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_利益关系论文

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_利益关系论文

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正确对待论文,利益论文,中央论文,关系论文,权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出现利益主体多元化。在这种条件下,尤其需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坚持服从党的最高利益,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按照共同目标行动。这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顺利推向21世纪的根本保证,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始终要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维护中央权威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这“四个服从”,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因为中央是全党的最高司令部,是党的最高利益的代表者。坚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中央的权威,是党的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每一重要关头,邓小平同志总是十分强调全党的集中统一,强调维护中央的权威。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他及时指出:“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页)他还说:“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有这样一个领导集体。”(同上,第310页)这就把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的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

现在,我们正处于新旧世纪之交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党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带入21世纪,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强调自觉服从和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十分重要。特别是象我们这样一个有着56个民族、12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这样一个有着5800万党员的大党,从事的又是这样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核心,要取得胜利和成功是绝对不可能的。

首先,维护中央的权威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关键。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团结出战斗力、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全党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就不可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我们要自觉地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这样才能使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其次,维护中央权威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的社会变革之深刻,所遇到的问题之复杂,是少见的;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比较平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仅有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而且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为了保证改革和建设按照既定的目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避免出现混乱现象,中央的权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中央“说话能够算数”,才能做到全党全国统一认识、协调步伐,才能在改革中妥善处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以及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

再次,维护中央权威是稳定大局的需要。体制转型时期各种利益摩擦和不同价值观念碰撞等引发的社会矛盾,极具挑战性。只有维护中央的权威,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如果削弱中央权威,就很可能出现动乱局面,甚至造成国家的四分五裂。这是关乎改革、建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二、当前存在的分散主义、本位主义现象屡禁不止,核心问题是本位利益驱动

维护中央的权威,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中央决定了的事情各方都要认真去办。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严重的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对中央的某些决策执行不力,有的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例如:

一些地方对中央的决策单纯以是否“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来决定取舍,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甚至阳奉阴违,对中央决策采取“你说什么我说什么,我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的错误态度。

一些地方为了局部利益,忽视全局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国家整体利益。有的无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拚命争项目、铺摊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全国性的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有的大搞地区封锁、地区割据,垄断市场,阻碍统一市场的形成;有的甚至发展到为保护地方和部门的局部利益而无视党纪国法、保护犯罪的程度。近几年,有些地方走私、骗税、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当地某些领导人的支持、怂恿和庇护。

一些部门热衷于追求自身的权力和利益,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有的处理事情首先考虑对自己部门是否有利,有利的就支持,不利的则想尽办法阻挠。有的在行使党和国家赋予的职权时,在一些问题上,相互制肘,扯皮不休,弄得下面很难办,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央权威。

有些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把所管辖的地区和部门看成是自己的“一方水土”、“一块领地”,自成局面,各自为政,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上述这些问题,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仍屡禁不止,核心问题是受本位利益驱动。从客观上讲,一是由于改革中利益格局的调整。从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使各个单位各个地方各个部门都有了独自的经济利益,利益主体的身份越来越明显。从长远看,通过改革会使各方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越来越趋于合理。但是,在实施每一项具体改革措施时,不可能做到所有的人都同时间同程度地受益。在一定时期内,一些地方和一部分人得到的实惠可能相对多些,另一些地方和一部分人可能要少一些,有的为了维护大局甚至可能暂时要承担某些利益损失。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我们的党员也是生活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中,他们的不同利益和不同愿望必然要反映到党内来。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面前,就容易出现片面追求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党的集中性要求和服从原则就会被扭曲了的利益关系所侵蚀,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二是实行权力下放,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经济政治利益关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是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和代理者,它的功能是受中央政府委托,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以及代中央政府处理地方上的行政事务,是个执行机构,并不具备在经济发展中作独立决策的能力,而且没有多少独立的经济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一系列放权让利政策,使地方政府的决策能力增强,而且具有了较为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地方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和发展。这是一条重要经验,应当充分加以肯定。但是另一方面,在地方利益强化、地方决策能力增强的条件下,有的地方和部门过多地考虑本地区、本部门的局部利益,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不力;有的为追求地方、部门利益的最大化,甚至无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当由中央集中的则集中不够,某些方面存在过于分散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各行其是的局面,削弱中央的权威。

从主观上讲,出现这些现象,一是与党的思想教育不力有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全局观念、纪律观念淡薄,忘记了党所代表的是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忘记了党的纪律,考虑问题光从个人和小团体出发,这就容易产生与党中央的离心倾向。二是因为党的工作机制不健全。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的集中性要求与对经济工作的指令性要求是很容易结合在一起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来间接实现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党的集中性要求和服从原则就很容易被利益关系扭曲和消蚀。另外,目前我们考核、任用干部的标准不合理,往往以数量指标、短期指标为主,而不是以质量指标、长远目标为主,“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在这种利益导向下,一些全局观念差、党性观念淡薄的领导干部,为了表现自己的“政绩”,就会无视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搞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三是对这种现象处置不力,失之于宽。如国家每年都组织财政税收大检查,从中发现的问题很多,但至今没看到处理一个人。这种“干了也就干了,干了也没怎么样”的状况不改变,是不利于增强中央的权威的。

三、坚持服从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切实维护中央的权威

在发展市场经济、进行利益格局调整的条件下,党组织要维护共同利益,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各自的合法利益,防止和抵制由于本位利益驱动而损害共同利益,坚决克服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只有这样做,才能切实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的畅通。

第一,要增强全局观念,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依照我们党多年来的习惯说法,这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一般情况下,不涉及具体利益的服从并不难,难的是多少涉及具体利益问题而能自觉做到服从。在改革过程中,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都充分考虑了地方的利益。但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央决策首先要考虑全国人民共同的、长远的利益,而不可能处处都照顾到地方的局部的暂时利益。当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各级党政领导要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坚持以大局为重,把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以牺牲局部利益来换取全局的利益。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出多门、各搞一套。不允许存在损害全局利益的地方利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害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如果不顾大局,大局的利益受到损害,地方和部门这个小局的利益也保不住。因此,要自觉地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摆在全党全国的大局之中。“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同上,第277页)

第二,要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强调维护中央权威,决不是把应该赋予地方的权力收上来,回到过去那种高度集权的旧体制上去,也不是不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要划清追求地方的合理利益与搞地方保护主义的界限,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各地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在贯彻中央决策时,要善于同当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当前应抓紧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事权、财权和决策权,做到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并力求规范化、法制化。”我们应当按照这个要求,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只有把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好,才能使国民经济既生机勃勃又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第三,要严肃执行党的纪律。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听从中央的指挥,这就是纪律。执行纪律,绝对不能讲条件,讲价钱,打折扣,绝对不允许无视党的纪律、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的行为发生。在新形势下,要把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同严格纪律统一起来,做到坚决地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自觉地维护和遵守党的纪律。要加强对中央决策贯彻落实的检查督促。对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要予以表扬;对只顾局部利益,对中央的决策阳奉阴违,另搞一套,给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造成危害,甚至保护犯罪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进行严肃的纪律处分,直至撤销职务乃至追究法律责任。

刘荣荣

标签:;  ;  ;  ;  ;  ;  

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_利益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