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创伤性骨外露修复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锐 范涛

80例创伤性骨外露修复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锐 范涛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创伤性骨外露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骨外露患者,分别进行Ⅰ期、Ⅱ期及保守治疗。结果 80例创伤性骨外露患者,经过治疗,治疗有效率93.75%(75/80),其中,骨及创面完全修复且功能恢复较好75例(93.75%);关节功能受损4例(5.00%);截肢1例(1.25%)。 住院时间54-65d,平均住院天数(58.87±2.14)d。结论 对创伤性骨外露患者采取复合组织瓣、植骨、肌皮瓣及皮瓣修复,依据创面污染情况实施手术方式。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创伤性骨外露;修复;临床效果;生活质量

Clinical study of traumatic bone exosmosis repair in 80 cases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umatic bone exosmosis repair.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one expos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treated with phase I, phase II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Results In 80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one exposur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was 93.75 %(75/80) after treatment. Among them, the bone and wound were completely repaired and the function was restored well in 75 cases(93.75 %). 4 cases of joint functional impairment(5.00 %); 1 case of amputation(1.25 %). Hospitalization time 54-65d, average length of stay(58.87 ± 2.14) D.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one exudation were repaired with reconstructive flap, bone graft, myocutaneous flap and flap, and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wound surface. 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i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Traumatic bone exudation; (a) Rehabilitation; Clinical e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创伤性骨外露是创伤骨科临床常见病,由于情况复杂,临床选择处理方法非常关键。在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创伤性组织缺损患者中,骨外露并不少见,其损伤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笔者通过对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骨外露患者进行修复,临床效果较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骨外露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11-46岁,平均年龄(26.9±6.6)岁;交通事故损伤42例,工程作业损伤22例,生活损伤16例;骨外露的部位:胫腓骨59例,肱骨8例,尺桡骨5,足骨4例,股骨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1.2.1Ⅰ期手术治疗 污染程度较轻、无合并骨缺损及单纯软组织缺损者,选择进行Ⅰ期手术治疗,对创面进行严格的清理、固定骨折部位以及进行一期皮瓣游离,之后直接对创面进行修复。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通过静脉为患者推注高浓度的广谱抗生素。术后再联合应用抗生素2周,指导患者根据恢复情况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1.2.2Ⅱ期手术治疗 污染程度较重、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缺损者,运用这种术式对患者进行治疗。首先应对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实施有效的处理,并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封闭,以免发生骨感染,对软组织损伤严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可进行一期外固定;治疗两周后,再对创面实施Ⅱ期扩创。为避免炎症扩散,首先应对创面实施扩创,

之后再实施骨瓣移植或者是自体骨移植,同时通过游离组织瓣移植对患者的缺损创面进行修复,但不能选用内固定方法。手术结束后,需联合使用3-4周抗生素治疗,并指导患者根据恢复情况进行功能锻炼。

1.2.3 保守治疗 创口<5cm、局部未出现明显感染症状、外周软组织血循环丰富以及外露骨没有死骨的患者,可通过非手术的方法治疗,首先要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彻底清理,再给予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为患者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尽早更换敏感抗生素,同时应通过内固定、外固定以及牵引等方法对患者的伤肢进行固定;对于采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可在早期选用石膏夹或石膏托进行固定,在后期则可选用石膏管型开窗换药;采用骨牵引治疗的患者,应在后期将骨牵引去掉,以避免牵引针孔出现感染现象,同时改用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一般治疗2-3天后,可观察到患者创面的软组织边缘生长出肉芽组织;对于创面分泌物不多的患者,可隔日换一次药;创面>3cm者,可通过直径为2.5-3mm骨钻在患者的外露骨上钻2-5个孔,钻孔深度以达到骨髓为宜;4-6天后,在孔中可出现与其它肉芽组织相互融合的肉芽岛。在肉芽组织生长的同时,创面周围的上皮组织会向中央爬行。当肉芽组织将创面覆盖一部分后,可在健康肉芽组织上游离植皮,并逐渐将创面全部封闭。

2结果 80例创伤性骨外露患者,经过治疗,治疗有效率93.75%(75/80),其中,骨及创面完全修复且功能恢复较好75例(93.75%);关节功能受损4例(5.00%);截肢1例(1.25%)。 住院时间54-65d,平均住院天数(58.87±2.14)d。

3讨论

创伤性骨外露往往合并开放性骨折,单纯的骨外露较少[2]。外力及骨折端的刺激常使局部软组织存在较严重的挫灭伤,再加上清创内固定术的2次损伤、局部感染等因素,致使局部组织的再修复条件较差,如骨外露的时间过长则骨坏死、骨感染又会相应出现,在与骨折、骨缺损并存的情况下,处理起来常感困难。易出现创口不愈合、慢性骨髓炎、骨折不愈合、关节功能障碍及各种并发症,甚至截肢。处理这类创伤时一般按照先处理骨外露,然后二期处理骨折及其他并发症的原则,并综合应用各种疗法以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肢体和基本功能。创伤造成的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骨缺损、复合组织缺损,如果处理不当,易导致创面和骨关节感染、肌腱坏死、疤痕挛缩等严重并发症。患肢受到创伤后,血运差,组织脆弱,再加上内固定的因素,可影响伤口愈合和感染。出现死骨、窦道、创面过大、局部血循环差、感染较重、肉芽不生长者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手术以清创及各种组织移植为主。清创时应注意务必完全彻底清除所有炎性肉芽及瘢痕、死骨、异物存留。由于吸烟能诱发血管危象,引起动脉顽固性痉挛,血液黏稠度增加又是吸烟导致血管危象的主要病理机制[3]。所以应及时劝患者戒烟,详细反复讲明吸烟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骨外露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有效率93.75%(75/80),其中,骨及创面完全修复且功能恢复较好75例(93.75%);关节功能受损4例(5.00%);截肢1例(1.25%)。 住院时间54-65d,平均住院天数(58.87±2.14)d。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骨外露患者采取复合组织瓣、植骨、肌皮瓣及皮瓣修复,依据创面污染情况实施手术方式。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欧双权.30例创伤性骨外露修复的临床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11):383.

[2]何方生,吴兵,王春辉.封闭负压吸引在创伤性胫骨骨外露的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11,2:170-172.

[3]林前明,夏英慧,曾杰.对创伤性骨外露进行修复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2013,11(1):112-113.

论文作者:李锐 范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80例创伤性骨外露修复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锐 范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