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论文_宋北平

(湖南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观察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68例血管瘤患儿,将其依据单双号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传统90锶-90钇敷贴治疗)、观察组(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各组均为34例,对比两组血管瘤患儿的外周血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WBC、HGB、RBC、NEUT、PLT等同对照组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存在,且两组患儿的临床总好转概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不仅疗效显著,且对外周血指标的影响较小,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小儿;血管瘤

在血管组织当中发生的良性肿瘤即为血管瘤,血管组织存在错构,出现瘤样增生,进而诱发该疾病。临床相关研究表明[1],约80%左右的血管瘤为先天形成。由于疾病为良性,因此其恶变的发生概率较低,但是其常发生于口腔黏膜下及皮肤中,对患儿的面貌有严重不良影响存在。及时发现疾病并且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可以将该疾病对患儿身体所产生的影响减小[2]。本文为分析研究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在小儿血管瘤当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等,特选取部分患儿进行比较研究,其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抽选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血管瘤患儿(共收集68例),将这68例血管瘤患儿依据单双号分组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34例为一组。对照组男、女患儿占比分别为11、23例;年龄平均值为(3.93±0.64)岁;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头面部15例,颈部5例,躯干部2例,四肢3例,会阴部5例,多部位4例。观察组男、女患儿占比分别为15、19例;年龄平均值为(3.85±0.51)岁;根据发生部位:头面部:颈部:躯干部:四肢:会阴部:多部位=16:4:3:3:6:2。对比两组血管瘤患儿的各项资料数据,发现差别较小(P>0.05),因其不具有较强的对比性,所以可以实施研究比对。

1.2 方法

所有血管瘤患儿均接受90锶-90钇敷贴治疗,使用90锶-90钇敷贴器开展相关治疗措施,患儿接受照射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对血管瘤周围的皮肤使用铅橡胶皮给予保护与屏蔽,取塑料薄膜覆盖于病损的表面,随后在塑料薄膜上放置敷贴器并且开展照射治疗,对照射的时间应当进行严格的掌控,同时对患儿治疗期间的反应、药物吸收的剂量、照射位置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对疾病进行治疗时,应当依据血管瘤患儿的临床反应,对照射的剂量及时进行调整。

对照组血管瘤患儿均给予传统90锶-90钇敷贴治疗,即使用传统小剂量分次照射法进行治疗,照射的剂量控制在1-2Gy一次,一周照射两次,连续为患儿开展10次治疗,将总照射剂量控制为10-20Gy。

观察组血管瘤患儿接受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照射的剂量为每次2-3Gy,一周治疗5次,连续开展5次治疗,总照射的剂量为10-15Gy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血管瘤患儿的外周血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数(NEUT)]水平。

(2)观察两组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将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疗效分为三项,分别用A、B、C表示痊愈、好转及无效,用临床总好转概率表示。完成连续治疗以后,患儿的血管瘤完全消失且患处皮肤的颜色恢复至正常状况或者患处皮肤的痕迹较浅即为A;若治疗后患儿皮肤中的血管瘤基本消失,且患处皮肤平坦,有浅显的痕迹存在即为B;治疗前后皮肤中的血管瘤未改善,甚至出现进一步生长的情况为C。临床总好转概率为总概率减去C概率的差值。

1.4 统计学处理

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血管瘤患儿外周血指标水平均数,并且用t检验;以“%”表示两组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卡方值进行检验。采用SPSS 20.0软件核对以后,若两组血管瘤患儿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治疗后,将观察组血管瘤患儿的各项外周血指标水平同对照组患儿进行比对,发现存在的差异较小,P>0.05,详情见表1。

2.2 观察组血管瘤患儿临床总好转概率数据为91.18%,同对照组的数据比较,P>0.05,如下。

观察组患儿中,A、B、C占比各为25、6、3例,其临床总好转概率为91.18%;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好转概率为82.35%,其中A、B、C的例数分别为20例、8例6例。

3 讨论

近几年来,血管瘤的临床发生概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新生儿和婴幼儿为该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3]。临床中有部分血管瘤患儿的疾病为出生时即存在,少数可自行生长消退,多数血管瘤可呈现迅速生长的情况。由于疾病生长初期的病变范围较小,发现难度较大,且极易混淆于胎记进而被忽略,使得病变迅速发展,严重损害患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对患儿的容貌存在影响[4]。临床相关研究指出[5],患儿的年龄及病变范围越小,病程越短,其疾病的一次性治愈的概率则越高,且尽早治疗可以对疾病反复发作进行避免。

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主要通过敷贴器将β射线产生,对病理组织发挥直接作用,对病损血管内皮细胞的水肿及炎性改变均有促进作用,使得病损血管当中的内皮细胞被纤维细胞所替代,被机体充分的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项治疗措施应用于血管瘤当中具备无痛、无创及治愈概率高等优势。

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外周血指标水平数据以及临床总好转概率数据同对照组比较,P>0.05。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将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用于血管瘤患儿的治疗中,可以在获得确切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小治疗对患儿外周血指标产生的不良影响,值得广泛应用于今后临床研究与治疗中。

参考文献

[1]冯健伟,高沁怡,李亚明. 浅表超声评价90Sr-90Y敷贴治疗血管瘤的疗效[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5,35(1):41-43.

[2]黎凤明,田晓东,刘云瑛,等. 联合整形外科手术及~(90)Si-~(90)Y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09):32-34.

[3]傅烨生,王同海,郝慧钧,等. ~(90)Sr敷贴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皮肤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5,44(03):306-307.

[4]徐静. 手术去核、得宝松局部注射联合90 Sr-90 Y敷贴三联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2):59-60.

[5]范艳红,王冬梅,王卫红,等. 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5(6).

论文作者:宋北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  ;  ;  ;  ;  ;  ;  ;  

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论文_宋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