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教材,关注每一个第一次的出现论文_周玫倩

着眼教材,关注每一个第一次的出现论文_周玫倩

纵观部编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从规范的发音到使用规范的语言,以及规范的用语习惯,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任务,每单元有层次地训练,有梯度地提高。那么作为孩子的引路人,我们有职责审视好本册及本年段教材文本的特点,在学生第一次面对新鲜词语、新鲜句式及新鲜的学习方法时,我们都应该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并在言语实践中去运用,把基础打牢做实。

一、重视连接词的学习和运用

在低段的词语学习积累中,我们老师非常重用动词、形容词、四字词的学习运用,在一定基础上我们也要重视一些虚词及连词的学习与运用。这些连词把两个两个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如何让学生用一些词语来串联,说一些复杂的、有逻辑的、严密的句子,是学生语言进阶的一个表现。

1、依托文本,学习连词。

本期《雾在哪里》一文中:“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起来。这个句式时,出现了“于是”一词。学生不是很好理解,在教学中,通过师生接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于是”一词在故事中起着承接作用,把雾说的话和做的事连接在一起。像这样的连接词还有“甚至”“无论……都……”,通过朗读,重读这对关联词,让学生明白雾的本领大,他们是一个家族,经常一起出现。

2、设置场景,运用词语

设置场景可以让学生马上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所以是学习连接词的好方法。在教完“于是”一词后,我顺势搭建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去用。如“我肚子饿了,于是( )”“妈妈让我去做作业,于是( )”……在教到《狐狸分奶酪》一文中又遇到一个新的连词“便”,我又把前面训练的场景再次出现,让学生换着词说。“我肚子饿了,便( )”“妈妈让我去做作业,我便( )”。同样的情景可以用上不同的连接词,如“就”“便”“于是”,这无形中教会孩子表达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就不会出现学生一写文章只会用“就、就、就”干瘪无趣的语言了。

教完“无论……都……”,“连同”词语后,降低难度,搭建支架,让学生填空完成长句子的表达。“如我要把学校藏起来。于是,他把学校藏了起来。无论是( ) ,还是( ),都( )。”通过这样开放性的场景训练,帮助学生运用连接词,同时也对学生思维的延展进行训练,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好地学习逻辑表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情。

二、引导学生有序表达

一个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几个句子在一起就是一个句群,就表达出有联系有逻辑的意思。在《曹冲称象》一文中,用几个句子讲清了称象的办法。第一次遇到有步骤地呈现几个动作先后顺序的句子,教学时一点不敢马虎。

(1)先让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的句子,画出称象的句子,数有几个句,让生说动作。(2)再请学生拿出老师写的4张纸条,按先后顺序排列在黑板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赶象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称石头的重量。”(3)指导学生有序表达。a找找书上用了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理解“再,然后”,表示动作的继续。b看动画演示,让边看边说。说过程。c让学生能用上“先……,再……然后……最后……”有序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这一学习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明晰了称象过程,也训练学生由一个句子到多个句子的有序表达。

利用教材中的训练点,强化有序表达。在《一封信》中露西回到家中做了一连串的家务事时,我也出示了“露西早早回到家,她先( ),接着( ),然后( ),最后( )。”让学生有序梳理露西的动作,再有序表达,从而体会到露西是一个能干、孝顺的孩子。《葡萄沟》中写了葡萄是怎样制成的,教学中让学生抓关键词“运到阴房、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在关键词的帮助下说出制作过程。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就是在老师的示范下提升学生对做手工的规范表达。在这次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明白了,如果动作太多,步骤太长,还可以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以此类推,让学生进行有序而严密的表达。总之,有机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将表达的梯度放缓,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初试默读,用好眼脑手。

默读顾名思义是不出声的读书,是语文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本年段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为了从学生的有声过渡到真正的无声阅读,第一次训练的时候,必须放慢脚步,减缓坡度。

《雪孩子》新课开始,让学生放开声音朗读,老师记下时间,快的3分多钟,慢的5分多钟。再出示老师阅读时间1分15秒。我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很长,每次朗读会花很长的时间,老师采用了一种不出声速度快的阅读方式——默读,一下子就激起孩子的兴趣。用三步,教会默读不出声。

第一步,老师轻声带读,训练学生用眼睛看。从眼动到眼停,表明从眼动那段时间看清看懂了那部分的内容。这样循环往复,逐步读完全文。首先老师轻声读1——4自然段,学生不跟读,用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看课文,手不指着书,嘴唇不出声。这时出示儿歌:“手拿书本立桌面,眼离书本一尺远,转动眼睛看字词,小嘴闭上不出声。”

第二步、尝试默读,用脑内发声。读5-8自然段,尝试着嘴不出声,大脑出声。可以看到孩子一点头一睁眼地读,看得出来学生还不能把看到的词句和词句的意思联系起来。课堂上还会出现“嘴唇翕动”“念念有词”的,要耐心引导,纠正错误的做法,帮助学生过渡到无声默读。

第三步、自主默读,训练自主圈画。默读要眼到,由一个字读一个词读一个短语,最终能一目十行。心到,目之所看,心随所想,最后达到理解。学生默读9-14自然段,勾出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勾勾圈圈,调动眼脑手,才能提高默读效果。

通过《纸船和风筝》《风娃娃》等课的训练,调动学生眼脑手各个器官,保证阅读的时间,科学训练,循序渐进,学生渐渐掌握默读不出声的技巧,为提高默读能力奠定基础。

总之,一期下来,依托教材,训练学生运用新鲜语言和常用句式,将学到的这些语言素养,用到说话、写话当中去,慢慢改变了学生疙疙瘩瘩、干瘪无味的表达现象,使表达逐渐完整、形象、生动。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须做好每一个第一次知识点的教学。夯实根基,方能踏实前行。

论文作者:周玫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  ;  ;  ;  ;  ;  ;  ;  

着眼教材,关注每一个第一次的出现论文_周玫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