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意境与空间、光影设计的关系论文_朱路路

浅析建筑意境与空间、光影设计的关系论文_朱路路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何为建筑意境,并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建筑实例,阐明建筑空间、建筑光影设计手法对建筑意境塑造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建筑意境 空间形态 空间秩序 光影

一、建筑意境的概念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诗学领域, 唐宋时期基本属于诗学范畴。元明以后, 意境理论逐渐渗透到其他文艺门类, 清代开始提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对意境的解释亦是如此, 意境开始被纳入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到了现代, 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在一个艺术表现里, 情景交融, 而发掘出更深的情与景, 为人类增加了想象, 为世界开辟了新境。叶朗先生在《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 也明确意境属于现代美学体系的研究范畴, 认为意境是一种特殊的美感, 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和历史的某种体验和感受。1932年, 梁思成、林徽因在他们合写的《平郊杂谈录》中,提出了“建筑意”的概念。

根据《辞海》(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诠释, 即“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 如身临其境, 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 其意境能超越具体的、有限的景物, 进入无限的时空领域, 引起建筑审美者特异的感觉, 引起特殊的性灵融合的一种境界。建筑意境的生成, 必须具备“景外之景”、“象外之象”, 即艺术的想象空间, 用美学的术语来说, 就是“召唤结构”的“意义空白”, 建筑师的意境构思就是要把作品创造成优化的“召唤结构”, 提供极富诱惑力的“意义空白”, 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从而使人们获得某种高层次的感悟。

二、建筑意境的塑造方法

通过对一些优秀的建筑作品的分析,现总结出了建筑意境塑造的一些常用方法:建筑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序列、建筑光影的运用。

1:建筑空间的形态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空间是建筑的主题。首先,空间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并具有开敞、封闭程度的特点。不同的空间形式给人不同的精神感受。如方、圆、八角等规则严谨的几何空间,给人以庄严、平稳、肃穆的感受;流畅或不规则的空间形式给人以随意、自由、流畅、无拘无束的气氛,窄而高的空间给人向上的感觉,细长的空间容易给人向前的感觉,带有引导性。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整座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高49米,可容纳5000人。建筑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室内空间显得高大、雄伟,气势恢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空间的序列

柯布西耶提出以“人的运动”来欣赏建筑的空间:人四处走动并变换位置,在一连串的静止的建筑实体之间移动,体验通过运动的秩序所得到的的强烈感受。所以,建筑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人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随时空的变化产生不同的体验,所以空间序列的变化,也是建筑意境营造的一种方法。

贝聿铭先生在日本甲贺信乐山景区设计的美秀美术馆,来访者需要通过一条长长的隧道和吊桥缓缓进入。这段深幽的入口空间序列,采用了江南园林入口空间欲扬先抑的手法, 再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那幅场景: 山有小口,迂回通过,豁然开朗,如入仙境,乐而忘返。而建筑主体,受到用地的限制,被巧妙地隐藏于山地之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中国山水画般诗意的效果。穿过入口的月亮门, 进入大厅, 刚才还半遮半掩的建筑主体,一下子变得通透明朗,透过一排落地长窗,近景苍劲的松柏和远景壮观的山谷如微缩景观被收进了建筑的胶卷一样,一览无余。人们置身其中,品味着自然与人生和那不断涌进的壮阔之景所带来的天人合一的感觉,对现代建筑之意境再次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3:建筑光影的运用

路易斯·康曾说过:“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光对于建筑空间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光才能产生空间层次的变化,体量尺度的表达、材料的质感、光影的对比、斑斓艳丽的色彩等等。

勒·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采用了一种雕塑化且奇特的设计方案。主坛位于东方,强烈的光线从厚墙上的孔洞中透过彩色玻璃投射到这里。圣像就在十字架斜上方的窗后,幽暗中高处一孔强光射入,圣像逆光以致看不清细节,只余轮廓,恰似驭光而来,无限神圣。教堂南面的墙被称为“光墙”,厚重的墙体上面留有一些不规则的窗洞,由外向内呈喇叭口放大,靠外墙部分装有彩色玻璃,一缕缕光线冲破黑暗射入,使得整面墙和每个洞口都散发出令人难以言说的吸引力。墙体和屋顶的连接处留有一定的间隙,三个弧形塔把屋顶的自然光引入室内,这一做法使室内产生了非常奇特的光线效果,到处弥漫着一种神秘感。教堂的任何一个角度均给人以一种捉摸不定、模糊不清、神秘古怪的感觉, 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形象, 创造了一种宗教建筑所特有的空间意境, 模糊了世俗和天国的界线,增强其自身“唯神忘我”的感觉。

三、对建筑意境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建筑实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优秀的建筑作品总是源于成功的意境塑造, 建筑创作只有达到高层次境界, 其作品才会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建筑意境的塑造是建筑设计的高层次要求, 是建筑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作为中国的建筑设计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祖国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底蕴,努力塑造出带有独特中式意境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王建国,张彤,《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论文作者:朱路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意境与空间、光影设计的关系论文_朱路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