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合并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心理护理研究论文_王新福,雷红娟,李淑莉,冯永莉

抑郁症合并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心理护理研究论文_王新福,雷红娟,李淑莉,冯永莉

甘肃省平凉市精神卫生中心 744000

摘要:躯体化症状在神经症和抑郁症中颇为常见,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也加重了经济负担[1]。 目的 探讨抑郁症合并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采用临床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以躯体形式障碍的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I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和护理,II组患者在I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I组患者经过我院护士的心理护理,其躯体症状好转者较多,患者采用抑郁量症表评价,得分明显低于I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抑郁患者的躯体症状,使患者抑郁心理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心理护理;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躯体形式 障碍的抑郁症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001)。排除:有严重的心肌疾病、肝肾疾病、既往有脑部疾病史等躯体疾患,或合并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呼吸、泌尿生殖道症状及疼痛感。

将120例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在22~73岁之间,平均(43.38±10.92)岁;患者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9例;专科以上11例;高中以上12例;初中以上18例;小学以上4例,小学以下6例;患者病程在4个月~9年,平均(2.33±0.19)年;首次入我院就诊者32例,多次就诊后到我院治疗者28例。B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在21~74岁之间,平均(43.77±10.61)岁;患者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8例;专科以上12例;高中以上16例;初中以上11例;小学以上8例,小学以下5例;患者病程在3个月~11年,平均(2.78±0.42)年;首次入我院就诊34例,多次就诊后到我院治疗者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A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性的治疗与护理;B组患者在A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使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由患者自行评价自身症状有无消失、缓解、无变化或加重。

1.3 心理护理干预医护人员采取诚恳、耐心、友好、和蔼的态度,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患者的主诉,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可能成因,针对性的疏导其郁积情绪,使患者内心的抑郁情绪得以宣泄。并告知患者其躯体症状与内心的抑郁焦虑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要多给予患者正面引导及心理暗示,如“您并没有疾病”“心情愉快会促使症状消失”等。同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争取让家属配合与护士共同对患者进行鼓励。

医护人员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患者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并根据其产生抑郁的主要因素,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寻找解决的办法。如不能解决,则引导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各种兴趣,如下棋、养花、书法等,以修身养性。此外,还可使用音乐及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放松心情,调节情绪。此外,护士还要在患者离开医院时,给予患者详细的联络方式,以便患者在出现内心的不愉快时,可与护士进行及时的沟通。

2 结果

心理干预组患者躯体症状有明显改善,与未使用心理干预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得分明显低于未使用心理干预组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多会表现出躯体各个系统的不适,如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恶心、腹泻、疼痛、头晕、尿频等[2]。大部分患者认为此情况的发生是躯体疾病造成,但经过临床检查,却往往无器质性病变。而随着病情久治不愈,又无明显的病因,则会导致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其抑郁状态也随之加重。采用心理护理干预,首先让患者了解到躯体不适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有密切关系,进而指导患者做各种放松训练,采用多种方法,缓解其抑郁、恐惧、烦躁的心理,与药物协同,改善患者的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并有助于躯体症状的减轻和消失,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莉,欧红霞. 神经症与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及经济损失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8, 18 102-104.

[2] 杨晶,贾娟,王玉兰等.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8) :

论文作者:王新福,雷红娟,李淑莉,冯永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抑郁症合并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心理护理研究论文_王新福,雷红娟,李淑莉,冯永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