校——培养体育特长生,为体育教师后备人才提供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外,安排好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和体育兴趣小组活动,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特别对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加强培养,为他们配备专职、专业的优秀教师,保障他们有科学训练的机会,从而为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专业能力的后配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3 教研部门——引领建立培训共同体,不断推进体育教师资源的优化。作为市、县教研部门应充分发挥引领的功能,鼓励、支持城区体育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跟农村学校建立“教研共同体”。可利用县、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讲座”、“送教”和“支教”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构建起体育教研网络。定期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不断的“共享式”业务培训中,促进体育教师资源的优化,并逐步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

3 对策

3.1 从源头上拧紧总闸门。首先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分布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根据实际需要,设岗核编,予以合理倾斜,保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的基本需要。其次,要依法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同时面向社会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决不聘用学历不达标、业务素质不高等不具备体育教师资格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影响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2 拓宽体育教师进出口渠道。大力推进体育教师公开招聘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体育教师资格的“能工巧匠”进教师队伍,逐步淘汰现有不合格的体育教师;对年龄在50岁以上,学历、智力、精力都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老教师,可以实行内退的办法,腾出岗位,让学历层次高、知识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同志上,以加快教育内部“新陈代谢”,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

3.3 提高现有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建立和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工程”,加强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力度,大力开展以新课程、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体育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中青年体育教师通过自学、函授等途径参加学历补偿教育,挖掘教育内部资源,大力倡导校本培训,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建立“以新带旧(课程)、以青带老(教师),以低带高(年级)”的反常规培训模式,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机制,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3.4 优化教育内部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变教师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变教师单位人为社会人,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的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育内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体育教师积极进取的工作责任心。要大力调整中小学结构布局,坚决撤并在校学生少、办学效益差的中小学及教学点?最大程度地优化体育教师资源配置,以解决体育教师紧缺,资源浪费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是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尤其要对农村教育进行扶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而最关键的是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体育教育人才扎根农村教育事业。

作者单位:山东省曹县苏集镇中心小学

论文作者:郑孝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建议及对策论文_郑孝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