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建设论文_李威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面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业务需求,建立一套自然资源资产本地数据库,该数据库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汇总自然资源审计专项资料,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一张图”信息化管理和分析。该数据库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快速地进行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本底数据库

一、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

为全面掌握XX市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现状分布情况,构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一张图”工程,保持自然资源资产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的现势性,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启动了XX市自然资源资产本底库建设工作。本项目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基础上,采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对XX市区域内自然资源现状分布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完成了区域内各地物信息提取,并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电子数据信息统一录入到数据库内,构建了以2015年底为基准的XX市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完成了该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的统计分析。

该本底数据库的成果将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自然资源“一张图”管理、“以图协助审计”的新时代审计管理机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为自然资源资产动态监视监测管理审计提供了基础信息数据,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前景。

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1)地理国情普查数据

第一次全国地理普查数据成果,该数据包括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及元数据成果、遥感解译样本成果。

1)普查数据及元数据成果

该数据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经过入库处理的数据和元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现势性为2015年。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及入库阶段增加的图层,其中地表覆盖和水域、交通,以县为单元的分区数据存储,其他数据为不分区数据,以整个任务区为单元存储;元数据是对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各工序和数据本身的说明。

普查数据是本次监测工作的基础数据和工作对象,依据满足监测时相要求的影像,对该数据进行监测与更新,元数据作为生产辅助数据。

2)遥感解译样本

该数据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时期生产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该数据作为变化监测生产过程中,遥感影像判读更新地表覆盖与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辅助依据,提高影像解译和判读的准确性。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收集到覆盖整个XX市区域内的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部分区域2016年度1:50000动态更新项目成果资料,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1985国家高程基准,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3)影像资料

收集到覆盖部分任务区的原始卫星影像数据,包括同轨道、同时相的全色和多光谱影像,均附带有高精度卫星星历和姿态数据文件。影像类型为高分一号、北京二号、SV1、K3、WV3其影像分辨率如下:

①高分一号(GF-1)影像地面分辨率为2米

②北京二号(BJ-2)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8米

③SV1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5米

④K3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7米

⑤WV3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3米

以上数据为生态审计提供参考数据。

三、自然资源审计专项资料

四、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自然资源资产本底库建设

1、基础数据提取

基础地理数据主要指XX市区域内基础测绘成果所包含的基础地理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界线、道路、水系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行政区划、道路、水系、注记、居民地、大型基础设施、自然与人文数据等。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主要是统一数据格式及坐标系统,使其在相同的框架体系中能够叠加显示及空间分析。

2.3.2 监测数据提取

监测数据主要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内的地表覆盖提取,分别提取种植土地、林草覆盖、房屋建筑(区)、铁路与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水域八大类。

2.3.3 遥感影像

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主要为经过辐射校正、影像增强等处理的正射遥感影像产品,包括GF-1/2、BJ-2等。正射影像用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优势在于其经过融合与匀色,能够最大尺度的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状况,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能够有效利用于数据挖掘及审计取证。

2.3.4 专题资料提取

(1)国土部门资料

历年土地利用现状图、新增耕地范围(土地整治、占补平衡等)、土地执法图,可以为土地资源资产审计提供基础数据。

(2)林业部门资料

林业资源调查成果、林地更新成果、湿度资源调查成果、造林项目验收图、林业采伐许可资料等数据,可以为森林资源资产审计提供基础数据。

(3)水利部门资料

水利普查成果资料,包括流域单元(河流、湖泊、水库和海域等)边界数据、名称资料和相关空间信息资料等,可以为水资源资产审计提供基础数据。

(4)环保部门资料

污染源普查及动态更新调查资料,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等空间信息和相关资料,可以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提供基础数据。

五、思考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机遇也是挑战,审计监督对象由传统的项目资金转变为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由原来点、线构成的平面审计视角转换为面向多维位置、方位、时间的立体空间,传统的技术方法完全够不着。目前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实践已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的技术支撑,基于地理信息部门丰富的数据资源服务、“所见即所得”的影像解译能力和强大的空间信息分析计算能力,审计部门可通过自然资源资产本底库内的测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影像数据、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数据的共享与服务,取得自然资源资产变动情况。

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建设的试点探索,为逐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录入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作平台。最后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直观的展示方式和强大的数据存储及归纳功能,在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单位间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统一储存,有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有助于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准确掌握自然资源资产现状,为今后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打好基础。

论文作者:李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建设论文_李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