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探讨论文

完善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探讨论文

完善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探讨

文| 景向荣

摘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服务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改革的步伐。为了促进我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提升服务业的综合效益,必须快速、有效的健全和完善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提高地方服务业统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地方服务业 统计制度 完善措施 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各个行业和领域取得较大的进步。服务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目前,我国地方服务统计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尚待解决,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完善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提高服务业统计的质量和水平。

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不够全面。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我国有很多行业还没有被纳入到服务业统计制度中,同时目前我国服务业统计制度覆盖的范围较小。例如,覆盖在地方服务业统计范围的行业只有教育行业、体育行业、卫生行业将、金融行业等等。同时在实际的地方服务业统计调查中,现行服务业统计与实际的调查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完善的制度和体系。例如在餐饮行业和住宿行业中,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行业业务指标上,过分重视投资额和销售额。在调查财务指标上仅仅是半年报或者一年报,不能真正做到季度核算。

对于我国采用“精明增长”理念,多位学者都强调“不能离开中国实际条件而生搬硬套”。程茂吉(2013)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精明增长借鉴的重点不仅是其具体做法的借鉴,如何利用合理的政策使得这些做法与条件相组合产生合力的借鉴与运用”。

2.调查与和核算之间出现脱节的问题。目前我国在统计核算中只是单独的应用了少量的行业相关调查数据,并没有全面的应用服务业调查统计数据和信息。并且在相关行业增加值的核算中只是加入了少量的行业相关调查数据。大部分服务业核算主要是以部门中获取统计后数据为依据,导致地方服务业统计调查与核算之间出现严重后果脱节的问题。

3.服务业具体统计中专业分工不够明确。服务业又被称为第三产业,它是服务企业和为生产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的集合体。目前在我国第三产业的运行中,房地产投资行业、住宿行业、餐饮行业、零售业、专业贸易批发行业等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服务产业,但是很多第三产业没有指派具体的专业负责,那么最终都将其划为服务专统计。从实际的工作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科学社会文化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妇女儿童、文化统计、社会工作等行业,服务业需要提供相应的报表统计服务,但是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各个专业科室并没有形成专业的、具体的统计制度,经常会出现统计分布不均等情况,根本无法塑造具有完整性的有机体。

1.实现全行业、全机构的覆盖。为了有效解决地方服务统计制度覆盖范围狭窄和不够完善的问题,必须实行全机构、全行业的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满足各个市、各个县以及各个区的核算需求。首先,必须进一步扩大服务业调查统计的对象,从原有的企业迅速扩大到民办非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个体户、产业活动单位等各个领域。其次,要在具体的地方服务业调查中实现抽样调查或者全面的调查,根据营业组织的规模选择相应的调查方法,不同的经营规模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完善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的具体措施

4.地方服务业由多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服务业数据。目前,由我国多个部门共同来管理地方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数据统计中,各个部门并不能有效的、准确的反应出服务行业实际的业务运行状况,也没有制定科学的、完善的服务业核算财务指标。除此之外,我国统计部门主要以地区和部门为主获取相关的服务业数据和信息。但是市、县、区等各个地区主要利用报表制度来获得少量的行业信息和数据,大部分行业信息和数据仅仅通过国家来获取。同时,在地方服务业实际统计工作中,主要以地市一级为主,在县、区一级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合理的数据统计系统。

2。完善核算制度。为了促进地方调查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实际地方服务业统计中核算与调查完美衔接,我国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核算方法制度。在具体的服务业核算方法制度中,应该以服务业统计调查资料为核算依据和前提,形成科学合理的行业增加值核算制度,并且在我国各个地区积极推广这种全新的、合理的核算方法,保证调查与核算体系准确连接在一起。

第一,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选拔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重点吸收一些对新媒体应用与管理知识掌握能力较强的工作者,并鼓励教师积极采用新媒体新技术展开教学。

3.不断整合和优化资源,建立大服务业统计的良好格局。在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尽快建立良好的大服务业统计格局,形成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模式,促进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的进一步优化与改革,有效解决分工不明确的的问题,增强地方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的全面性、完整性。

1.1 资料来源 对西电集团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性激素6项检查,均初步证实有盆腔疾病存在;排除标准:将其他因素引发的不孕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术联合GnRH-α治疗组(联合组,40例)和单纯腹腔镜术治疗组(单独组,40例)两组。联合组患者年龄24~41岁,不孕时间1~9年。单独组患者年龄25~41岁,不孕时间2~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4.建立完善的部门配合制度。由于我国县、市、区等各个阶层服务行业分布的范围比较广泛,并且存在的部门也不相同。所以,在进行服务业具体数据统计和调查时要建立完善的部门配合制度,进而获得更加准确的行业业务指标。同时,各个地方服务业统计部门在相互配合与合作中要不断维护服务业统计名录,定期培训调查对象业务,充分发挥报表报送的实际作用。

结语

在现代化地方服务业统计中,要不断完善统计制度,弥补传统服务业统计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全面优化和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统计制度指标,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瑞林.浅析如何完善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3):86-87.

[2]王栋杉.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的完善措施[J].科技风,2018(06):240.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统计局)

标签:;  ;  ;  ;  ;  

完善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