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利率机制控制投资规模_投资论文

运用利率机制控制投资规模_投资论文

利用利率机制控制投资规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率论文,投资规模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和部门盲目追求局部利益、企业缺乏有效风险约束机制以及利率水平偏低是导致投资规模膨胀的根本原因。以信贷规模控制为主要手段的传统调控机制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投资规模陷入膨胀——压缩——再膨胀——再压缩的恶性循环。利率对投资需求具有逆向调节作用,经过十几年改革,利率调节机制发挥作用已经具有越来越强的现实基础。现行利率体制不能对经济运行形成有效调节,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利率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最后,作者分析了利率改革的目标模式和现实条件,提出了利率双轨制改草方案。

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的表征现象之一,与此相联系,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存在周期性的扩张和收缩。资料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表现出明显的剧烈波动特征,固定资产投资率的波动幅度经常达到10—20%,有时甚至高达30%以上〔1〕, 远远超过正常经济波动的阈值范围,带来许多严重后果。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大的投资规模膨胀都无一例外地导致经济过热和宏观经济失控,而每一次失控后的调整又都是以清理整顿项目,压缩投资规模为先导,从而使投资规模陷入膨胀——压缩——再膨胀——再压缩的恶性循环。投资是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投资的周期性膨胀使经济呈马鞍型大起大落,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浪费和损失。投资规模膨胀还是引发和加剧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与全国零售物价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2%〔2〕,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目前,国民经济处于又一轮投资规模膨胀之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1991年的5509亿元上升到1992年的7855亿元,又猛增到1993年的11829亿元,增长幅度达50.6%〔3〕,为建国以来所罕见。进入1994年以来,投资规模保持迅速膨胀的势头。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加剧的情况下,投资规模持续膨胀必将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投资规模,打破投资规模周期性膨胀的恶性循环,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都是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投资规模膨胀的动力机制

正确分析和认识投资规模膨胀的动力机制是治理投资规模膨胀的关键。投资规模膨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可以从体制上和经济上两个方面来分析。

在“条块”分割的宏观经济运行模式中,投资和经营基本上由国家统负盈亏,各“条块”在单位利益的驱使下形成强烈的投资冲动,这种冲动和各级政府急于求成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结合在一起,是导致八十年代以前投资规模膨胀的主要原因。改革到目前为止非但没有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反而使各单位追求局部利益的动力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投资领域中出现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来源多样化和投资决策分散化则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投资管理格局,为各单位通过扩大投资追求自身利益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至今仍然没有形成对这种投资冲动的有效约束手段,于是出现了1985年和目前更大规模的投资规模膨胀。从微观上看,大部分国有企业至今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企业扩大投资只会给自己带来利益,而很少承担实质性的经济风险和责任。于是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以争项目、争投资为特征的“投资饥渴症”,成为地方政府和部门产生投资冲动的微观基础。

从经济动力上看,利率偏低是导致投资规模膨胀的主要原因。投资是为获取未来收益而进行的一种风险经济活动,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是投资决策中的主要参数,而投资成本是由利率直接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利率水平一直偏低,目前国家一年期贷款利率平均不到11%,而通货膨胀率则高达20%以上,实际利率为负值。8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成了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日益注重考察项目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在这种情况,负利率强烈刺激了企业的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使投资规模膨胀的压力一直得不到缓解。从实际情况看,体制方面的因素是导致当前投资规模膨胀的最主要因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动力因素将会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当前,在着重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对经济方面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从两个方面弱化投资规模膨胀的动力机制,使投资规模保持在大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

二、当前控制投资规模膨胀的主要方式

迄今为止,国家在压缩投资规模方面着重采取了以下两方面措施:一是控制资金来源,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和分配信贷规模;二是限制资金投入,在清理整顿现有项目的同时,加强项目的审批和管理。这些措施基本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使投资规模膨胀恶性增长的势头受到遏制。从历史上看,这两方面的措施一直是我国治理投资规模膨胀的主要手段,但这些方式本身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这些措施只治标不治本,虽然每次都可以通过这些措施将过大的投资规模压下来,但投资盲目扩张的机制并没有得到弱化,四十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并没有真正控制住投资规模,而是使之陷入膨胀——压缩——再膨胀——再压缩的恶性循环;其次,这些措施扰乱了投资运动的客观规律,使许多正在施工的项目停建或缓建,从而造成极大浪费,与此相联系,用行政手段分配信贷规模使资金分配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分配结果往往与项目的资金需求程度发生严重错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寻租动机,成为产生腐败的温床之一;第三,这些方式的调控效果正在逐渐弱化,随着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政府行政控制的经济范围日渐缩小,用传统手段控制宏观经济的难度越来越大,1993年下半年以来,尽管政府采取有力手段进行控制,投资规模膨胀的压力却依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

政府直接控制投资规模的方式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规模的调控方式也应该由直接行政手段向间接经济手段过渡。但是在当前投资规模已经大幅度膨胀,而间接的宏观调控机制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仍然是压缩投资规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宏观经济稳定和改革顺利进行的客观需要。最近的调查表明:当前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倾向依然十分强烈。对这种倾向最有力的约束则来自于国家对信贷规模的控制〔4〕,采取行政手段控制信贷规模是治理当前投资规模膨胀的现实选择。但必须指出:采取这些措施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投资规模膨胀,还必须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入手,一方面通过财税体制和企业体制的改革弱化盲目的投资扩张冲动,另一方面进行利率改革,使利率在调节投资需求中发挥作用。关于第一方面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大量讨论,本文侧重于从利率机制方面做一些分析和探讨。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需求和利率的有效调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进行利率改革,不仅有利于控制当前的投资规模膨胀,而且可以以此为契机逐步建立起以利率手段为主的投资规模调控体系。

三、利率对投资的调节机制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市场经济中调节投资需求的有效手段。当投资大量增加,投资需求过旺时,利率上升,提高投资成本,从而抑制投资需求。利率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上下浮动的机制对投资需求起到一种逆向调节作用,使投资规模大体保持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政府可以利用货币政策等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利率水平,通过利率变动引发市场活动中的内部机理变换,从而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最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七次提高利率,抑制过旺的投资需求,有效遏制了经济过快增长的势头,使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利率对投资的调节需要一定的微观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企业根据利率水平和自己的经营目标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在传统的企业制度下,企业忽视成本和效益核算,利率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十分微弱,但经过十几年改革,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其投资额已占全社会的三分之一,并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非国有企业的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极为敏感,利率是调节这一部分投资的最有效手段。其次,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调查表明:利润最大化已经成为大部分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5〕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成了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参数,随着产权制度和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需求有了越来越强的调节作用。第三,国家强化了对投资项目的管理,逐渐推广可行性研究制度,投资项目决策日益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利率不仅是国家制定社会折现率的重要依据,而且通过筹资成本影响净产值率和内部收益率等主要评价指标,对项目取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彻底改变了国有企业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的状况,使利率机制发挥作用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微观基础。

四、关于利率改革思路的探讨

利率对投资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需要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企业根据利率状况自主进行投资决策,二是利率真正反映资金的供需状况。前一方面的改革正在进行,当前迫切需要的就是利率方面的改革。我国现行利率体制是政府高度集中控制的体制,利率水平、利率结构和利率政策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控制和掌握,利率的制订和调整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变化,不能形成对经济的有效调节。在银行经营商业化和企业筹资市场化的前提下,改革现行利率体制,要求利率随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浮动已经无法避免。利率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行利率市场化,即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存贷款利率则由市场上资金的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程度等因素决定。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看,利率市场需要以下三个基本前提:第一,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市场利率随资金供求关系变化而自由浮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利率进行间接调节;第二,银行是独立的产权主体,以获取存贷款利率差额为目的进行商业化经营,银行行为以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第三,企业具有充分的利益驱动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根据市场利率状况进行投资决策。目前,我国银行体制和企业体制的改革正在进行,银行和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政府将低利率做为改善企业收支状况的减少财政支出的利率财政化倾向仍然十分明显,低效率的国有企业难以立即承受市场利率,而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种条件下,利率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利率市场化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利率改革的目标模式和现实条件出发,我们认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经过一段政府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双轨制运行时期。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的主要手段之一,借助双轨制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价格改革和汇率改革。实行利率双轨制就是改变目前政府集中控制利率的状况,一部分资金利率仍由政府控制,以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和整体改革的顺利进行,另一部分资金利率则由金融市场的竞争来决定,并且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扩大市场利率的调节范围。采取双轨制进行利率改革的关键在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快市场利率作用范围的扩展速度,尽快完成单轨——双轨——新单轨的转变过程,以减少双轨运行成本。

以双轨制为特点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渐次推进、分步到位的过程,从利率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外部条件出发,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分以下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提高贷款利率水平,加大贷款利率弹性幅度,彻底改变实际利率为负值的状况,存款利率仍由政府集中控制。同时在非国有企业中率先进行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利率改革。

第二步:放松存款利率管制,通过各金融竞争使存贷款利率接近市场均衡水平。同时配合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所有竞争性项目的投资贷款利率由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来决定,政府管制利率的贷款的范围缩小到基础性项目。

第三步:实行利率并轨,基本取消所有项目贷款的利率差别,需要特别支持的项目主要由国家财政进行补贴。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等基准利率,其它存贷款利率则由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来决定,从而形成以基准利率为核心,具有充分弹性的利率体制。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对投资的调控能力将一步步得到加强,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信贷规模控制仍将是投资规模调控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企业和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需要一个过程,即使企业建立起充分的市场约束机制,如果不能打破国内市场的低度竞争和高度垄断状态,建立起充分的价格竞争机制,企业仍然可以将利息转移到企业成本中,通过提高价格保证自身收益,单纯依靠利率调节仍然难以遏制投资需求的扩张。所以在利率改革的前期和中期,需要将信贷规模控制和市场利率调节有机结合起来控制投资规模,在管住货币这个“笼子”的同时,启动利率这个“杠杆”,并逐渐加大“杠杆”作用的范围和力度,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完全放开“笼子”。在经济体制改革由重点突破阶段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以后,利率改革的速度和力度取决于其它主面改革的进展。目前的当务之急在于适度提高利率,改变利率为负值的状况,弱化企业的投资冲动,从而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但是利率改革的最终目标则是实现真正的利率市场化,应该在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的条件下尽快实施实质性的利率体制改革,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从长远看,利用利率对投资的逆向调节机制,打破投资规模膨胀——压缩——再膨胀——再压缩的恶性循环,将投资规模波动幅度限制在正常经济波动的范围内,则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注释:

〔1〕 曹尔介等:《新中国投资史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2〕 林森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透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3〕鲁牧:《投资效益探析》,见1994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4〕〔5〕国家计划委员会投资研究所:《1994年中国投资白皮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页。

标签:;  ;  ;  ;  ;  

运用利率机制控制投资规模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