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以何伟《寻路中国》为例论文_李杨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以何伟《寻路中国》为例论文_李杨

李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300161

摘要: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何伟的《寻路中国》一书,以笔者在中国所行走的道路作为串联,讲述了笔者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既有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道路,又有笔者眼中中国的发展之路,真实和抽象相互融合,构成了这部独树一帜的《寻路中国》。

关键词:寻路中国 道路 发展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远有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近有萨义德的“东方学”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眼界迅速扩大,不仅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也好奇外国人市如何看待自己。何伟的《寻路中国》一书就为国人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

何伟,英文名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美国人,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京记者,并为《国家地理》、《华尔街日报》、《纽约日报》等长期撰稿。这些丰富的写作经历,为《寻路中国》一书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但最为关键的是他拥有着一颗渴望了解中国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1994年,我第一次来到亚洲,到了中国,立刻发现这个国家的不同,你可以触摸到它的活力。尽管那是我只是个根本不会说汉语的老外,但我能感觉到,这里人人都很务实聪明,尽管他们看到外国人时会有古怪反应。总体上说,中国是一个越来越向外界开放的国度。我意识到这些值得探寻,于是把首次中国执行延长到了6周,就是在那次旅行之后,我开始找机会重返中国,并在这里生活。

由上可知,促使何伟想重返中国,留在中国的原因是:中国是一个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国度。“能触摸到它的活力”、中国人“都很务实聪明”,“越来越向外界开放”,“值得探寻”。可见《寻路中国》一书之所以诞生的最关键原因在于正在于此。

而何伟选择以“路”作为其观察中国的突破口,原因在于:一是正如何伟本人所说“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二是“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同上。]。但仅仅是这些原因不足以让何伟选择以“路”作为突破口,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不断发展的道路、不断蓬勃兴起的汽车工业和学车人数,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社会“活力”、“开放”的证明。而这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对何伟的吸引力是致命的。何伟在中国的这些年“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10年中,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正是这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中国吸引着何伟不断去探寻,去观察,去发现。

而何伟笔下的所描述的中国之路,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寻路中国》一书中,何伟所描写的“路”既是生活中常见的驾驶之路,同时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路。

《寻路中国》一书由三条不同的平行线组成。

第一条线索:从北京出发,驾车沿万里长城一路向西,穿越中国腹地,描写重点:旅途见闻见闻。

第二条线索:从北京城区出发,驾车去往长城脚下的京郊村庄;描写重点:长城脚下的农民魏子淇一家如何从农变商的经历以及致富之后的变。

第三条线索:驾车沿东部海岸线,经浙江的金(华)丽(水)温(州)高速,考察沿途的工厂及城镇。描写重点:该地的农民工、老板、政府官员等

这三条线索,将作者的遍及中国的中、西、东三部的旅程串联起来,时空跨度极大。既有东部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与西部乡村不断凋敝的对比,又有不少农民从田地里走出来,迈进工厂,或转型成商人的对比,这一系列的对比,使得《寻路中国》一书中囊括了中国的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这种类似于不同时空的切换让人深刻感受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既向西方呈现了一个以往没有完全认识到的中国,也向当前的中国人呈现了一个自己习焉不察的中国。

之所以,何伟的《寻路中国》一书能做到对中国实质的把握,离不开他的人生经历。相比于中国本土作家,何伟没有他们那种先入为主的判断,然后根据自身的判断,不断找寻能佐证自己判断的例子。就如同画人物肖像一般,先勾勒出人物的大体框架,然后再不断丰富其细节。这也是何伟作品的一大特色:他的写作没有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没有复杂的思想构成。该书不止描摹了现实,还提供了另一种新的可能,即“超越现实的局限性,加入作家独特的冷眼旁观、自省意识。”[ 谢彩:《“重新阐释中国”语境下非虚构文学的可能性》《创意写作》2015年,第30页。]不仅如此,《寻路中国》一书“有着很强的‘参与感’和‘现场感’,同时作家又没有沉溺于还原历史、复制细节的琐碎之中,能够以出色的逻辑性和判断力提炼出所要表达的文化反思。[ 谢彩:《“重新阐释中国”语境下非虚构文学的可能性》《创意写作》2015年,第30页。]”此外,何伟在写作中,继承了《马可?波罗游记》中不以道德双眼对中国奇人怪事附加个人观点的伟大传统。他“对中国的叙事往往带着正面的感情,对现场忠实地进行复原。从借用叙事学领域来看,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对限知叙事方式加以采用,他看到和想到的就是其要告诉我们的,在这本书中,彼得?海斯勒甚至开创性地采用了中国国画式的留白方式。”[ 沈黎:《彼得?海斯勒笔下的“中国叙事”模式探讨》《借鉴与比较》2015年,第66页。]这些正是何伟《寻路中国》一书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美)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2]谢彩.“重新阐释中国”语境下非虚构文学的可能性[J].创意写作.2015,7(15).

[3]沈黎:彼得?海斯勒笔下的“中国叙事”模式探讨[J].借鉴与比较.2015.2(6).

论文作者:李杨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以何伟《寻路中国》为例论文_李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