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论文_蒋大伦

浅谈道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论文_蒋大伦

身份证号码:51322619650715xxxx 四川省阿坝州 624000

摘要:在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道路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和其他外在条件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指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道路施工质量,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稳步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本文就路面施工综合分析,明确路面施工过程中相应技术手段及其管理措施,加深相关人员对道路施工的了解。

关键词:道路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为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设计道路施工方案。对于道路施工各个环节来说,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并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衔接性,有效提升相关技术手段的合理性,为保证道路施工顺利实施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1路面施工

作为道路施工关键环节,在路面施工时必须采取适当手段保障路面施工质量和美观性,借以保证路面施工符合社会发展全部需求。当前在进行道路路面施工时经常采用混凝土材料,其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材料具备诸多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道路路面施工的全部要求。在进行道路路面施工时,应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搅拌和浇筑,并在这个过程中对施工现场气候状态和其他外在条件综合分析,借以保证道路路面混凝土浇筑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道路路面施工时还应保证混凝土振捣的连续性,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对于提升道路路面施工质量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实施道路路面混凝土振捣时还应对混凝土中水灰比情况综合分析,并按照混凝土中水灰比大小制定振捣时间,避免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除了常规振捣,在道路路面施工时还需要实施纵横震到,为保证纵横振捣的合理性,在振捣幅度重叠到10-20cm时,应利用振动梁对路面进行拖平处理,避免道路路面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产生裂缝,有效提升道路路面的平整性。

2栓桩的设置

为保证道路施工的合理性,在施工时还需要按照道路施工要求进行栓桩设置,确保道路施工人员对道路控制点桩的位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保证相应控制点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延伸线确定控制点桩位置。但是当前在道路栓桩设置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施工人员对栓桩点位置不明确,无形中加大栓桩点设置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针对于这一点在确定栓桩位置之前,需要道路各个方向设置相应引桩,利用引桩确定栓桩位置,不仅仅能够缩短栓桩点找寻时间,对于提升栓桩设置的合理性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3施工控制网测设

为保证道路施工的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部门按照道路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控制网测设,并将控制网测设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与道路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道路施工的合理性。对于已经丢失的道路控制点来说,在施工之前需要对相应控制点进行恢复处理,借以满足道路施工全部要求,有效提升道路施工时控制网测设的合理性。

3.1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附和导线形式布设。复测目的是检验导线点坐标的正确性。复测方法是测角和量距,并计算角度闭合差及边长相对中误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平面控制点增设可采用内分点法、外分点法、导线法、边角网法。在复测过程中,同时完成增设相关定位元素测量,使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复测成果计算时,增设点的数据不参与计算。待复测结果符合精度要求后,独立计算增设点坐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采用附和水准路线。施工高程控制点增设,可在水准路线上适当位置埋设水准点或利用平面控制点复测时将增设点同时测定,成果计算时参与平差计算,这样一次可获得复测数据与增设高程点。

4碾压温度

沥青是温敏性材料,在高温阶段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大,成为集料间的润滑剂,一旦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混合料结块变硬,再大的碾压应力也难以使集料位移、挤密,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温措施,特别在低气温、大风、铺层较薄、下承层温度较低等情况下,更是如此。其温度高低与沥青质量、标号有关,国外沥青最佳碾压温度常为120-150℃,国产沥青大体上为110-130℃,温度过高时会使碾轮两侧隆起,轮前推移,轮后裂缝,以及粘轮等现象。如温度低于70℃左右,则已经无法压实了。沥青混合料从拌成出料、装卸、运输、摊铺到碾压过程的各个环节,一定要紧凑连续,缩短时间,做好保温,严防温度离析,这是影响压实度均匀性的重要原因。碾压过程中为防庄粘轮而喷雾水,是很必要的,但往往有雾化喷水机构不良或损坏,喷水流淌到路而,路面迅速降温的情况

5工程施工实体质量控制与管理

5.1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桩基础、重要部位质量验收

查看以下资料是否完备,技术指标是否达标。主要包括:①桩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记录;②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③桩基础施工质量验孔记录;④桩承载力试验,无损检测资料;⑤查看桩基础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咨料是否完全;⑥查看土方回填分层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2道路基层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路基、基层等重

要部位质量控制:①路基、路基处理的施工;②道路基层施工质量;③道路基层施工质量;④道路基层厚度;⑤土基回弹模量。查看路基养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平整,是否能及时提供检测报告。

5.3道路面层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道路面层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质量。①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②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是否铺匀,平整。检查道路面层重要部位、关键下序,必要时进行现场监督检测。对工程首段沥青混凝土施工进行马歇尔试验。③检查工程首段水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面层厚度是否合理。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道路施工设计多项施工环节,而且各个施工环节的要求存在本质上的差异,针对于这一点在进行道路施工时必须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和各个环节施工要求综合分析,并选取适当的道路施工技术。除此之外,在道路施工时还应制定管理措施,严格控制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确保我国各个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志强.浅谈道路施工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214.

[2]张昊.探讨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8):142-143.

[3]方满雄.道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J].四川建材,2009,35(04):249-250+253.

[4]牟占江,曲希丽.浅谈道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9):169.

论文作者:蒋大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浅谈道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论文_蒋大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