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肾替代治疗与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患儿的疗效比较研究论文_李洪波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肾衰竭患儿分别采用持续肾替代治疗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后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所参与实验的44例急性肾衰竭患儿依据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2例患儿。选择持续肾替代治疗的患儿为实验组,选择血液透析治疗的患儿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分析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综合评分情况均优于参照组患儿,同时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满意率为95.45%,参照组为72.72%,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肾衰竭患儿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实施持续肾替代治疗的实验组患儿身体各方面恢复情况更确切。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患儿;持续肾替代;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720.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156-01

急性肾衰竭主要症状为肾脏受损后导致患儿出现血尿、水肿等现象[1]。根据该疾病以上情况,我院对44例急性肾衰竭患儿进行分组实验观察治疗,疗效确切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所参与试验观察的44例急性肾衰竭患儿依据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2例。实验组女性12例,男性10例,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13岁,中位年龄(8.55±5.97)岁;参照组女性11例,男性11例,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14岁,中位年龄(9.56±6.44)岁。对两组参与实验的白血病患儿基线资料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7.0予以分析,发现,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无分析意义,可进一步进行分析。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普通血液透析(型号为尼普洛透析器 产自日本 面积跟患儿体重年龄相适应)进行治疗,血液透析时采用的首次肝素抗凝剂量为20~40U/kg,随后每小时追加5~10U/kg,如在透析中发现有患儿存在大量出血现象,则采用无肝素透析法,每次治疗时间为4.1~6.1个小时。

实验组采用持续肾替代( CRRT机器 产自德国费森 透析器面积和患儿体重年龄相适应)进行治疗,患儿在治疗时一般采用CVVH模式,置换液量一般1.5至2.0升每小时,透析器每天更换1次,在患儿右腿股静脉建立血管通路,采用单针双腔导管进行留置,患儿血流量维持在0.15至0.20升每分钟,若在进行治疗中患儿无出血的现象则采取肝素抗凝,方法与参照组相同,首剂肝素为20~40U/kg,每小时增加5~10U/kg,如发现患儿有出血现象则采用无抗凝,在患儿进行治疗的同时,向患儿体内进行补液,治疗时间为9.1至11.1个小时。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治疗后,治疗总满意率由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数据得出,治疗总满意率越高,则判定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对两组患儿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血清肌酐(Scr)进行综合评分对比,血清肌酐综合评分越高,则判定患儿恢复情况越好;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综合评分越低,则判定患儿恢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参与实验研究的44例急性肾衰竭患儿所有临床数据均行SPSS 17.0软件处理,两组治疗总满意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对比两组在进行分别治疗后,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血清肌酐(Scr)的综全评分情况,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两组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则判定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治疗后综合情况评估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综合评分情况均优于参照组患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表1所示。

2.2 患儿治疗满意率对比评估

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满意率为95.45%,参照组为72.72%,实验组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数据分别为11、10、1,参照组为10、6、6,两组间对比χ2=4.2471,且P<0.05故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

3.讨论

传统的血液透析方法对于治疗急性肾衰竭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3],而此种方法在患儿进行治疗时通常会对患儿体内水分与溶质进行过度清除,从而导致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后造成多种器官进一步的害伤。而持续肾替代治疗方法则具有较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可以进一步缓解患儿在治疗中引发的脱水现象,对患儿的身体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患儿体内的炎症因子具有阻截介质、减轻损害的治疗效果,患儿体内酸碱平衡情况也可以维持离子的稳定性,对于患儿细胞以及血管内外渗透压的稳定方面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我院对急性肾衰竭患儿分别进行治疗后,持续肾替代治疗效果综合评分情况均优于传统的血液透析方法,并且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参照组,证明,采用持续肾替代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清除患儿体内的堆积毒素,从而提高患儿的整体循环机能,提升患儿家长对我院治疗效果的认同。

综上,采用持续肾替代治疗的实验组患儿,有效提升了身体恢复情况,同时也改善了患儿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俊波,于凯江,叶明侯,等.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儿童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9,8(8):427-430

[2]张汀,陈孟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1,10(6):296-297.

[3]张以来.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32例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06,13(7):14-15.

论文作者:李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持续肾替代治疗与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患儿的疗效比较研究论文_李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