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与研究论文_刘陈松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采用酚妥拉明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方法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探讨应对不良反应的措施及处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33%和36.67%(P<0.05),相关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研究组有3例患者停止使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有10例患者停止使用酚妥拉明。结论:垂体后叶素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不良反应的安全性较高,相关不适症状经相关应对措施处理后大多可以缓解并继续用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肺结核;咯血;不良反应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特殊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临床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等。结核炎症反应使得肺部毛细血管遭破坏,引起咯血症状,对患者造成重大的精神心理压力[1]。结核病是目前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如何有效防治结核病是世界公共卫生的重要难题。药物治疗是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临床首选,既往抗结核药物+酚妥拉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结核空洞壁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大咯血。垂体后叶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血管收缩剂,该药物的应用会对血管平滑肌起到一定作用,发挥强力的缩血管功效,但临床上有报道使用该药物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不良反应的不安全事件。本研究纳入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不良反应的安全性。详细情况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3岁~70岁,平均年龄为(52.1±8.6)岁,其中重度咯血患者(24h咯血量≥500ml)有15例,中度咯血患者(100ml<24h咯血量<500ml)有30例。14例为浸润型,46例为空洞型。对照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5岁~72岁,平均年龄为(54.3±7.9)岁,其中重度咯血患者(24h咯血量≥500ml)有13例,中度咯血患者(100ml<24h咯血量<500ml)有32例。13例为浸润型,47例为空洞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范围、年龄、病例类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病例资料齐全,患者年龄在18~72岁,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符合临床上肺结核诊断标准;(2)患者知情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给予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止血治疗,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损害的患者;(2)对本研究治疗的药物如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过敏者;(3)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者;(4)合并白血病、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疾病者;(5)合并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重度躁狂者。

1.3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都采用标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使用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

对照组采用酚妥拉明治疗咯血,使用剂量为20mg-60mg酚妥拉明加入500ml 0.9%的氯化钠溶液后24小时持续静脉滴注,每日1次。

研究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使用方法为6单位垂体后叶素加入20ml 0.9%的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然后用18-24单位垂体后叶素加入500ml 0.9%的氯化钠溶液后24 h持续静脉滴注处理,每日一次,并结合患者咯血情况相应对给药浓度、滴注速度进行调整。

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同时减慢垂体后叶素或者酚妥拉明液体的静滴速率,具体对症措施包括:对恶心呕吐、腹泻等予以护胃对症处理,对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者进行补钠、补钾,对于血压升高者使用降压药物,对于血压下降者予以补充血容量。

1.4 研究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腹痛腹泻、血压改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继续使用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药物的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P<0.05表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33%和36.67%(P<0.05)。详细情况如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症处理后继续使用药物的情况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症处理后停止使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的例数分别为3例和10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感染科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对人体多器官功能造成损害。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马上发病,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占主体时才会产生临床症状。因而结核感染没有固定的发病时期,感染潜伏期较长,除了肺部感染外其他如肠、皮肤、脑膜等处也可发生感染[2]。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常见的感染类型,肺结核早期病灶通常较小,临床症状体征相对不明显,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延误患者诊断治疗,晚期结核病患者则形成纤维化病变。结核杆菌侵犯肺部血管时可导致肺部血管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咯血。咯血是肺结核感染的重要诊断依据,同时也需要紧急处理,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酚妥拉明治疗咯血, 其为一种α-受体阻滞剂,该药物能够拮抗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舒张动脉血管平滑肌,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酚妥拉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临床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另外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心悸、胸闷、血压改变等。酚妥拉明可同时兴奋患者交感神经,使得患者出现心悸表现,患者心率加快,心排血量提升,血压相应上升,使用剂量过大时会加重患者咯血症状。垂体后叶素又称垂体加压素,是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该药含有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使得肺部小血管收缩,从而起到降低肺部血流量,同时使得迷走神经兴奋,心率降低,产生较好的止血作用[3]。同时与垂体后叶素相比,酚妥拉明起效相对缓慢,药效维持时间短,安全性较低[4]。胃肠道反应为垂体后叶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是垂体后叶素收缩胃肠道平滑肌导致肠蠕动增快引起;垂体后叶素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导致患者血压升高[5]垂体后叶素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为垂体后叶素中的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

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通过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好转例数多,仅有3例患者因为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好转而选择停药,临床疗效相对更为安全。而酚妥拉明组中有10例患者经临床积极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好转,为患者安全起见只能选择停药。临床预见性地评估咯血风险并早期处理咯血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大咯血发病急骤,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病情急剧恶化并可导致患者死亡,咯血引起的窒息是肺结核患者的死亡原因,咯血窒息的征兆主要有端坐呼吸、烦躁、神志不清、胸闷、患者自鼻腔中喷出少量血液以后出现张口瞪目、大小便失禁、牙关紧闭,咽部作响等[6]。临床上必须提前预防并控制好肺咯血症状,准备好抢救必须物品,一旦发生咯血时需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紧急抢救,处理窒息征兆,结合科学全面的护理从而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有助于提高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咯血患者的死亡数量[7]。

本研究结果表明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不良反应临床应安全性高,相关不适症状经相关应对措施处理后大多可以缓解并继续用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德杰,李圣叶.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111.

[2]齐建花.垂体后叶素配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研究[J].甘肃科技,2018,34(13):97-98.

[3]蒋宏英.肺结核咳血患者应用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治疗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107.

[4]袁萍萍.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57.

[5]周衍慧,张磊,刘桂英.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06):888.

[6]孟秀凤.肺结核咳血窒息先兆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33-234.

[7]李丽云,刘淑华.舒适护理用于肺结核咳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45-246.

论文作者:刘陈松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与研究论文_刘陈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