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论文_甘华丛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论文_甘华丛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梨埠镇凤仪小学 邮编5431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对家庭作业也来一次改革,积极改变作业的老面孔,使学生愿意做。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多样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一、设计自选式作业,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拥有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他们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聪明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在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过去作业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其中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作业,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

我们要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放权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乃至作业要求。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作业设计要讲究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自主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有劲,就想跃跃欲试。

1、朗读作业

(1)朗读录音。每个星期都布置一份朗读录音的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录一篇课文,星期一带到学校,利用早读播放给同学听,然后评选出"最佳播音员"。这样,学生每天在家要坚持练习十分钟的朗读。通过这种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把事情做好的良好品质。

(2)配乐朗读。这一类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而定,如学了《长江之歌》,可以布置这样的回家作业:"回家后,为《长江之歌》选配乐曲,明天我们举行一次配乐朗读比赛,看看谁选的曲子最恰当,谁的朗读最动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情感。

2、画画作业

在教学一些按方位顺序写的文章,如《三味书屋》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示意图。通过画图,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这样的画画作业,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想象设计的能力和绘画的能力。

3、手工作业

在教学《三只小板凳》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自己动手制作一样小作品,明天进行小制作比赛。"第二天上课,学生带来的作品是五花八门的,有稻草编的青蛙,有废纸盒子做的家具,有废雪碧瓶制作的花篮等。虽然这些作品很粗糙,甚至有些东倒西歪,但它们都是由学生精心设计制作的,很珍贵。通过制作,学生体会到了制作过程的艰辛,从而也懂得了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阅读《三只小板凳》时,学生大都能自然地理解爱因斯坦当时的心情,体会爱因斯坦当时的感受,对爱因斯坦产生敬佩之情。动手做小制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技能,还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举两得。

三、作业的类型应多种多样

要将单一的文本作业改为多元的作业,包括主体选择型作业、自主设计型作业、艺术渗透型作业、操作表演型作业、调查研究型作业等等。在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作业练习时,要鼓励他们采用画图、拍照、剪报,乃至手工制作、植物标本等来表达,用自我创作的乐曲、活动录象、诗歌、小品、相声、故事、短剧等形式,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嗅、尝和想象等多种方式去感悟那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

1、操作型作业。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1)绘画。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用图画把所学内容表现出来,以形象直观促进理解的准确性。(2)制作。有些课文学完后,让学生通过一个小制作,既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3)广告设计。学了《船过三峡》后,让学生根据内容为“三峡旅游公司”设计一则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峡,喜爱三峡,到三峡来游览观光,以此扩大家乡的知名度,为家乡的旅游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课堂训练目标得以延伸,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还受到了热爱家乡的教育。(4)剪集。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将有关资料搜(剪)集起来,给全班同学阅读欣赏,讨论交流,扩大视野。操作型作业训练的方式很多,在此不允赘述。

2、创编型作业。这类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一定的心理分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或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等等。如学了《将相和》,让学生学着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直观的人(物)形象,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想象型作业。即在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将课堂学习目标进行延伸。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续写《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小女孩跟着奶奶飞走以后……》或《假如小女孩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

论文作者:甘华丛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探索论文_甘华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