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教育策略探究论文

语文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教育策略探究论文

语文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教育策略探究

刘丽媛

摘 要: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育是幼儿教育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都是小学教师最为重视的教学内容。语文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幼小衔接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在幼儿语文衔接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其现状不容乐观,尚存诸多问题。因此,及时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现存问题,保障幼儿语文衔接教育的顺利完成,是当下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小衔接的基本概念及实际意义,分析了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指出了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现存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语文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教育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语文教育;幼小衔接;教育策略

一、 幼小衔接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一) 幼小衔接的基本概念

幼小衔接的基本概念指儿童从幼儿园教育阶段步入小学教育阶段的过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关键的转折点之一。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是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更是促进儿童未来发展的基石。小学低年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小衔接教育对于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需要对低年级儿童的幼小衔接教育提起足够的重视。

驰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友林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中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方位智能手机市场,但还有很多国家通信比较落后,中低端、功能机的市场还很大。现在电子行业开始向西部转移,我们来泸州,一是因为泸州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比如厂房三年免租,登记办证一对一服务,后期保障到位。二是因为劳动力市场大,员工在这里生活更经济、也更安心。”

(二) 幼小衔接教育的意义

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和独立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幼儿园教育及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始,更是一生中所有教育过程的起点,对人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幼儿在过渡期的教育不仅是为了满足学习需要,更是为其人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这个阶段,儿童的学习习惯及思考能力都将出现变化,决定了未来学习之路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要对儿童的幼小衔接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好儿童学习、成长路线的第一关。

二、 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 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基本概念

语文学科的幼小衔接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基础语言教育向小学标准语文课程教育过渡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的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重在培养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力及方法,使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由幼儿园语言学习向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转变过程。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为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伤口感染率为18.33%,观察组为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 语文教师对待幼小衔接教育的态度现状分析

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的幼小衔接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幼儿园及小学语文教师对幼小衔接教育的态度。幼儿园语文教师对幼小衔接教育的积极性要远高于小学语文教师,幼儿园语文教师会主动深入到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考察,同时积极参与幼小衔接教育的相关交流活动。然而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幼小衔接教育都缺乏积极性,甚至有教师认为幼小衔接教育是幼儿园的工作,将责任推卸给幼儿园教师,这种观念是严重错误的。语文学科的幼小衔接教育,需要衔接口的两端共同努力才可以把衔接工作做好,小学及幼儿园的语文教师都要对自身的工作负责,相互配合、积极沟通,共同保障儿童可以顺利实现幼升小的过渡。

三、 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 低年级儿童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幼儿园作为儿童学习之路的第一课堂,受到了家长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因此,很多幼儿园为了赢得家长的满意、提高自身的口碑,盲目修改教学内容,将大部分小学的语文知识添加到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中。这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法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使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养成了重视学习成果忽视学习方法的不良习惯,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习惯会对孩子未来进行高难度知识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幼儿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而不是将幼儿园小学化,盲目讲授知识。同时,语文教师也要认识到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一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转折点,幼儿的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培养、心智的早熟问题等都不容忽略。

(二)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缺少趣味性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学习生活更加规范有条理,导致自由休息及游戏的时间严重减少。缺少快乐及自由的教育环境会为儿童带来生理上及心理上的负担及压力,进而严重影响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践证明,儿童的自主性学习不但有助于掌握知识,更对其智力的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差的具体表现为:缺少学习目标、语文课堂上不积极、需要在监督下进行学习等。部分学生可以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但大部分学生几乎不主动回答问题,只有通过点名的方式他们才会勉强回答。这种现象就说明部分学生缺少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 低年级儿童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较差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大都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儿童习惯于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但升入小学以后,教育模式更为规范与严格,让大部分初入小学的儿童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随着教育压力的逐渐增加,学校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便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由于小学学习的任务也逐渐繁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式”讲授,而忽略了采用更适合儿童的、趣味性更强的教学方法,使刚刚进入小学的儿童对语文的学习缺少足够的兴趣。因此,语文课程趣味性的缺失也是影响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 低年级儿童缺乏完成语文作业的任务意识

经历过幼儿园阶段的基础语言学习,大部分儿童具备了简单的阅读及书写能力,具有一定学习语文的经验,而不是零基础学习。但即使是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对于儿童来说语文课程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逐层分解教学目标,以便逐步帮助儿童适应小学与幼儿园语文授课模式及学习节奏的变化,这样才可以使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在幼儿园阶段,儿童大多通过带入语境的方式进行学习语言,这种学习方式形象生动便于儿童接受,而进入小学后,他们要从汉语拼音开始学起。小学语文课程大纲要求学生首先学会汉语拼音,而后进行说、读、写等过程。语文教师可以把掌握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小目标,分别是:认识拼音字母、会读拼音字母和拼写拼音字母,循序渐进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汉语拼音读与写,以达到提高汉语拼音学习效率的作用。

四、 语文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相应教育策略

(一)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解教学目标

在步入小学前的阶段,儿童的任务意识主要靠家长及幼儿园教师进行培养,帮助儿童有目的性地完成较为简单的任务。为步入小学后的儿童已经有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低年级儿童对语文教师安排的家庭作业有抵触情绪,经常出现诸如选择性忘记作业内容及不认真完成语文作业等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一些儿童缺少完成语文作业的任务意识。任务意识较好的儿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目标,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语文作业,任务意识较差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目标,对于语文作业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远远差于那些任务意识强的儿童。因此,低年级儿童缺乏完成语文作业的任务意识也是影响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连杆试件照片以及成像区域如图13,连杆试件上有3个孔作为模拟缺陷:杆身位置A(直径为1mm的盲孔,孔深3mm)、连杆小头与杆身过渡凹槽部位B(直径为1mm的盲孔,孔深5mm)。

(二) 避免幼儿园小学化,规范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儿童来说,学习知识的兴趣越浓厚,就更愿意去主动进行学习。让刚刚结束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儿童对小学语文课程产生兴趣,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小学的语文课程体系当中。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低年级的儿童习惯了幼儿园松散的教育环境,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会出现四处张望、随意走动、交谈打闹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体现出儿童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缺少足够的兴趣。

(三) 利用多媒体教育设备,丰富教学内容

从语言学教育的视域来看,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时期是儿童语言学习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把汉语文字的学习作为首要教学目标,这决定了儿童未来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否扎实。但汉字作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文字,对于刚步入小学的儿童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尽管低年级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孩子的学习能力不足,加入了简笔画及图片等元素进行辅助学习,但未达到预期效果。毕竟教材的插图是静态的,很难将要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休”字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做好一个人靠着一棵树休息的过程的动画演示,孩子就会更好地理解休息的“休”字的含义。同时,儿童对动画演示本身较为感兴趣,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同时也会对“休”字的写法印象深刻。

(四) 培养学生课堂兴趣,创新教学形式

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做游戏的途径来获取语言知识,但进入小学后,游戏活动逐渐被规范化的语文课堂学习所取代,语文课堂又较为枯燥与死板,儿童在刚刚接触小学语文课堂时会感到无聊和厌烦。因此,语文教师要把课程内容与游戏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了解相应的语文知识,进而带动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根本目的不尽相同,小学的游戏活动是要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可爱的小树》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布置动画背景,并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扮演小树等课文中的角色。在游戏过程中,将课文中的对话变成孩子们的台词,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孩子对小学语文课程充满兴趣。

四、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的幼小衔接教育是儿童语文学习的关键转折点,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改变以往幼儿园的语言学习方式,逐渐适应小学规范的语文课程学习。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做好课程的衔接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要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通过频谱仪可以检测到实验室空中TD-LTE 2330频点的射频信号,其频谱图如图12(a)所示。欲将TD-LTE的2 330频点信息接收下来,需要进行两级射频混频,第1级混频将2 330 MHz的信号与ADF4350产生的3 160 MHz本振信号采用上混频的方式混频到830 MHz,通过频谱仪检测到的信号频谱图如图12(b)所示;第2级混频将830 MHz的信号与ADF4350产生的970 MHz本振信号采用上混频的方式混频到140 MHz,通过频谱仪检测到的信号频谱图如图12(c)所示。

参考文献:

[1]王佳娟.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幼小衔接问题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2]郑宗武.小学低段幼小课程衔接策略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274-275.

[3]蓝君波.优化“幼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7(6):63-64.

作者简介: 刘丽媛,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朱家镇教育中心。

标签:;  ;  ;  ;  

语文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教育策略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