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邱辉强,张震宇,简庆佳,黄健林,刘金华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邱辉强,张震宇,简庆佳,黄健林,刘金华

邱辉强 张震宇 简庆佳 黄健林 刘金华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检验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贫血患者90例资料,按照贫血类型分为贫血甲组(地中海贫血)和贫血乙组(缺铁性贫血),另选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三组受检者进行相关的血液检验。结果:贫血甲组RBC、RBC/MCV指标值显著高于贫血乙组和对照组(P<0.05),贫血乙组RBC、Hb指标值显著低与贫血甲组和对照组、而RDW值则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贫血甲组与贫血乙组的MCV和MC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贫血甲组:灵敏度94.53%,特异性66.58%,符合率76.89%;贫血乙组:灵敏度95.80%,特异性68.56%,符合率79.3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经济实用、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贫血类型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血液检验;贫血;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090-02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临床症状。根据病因,贫血可分为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出血性贫血等,其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贫血类型。贫血者常见症状有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等,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及时鉴别诊断贫血类别,给予针对性治疗,对贫血患者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采用血液检验方法鉴别诊断贫血类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收的90例贫血患者,按照贫血类型分为贫血甲组(地中海贫血)和贫血乙组(缺铁性贫血),各45例,两组患者分别经过地中海基因和血清铁蛋白的检测活动进行确诊,另选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三组人员进行相关的血液检验。140例人员中,男82例,女58例,年龄25~53岁,平均(31±6.5)岁。三组人员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在空腹时对所有受检者肘静脉采血2ml,对血液标本使用全自动的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所配套的血液检测试剂,严格遵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观察比对三组血液样本的RBC、MCV、Hb、MCH、MCHC 与RDW 检测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比较三组的血液检测结果

RBC(×109):贫血甲组为(5.15±0.55),贫血乙组为(3.20±0.45),对照组为(4.12±0.47);MCV(FL): 贫血甲组为(69.19±5.32),贫血乙组为(76.01±6.45);对照组为(92.28±8.69);RBC/MCV: 贫血甲组为(7.60±1.51),贫血乙组为(3.50±1.11),对照组为(5.29±1.53);Hb: 贫血甲组为(100.15±11.55),贫血乙组为(85.37±10.45),对照组为(128.65±10.42);MCH: 贫血甲组为(24.63±3.54), 贫血乙组为(19.02±2.37),对照组为(37.25±3.96);RDW(%):贫血甲组为(16.71±1.95),贫血乙组为(22.95±3.26),对照组为(12.99±1.05)。

贫血甲组RBC、RBC/MCV指标值明显高于贫血乙组和对照组(P<0.05);贫血乙组RBC、Hb指标值明显低与贫血甲组和对照组、而RDW值则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贫血甲组与贫血乙组的MCV和MC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分析比较三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

贫血甲组:灵敏度94.53%,特异性66.58%,符合率76.89%;贫血乙组:灵敏度95.80%,特异性68.56%,符合率79.35%。

3.讨论

贫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血液疾病,根据病因可分成不同的贫血类型,其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两种类型。地中海贫血是因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中一中或几种珠蛋白合成缺如或不足,造成贫血或病理状态。缺铁性贫血是因人体内铁的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造成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红细胞数目减少而发生的贫血。不同类型的贫血病因不同,治疗原则与方法也不同,对症治疗才能有效,只有及时鉴别诊断患者贫血的类型才能有效开展治疗工作。在贫血的鉴别诊断中,可采用基因检测和血液检验,但是基因检测对技术要求较高、费用也较高,很多医院未能开展。而血液检验是准确性较高、比较经济、实用性较高的诊断方法。

本研究中,对三组受检者均做了血液检验,检查项目包括RBC、MCV、Hb、MCH、RDW等指标,对比分析显示贫血甲组RBC、RBC/MCV指标值明显高于贫血乙组和对照组;贫血乙组RBC、Hb指标值明显低与贫血甲组和对照组、而RDW值则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贫血甲组与贫血乙组的MCV和MC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血液检验有助于贫血的诊断。贫血甲组灵敏度94.53%,特异性66.58%,符合率76.89%;贫血乙组灵敏度95.80%,特异性68.56%,符合率达79.35%。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经济实用、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贫血类型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罗方举.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447-1449.

[2]尚凤兰.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2):106-107.

[3] 郑妍.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6):62-63.

论文作者:邱辉强,张震宇,简庆佳,黄健林,刘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邱辉强,张震宇,简庆佳,黄健林,刘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