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康复训练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黄小丽

家庭式康复训练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黄小丽

(江苏省南通市社会福利院;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式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加强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对症治疗以及护理的力度,同时在患儿离院后对其施以家庭式康复训练,努力增强患儿的机体功能,促进病情恢复。结果:在经过系统性的家庭式康复训练后,患儿的指令服从能力明显提升,精细动作得到显著改善,上下肢肌力恢复正常,能够独立上下楼梯以及行走等,并且,患儿的认知功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能够独立进食,辨认出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以及水果等,并能和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结论:积极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工作当中采用家庭式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瘫;应用价值;家庭式康复训练;生长发育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70-02

临床上,脑瘫,即脑性瘫痪,是一种从受孕到婴儿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亦或者是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以姿势不正常以及运动障碍等为主症,可引发儿童肢体残疾的情况[1]。对此,临床需要加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力度。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家庭式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生于2015年2月,在同年5月收入我院,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与下颌畸形。患儿发育迟缓,在1岁时依旧不能进行翻身以及抬头,且不能完成站立以及爬行等动作,在发育期间,伴严重语言功能障碍,只能发出“咿呀”音,且存在失用症以及失认症,不能对常用事物进行准确的辨认,不能使用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器具。患儿先后在我院中接受了3次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半年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2 护理方法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一对一的认知以及语言课程,每节课程50min,每日1节。与此同时,还应对患儿施以小组的多感官和感觉系统课程,每节课程60min,每周2节。其它时间患儿都参加小班的所有班级课程活动。

在语言方面指导患儿进行出口哨以及吹泡泡等游戏,以充分训练其呼吸能力,患儿通过训练能够基本掌握呼气的技巧。此后,再对患儿施以口部按摩,并指导患儿进行发音训练,患儿能够简单发出个别的“ba”与“ma”音,且伴有无意识发音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患儿进行口部按摩时,要正确引导患儿进行发音,并注重刺激以及训练患儿的吞咽以及咀嚼功能,以改变其饮食状态。通过大小对比和卡片指认等方式训练患儿的认知能力,并采取穿珠和搭高等方式训练患儿的精细动作。

指导患儿进行头部自主控制训练,让患儿将头部紧贴于家长的腹部和胸部,同时,家长利用双手护住患儿的胸部,让患儿保持头部中立位,每次训练15-30min,每日2-3次。在日常的训练过程当中,需要加强对患儿进行爬行、坐姿以及站立等方面的训练,每次15-30min,每日2-3次。此外,还应予以患儿饮食方面的指导,要合理搭配每日膳食,特别是在训练后,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确保患儿机体营养摄入充足,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3 结果

在经过一系列的家庭式康复训练后,患儿能够掌握呼气技巧,可吹出1-2个泡泡,但依旧不能全面掌握呼吸气的力度。患儿能够对相应的指令进行服从,能够对自己的简单需要进行表达,比如:找喜欢的食物亦或者是玩具等。患儿能够对卡片进行指认,且配合度良好,能够独立进行穿珠和搭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遵守课堂纪律,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比较常见的动物和水果等进行辨认。患儿的上下肢肌力恢复正常,能够独立上下楼梯、行走以及慢跑等,能够独立进食,能够说出“不”以及“妈妈”等词汇,能够和他人进行简单的沟通。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罹患脑瘫的患儿显著增加,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中的脑瘫发病率在1.8-4%的范围之内[2]。因脑瘫的发生能够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创伤,同时还能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所以,临床需要加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力度。

家庭式康复训练属于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手段,能够以脑瘫患儿家长为主导,对患儿进行居家的康复训练,从而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智能、体格以及运动等发育状况[3]。有报道称,对于年龄<0.5岁的婴幼儿来说,其神经发育的可塑性非常高,且其中枢神经发育的速度也非常快,脑部代偿能力非常强,若在此期间对患儿施以科学的功能训练,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4]。但多数患儿的家长缺乏对医学知识的认知,所以,临床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康复训练相关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让患儿家长能够充分掌握康复训练的技巧与方法,从而有助于确保患儿康复治疗的效果。此外,每个家庭在生活环境以及经济情况上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对此,护士要充分了解患儿家庭的实际情况,主动和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并采取因地制宜以及因人而异的方式,为患儿制定出一份最佳的康复训练方案,从而有助于提高患儿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另外,还应积极调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力量,让患儿家长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以进一步减轻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

此研究中,1例脑瘫患儿在通过家庭式康复训练后,上下肢肌力均恢复正常,能够和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动物和水果等进行辨认。可见,家庭式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旭东,林莉,罗艳等.家庭式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发育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6):128-130.

[2]李文艳,赵录利.家庭式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9):170-172.

[3]李南玲,徐俊峰,张雁等.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结合口服溶栓胶囊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76-177.

[4]李玉秀,金炳旭,严晓岚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45-46,58.

论文作者:黄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家庭式康复训练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黄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