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变电站二次回路施工工艺质量对设备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研究论文_侯斌,龚睿

传统变电站二次回路施工工艺质量对设备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研究论文_侯斌,龚睿

(昆明供电局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相关二次回路复杂,二次回路控制电缆数量多,电缆施工工艺的质量的优劣对设备是否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影响重大。本文中,作者结合现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电缆施工工艺不良导致的缺陷、事故进行总结分析,突出二次回路施工工艺质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二次回路;施工工艺;不良影响

0 引言

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数量众多,实现的功能也各不一样,这些设备均通过各自的二次回路相互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一次设备的保护、控制、计量等功能实现一次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二次回路运行环境多样,温湿度变化不一,因此二次回路的施工工艺质量如果不佳将会对二次设备的长期良好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现有变电站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二次回路施工与调试通常与不同专业的人员负责,一般来看,二次回路安装人员普遍是安装施工图开展接线施工,对二次回路的功能、质量不具体负责,二次回路的功能、质量具体有二次调试人员调试检验。从笔者长期的验收及缺处工作来看,施工过程中收施工方式等因素的限制,通常会留下不少隐患,这些隐患通常在竣工验收中难以发现,但是在设备后期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导致各种缺陷,重者甚至导致保护不正确动作等事故事件。

笔者通过对定检、消缺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二次回路异常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类常见二次回路隐患情况:

1 二次控制电缆电缆头剥制工艺和电缆头安装不良导致的直流接地

某220kV变电站Ⅱ段直流系统突然发生正极金属性接地,接地发生时,为夜间,但是气象条件晴好,室外及电缆沟内湿度较小,排除因为降雨等因素导致的偶发性接地,后经一系列查找,发现220kV电压并列装置的并列启动回路电缆有两芯绝缘降低,用1000V摇表测试绝缘为0Ω,经解除该电缆两侧屏蔽接地线后,绝缘恢复,再经拆除该电缆室外侧电缆头查看,因制作工艺问题导致屏蔽接点线与电缆芯线已处于联通状态,经对本侧电缆头重新制作后,用1000V摇表测试绝缘正常。

此外,工作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二次电缆芯线在开关柜内、端子箱内等场所内线芯部分由于与锋利的金属构件不封长期直接接触导致的直流接地。

2 二次控制电缆电缆头剥制工艺和电缆头安装不良导致的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多点接地

某220kV变电站主变定检过程中,对220kV1号主变高压侧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盒至电压互感器端子箱二次回路检查时发现,该电缆(6*2.5)有两芯绝缘用1000V摇表测试绝缘为0Ω,正常运行时可能导致电压回路全站交流电压回路两点接地,经查为该电缆靠二次接线盒处电缆头制作过程中电缆芯线有损伤,同时屏蔽接地线错误地与电缆芯线搭接在一起导致该回路接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二次电缆芯线制作损伤线芯导致设备失电、保护拒动或越级等

笔者在某220kV变电站直流屏内开展工作时,在检查某直流电源回路接线是否牢固时,误碰相邻接线端子上的回路,该回路瞬间脱出,导致某110kV测控装置失电,后查实,该回路瞬间脱出的原始是该芯线线接线剥制时,由于选用剥线钳的牙径不合理(推测使用1.5mm²的牙径剥制2.5mm²的电缆芯线),导致垓芯电缆损伤一半以下,同时由于该电缆接入端子中,芯线长期受到一定的向外弹力,导致误碰时,该芯线从剥线钳剥制伤口处断裂,并最终导致某110kV测控装置失电,如果类似情况发生在继电保护装置上,将会导致一些设备无保护运行等更严重情况发生。

4 不同芯径电缆芯线接在同一接线端子内且紧固不良导致断路器非全相合闸

某220kV变电站某220kV断路器在送电操作过程中发生非全相合闸,现场检查发现,该断路器机构汇控箱内三相合闸回路正极存在短接线情况, C相的为1.5mm²的短接线和2.5mm²的电缆芯线同时短接在一个接线端子内,且端子紧固不良,导致1.5 mm²的短接线在端子内处于悬空状态,最终导致本相合闸失败。

5 交流电流回路短接片螺丝禁固不到位导致接线端子异常发热

某110kV变电站,运行人员对主变保护开展特巡测温时,发现1号主变A套保护高压侧电流端子处温度异常,最高到197℃,现场检查发现,本保护屏内该组电流三相非极性段在靠保护装置侧用三联短接片片短接,但A相短接片紧固螺丝与短接片压接不紧,导致接触电阻过大,本主变高侧正常运行电流最大接近3A,长期运行中,该端子一直处于发热状态,现场将该端子更换后检查,发现本端子在短接片遮蔽一面已见明显、小面积的灼烧痕迹。

6 二次电缆中间接头导致直流接地或误发信号

某35kV变电站频发1号主变压力释放信号,变电检修人员对1号主变压力释放阀检查未发现异常,后经二次人员检查发现,本主变压力释放阀发信接点至主变本体端子箱间电缆存在中间接头,同时正负极间接头未错位接线,长期户外运行导致绝缘降低并最终导致频发信号。二次电缆中间接头现在在变电站内并不多见,但在主变本体上发生频次却极高,特别是压力释放阀,多数厂家的产品压力释放阀的二次接线不提供可供直接接线的空端子,仅提供约50cm长的引线,多数施工人员直接将二次电缆与该引线直接对接,验收过程中如不特别重视,后续运行过程中极易发生缺陷。类似在主变的速动油压继电器、油流继电器等处也易发生类似情况。

7 户外设备二次电缆波纹管布置不合理导致直流接地

某220kV变电站,户外母线均为GIS结构,运行过程中,直流系统经常易接地,且基本集中在雨季,同时后台伴发GIS气室异常信号,查找结果大多为户外GIS处SF6密度继电器进水,对现场回路走向观察后发现,该GIS密度继电器至汇控箱处电缆基本水平布置,在连接密度继电器处进过一个约120°的拐角与低于电缆水平部分的密度继电器接头处连接,由于该拐角的存在,且波纹管在长期户外运行过程过程中腐蚀,使该拐角向上处出现小洞,降雨时雨水从小洞处涌入管内,并通过拐角后端的弧度管涌入到较低的密度继电器接头内,最终导致直流接地同时误发信号,后续在类似波纹管的最低处开一小孔后彻底消除类似情况的再次出现。

综合所述,二次回路施工工艺质量的不良容易埋下各类隐患,导致设备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异常和缺陷。对基建项目和该项项目非常有必要开展全过程验收,特别是竣工验收中无法再现的安装过程和验收规范中没有明确的细节,同时针对设备厂家制造过程中留下的设计隐患应在投产前予以整改。

参考文献:

1. 景敏慧 . 变电站电气二次回路及抗干扰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10.

2.王世祥 刘千宽 .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现场验收及运行维护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13.

作者简介:

侯斌、1984年09月、男、工程师、工学学士、从事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维护

论文作者:侯斌,龚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传统变电站二次回路施工工艺质量对设备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研究论文_侯斌,龚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