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探究论文_张吉军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探究论文_张吉军

摘要: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不但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要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追求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坚持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的结合是合理且有必要的,它所体现的是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方略,历史学科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需要在探究教育时效性的同时,将历史课本中的德育因素更好地填充进来,能让学生在历史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理念的渗透。

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1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初中学生往往喜欢模仿一些优秀的人物,这一时期他们也会产生自己崇拜的偶像,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学好历史知识,了解相关的历史人物,对于英雄人物产生崇拜,从而使学生能够把一些优秀的历史人物当作他们的偶像,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历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认知。

1.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当前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还需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德育教育就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入的认知,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德育工作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地认识到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单纯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分析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分析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传授了知识,也进行了德育教育的渗透。三岁让梨的孔融,卧薪尝胆的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这些历史人物的许多品质都值得学生们学习。

2.2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丰富道德知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课堂之上。这样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加强道德知识方面的讲解力度,让学生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明辨是非、顾全大局,通过一些方式和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和水平,这样再进行历史学习的时候,就能够变得更加轻松容易,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所学习的历史知识的科学内涵,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能够给学生讲解清楚这些历史知识的一些科学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在历史教学中将德育教育的理念渗透其中,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单一教学模式,而是能够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所要教授的历史知识,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这些图片当中更加直观地学习历史知识,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能够通过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在德育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更加便利。当然,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理念培养来说,还有很多的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分组探讨的过程中,来提高各自的德育能力,通过在一起探讨一些历史问题,来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当中学习历史知识,这样对于学生的帮助很大。

2.4借助课堂互动传播正能量思想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会有意识地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实现长远发展。在此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根据现实来引导学生接收正能量思想,由此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切实健全学生的心理。在此过程中,学生更易于接受品德教育,也能自觉改善个人行为。就如在“繁荣一时的隋朝”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全面评价了隋朝的皇帝-隋炀帝,使其认真分析了这一历史人物的功过。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表达了比较武断的观点,认为隋炀帝的过大于功,开凿大运河对中国南北经济、交通、文化、军事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却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再加上三次亲征高丽,更是劳民伤财,表示即便没有隋炀帝,也会有其他的英雄人物出现推动历史发展。对此,笔者直接否定了学生的表述,告诉学生功过自在人心,不可因为一人之过而否定一人之功,而是要全面看待一个人。教师要迁移到学生的现实成长之中,引导学生认真回忆自己是否因为一些偏见而伤害、拒绝了他人,希望学生不要从单一层面去评价他人,优化学生的人际观与评价观。

2.5灵活运用历史材料

初中教师想要在历史教学工作中,需要灵活运用历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首先,教师应尊重历史材料,用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对学生开展思想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开展历史教学工作时,教师不仅需要坚持批判继承原则,还需要坚持厚今薄古原则,以及古为今用原则,在整个历史教学工作中做好德育教学内容的穿插工作,为学生传讲一些喜闻乐见的信息,将历史教材中空洞、抽象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内容,在整个历史教学工作中应辩证的看待问题,将德育作为历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迎合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其次,教师应抓住历史中的典型人物,对学生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工作,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整个历史教学工作中具有“去伪求真”“去恶扬善”的作用,使学生能够通晓历史,积极吸取历史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史为鉴、少走弯路,为学生的后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结语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历史这一学科中涉及的丰富的史料知识和真实的历史素材,在德育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以学生为本,将历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不断探索更加完善的渗透模式,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提高历史教学 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以此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曲生铎.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8):127.

[2]姚红静.德育教育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及教学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19.

[3]王晓霞.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10):69-71.

[4]田继辉.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初中历史教学参考,2017(24).

[5]姚红静.德育教育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及教学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19.

[6]周逸珺.德育发扬,历史学习——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扬德育教育功能[J].好家长,2017(67):60.

论文作者:张吉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探究论文_张吉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