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商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商业论文

供销商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商业论文

供销商业承包经营中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销论文,对策论文,承包经营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供销商业以“四放开”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入,集体承包、资产承包、租凭经营以至资产拍卖等形式应运而生。在这一变革中,农村供销商业在思想观念、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方面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市场竞争劣势很快暴露出来,突出表现在现有经营与资产,资产与负债的严重分离,特别是债务的不落实,使企业的经营包袱与银行贷款出现了悬空,加剧了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性。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浅见。

一、供销商业参与市场经济面临的问题

供销商业各种经营承包形式的出现,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反映,对搞活供销商业经营无疑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由受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供销商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必须认清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资金结构不合理,有效资产锐减。一是帐面资金结构比重失调,商品资金越来越少。据对襄樊市供销社1994年6月末清理表明,商品资金只占全部流动资金的41%,分别比年初和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而各项应收款则分别增加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能周转的资金越来越少,严重制约了供销商业的正常业务经营。二是帐面资金虚假大,有效资产不断被吞食。其一,资产无偿平调不调帐。企业主管部门为了新增网点或扩大经营,采取硬摊或抽肥补瘦的办法平调企业资产,调入企业不认不还帐,调出企业不出帐。结果是帐面有数字帐下无资产;其二,商品资金呆滞多,空洞大;其三,各项应收款占用时间长,收回难度大,部门借支、抽调严重。由于实际有效资产大量减少,企业“空壳”十分严重。据调查,1994年6月末,襄樊市供销系统资不抵债企业已达企业总数的48.5%,资不抵债企业的贷款,已占供销社贷款总额的44.3%。

(二)挤占挪用增加多,资金包袱沉重。供销商业实行“四放开”改革以来,由于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经营品种的增加,对流动资金需求量加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企业大量挤占挪用流动资金的势头越来越猛,包袱资金越累越多。据调查,襄樊市供销社系统1994年6月末,挤占挪用和包袱资金合计达2.4亿元之巨,比1993年底增加6.6%,占银行贷款的42%。

(三)经营萎缩失市场,企业亏损严重。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扩大,多渠道分成份商品流通体制的形成,使供销商业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的职能受到严重冲击。据调查,襄樊市供销商业1994年上半年商品销售总额比同期下降28.5%,经营市场的萎缩,带来企业效益严得滑坡。全市供销社亏损总额达3487万元,比同期增长19%。

(四)信用观念淡化,贷款风险加剧。供销商业实行“四放开”改革,各种经营承包形式相继出现。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加之各种承包合同不尽科学,致使供销社应抽资金抽不回,应收承包费用难上收,最终加剧了信贷资金风险。一是承包中只分有效资产不承担包袱资金,造成信贷资金悬空。二是他行开户和坐支现金现象严重,资金大量分流,归行率低下,致使银行收贷难收息难。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造成供销商业经营承包中的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上的原因也有企业经营因素,是诸种条件相互牵制的结果。

(一)承担政策性业务和行政的超常干预,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农村供销商业按其性质是群众性的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在经营上理应自我决策。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在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由于承担政策性业务和行政的超常干预,供销社的资产常常被硬性抽调。如抗洪抢险、抗旱排涝、生产资料储备供应、物资被平调、资金无人管;化肥、化纤布降价损失无人补;城镇建设中的资金摊派,统一规划中房屋拆迁损失,更无资金来源弥补。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侵权行为至今屡有发生。

(二)企业对经营机制转换不适应,经营承包中茫然适从,管理失衡。供销商业推行“四放开”改革,各种承包形式一哄而起,大部分承包体均以独立核算的法人出现,内部管理便失去了控制。其一,承包方案不科学,承包合同缺乏法力的硬约束,承包人只接受有效资产而拒受资金包袱。致使供销社应抽资金抽不回应收承包费用收不了,老包袱消化不了又增加了新包袱。其二,现有考核办法不科学,诱发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近年来,供销社把商品销售额和利润作为主要经济指标考虑企业负责人,而且目标完成情况与职工经济利益挂钩,企业反映亏损,职工经济收入便会受到损失。迫使部分企业不敢真实反映核算,不敢如实反映经营成果,明盈暗亏,亏多报少的现象十分普遍,“打肿脸充胖子”的结果,使供销商业的包袱资金越滚越多。其三,为了占领市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量流动资金被挤占挪用,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制约。

(三)企业经营行为不端正,借改革之机欲逃脱贷款债务。国家对国合商业推行“四放开”改革,进而实行“国有民营”,其旨在保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不受侵害的条件下,采取“两权分离”,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搞活企业搞活经济。然而部分企业却强调自身利益,而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四者利益关系,有意或无意模糊债权债务关系,不愿承担债务的偿清义务。在各种经营承包中只分有效资产不分贷款债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单位未经银行参与另立企业法人,而把原有贷款债务放在“空壳”企业,名曰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参与竞争,实则等待企业破产逃脱还款责任。

(四)银行信贷管理职能弱化,手段滞后,遏制不了企业违规行为。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要求金融部门必须重新认识自己在市场经济中所处的位置。由于必要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加之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农业银行对农村供销商业的信贷管理出现了一些空档。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继续支持供销商业充分发挥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认识模糊,表现在重视农副产品收购,忽视对供销商业的研究和支持;二是大银行小企业的传统观念影响,表现在重管理轻服务;三是考核指标老化,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四是信贷队伍力量簿弱,信贷人员缺乏,没有精力“管”;人员频繁变动,业务素质低,没有能力“管”。

三、支持供销商业搞活经营及加强信贷管理的对策

(一)要按照市场经济机制的要求,为供销社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国家要根据供销合作商业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对供销商业减政放权,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经济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直接或变象无偿占用供销商业的资产。二是尊重供销商业“四放开”改革自主权,使其根据情况选择经营承包形式,因地制宜,因企业制宜,宜分则分,宜统则统,不搞一哄而起和一刀切。三是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供销商业创造宽松环境,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二)供销商业要尽快适应转换经营机制的要求,千方百计挖掘内在动力,形成整体联动合力摆脱经营困境。一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国家对供销商业“四放开”的自主权,敢于抵制外来违规的行政和经济行为,加强自我保护。二是坚持慎重稳妥的改革方案,坚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四者利益关系,科学测算各类承包合同,强化合同法力约束力,应抽资金和承包费用要按期如数收回。三是按照市场,效益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网点建设,不得病急乱求医一哄而起上项目。四是积极处理资金包袱,不得增加新的挤占挪用。

(三)农业银行要转换观念,制定和完善适应企业改革后的信贷管理办法。首先,要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关系,树立银企公平竞争观念,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习惯,为管理服务并重。要参与企业改革方案研究,参与企业市场调查和经营决策;帮助企业清收外欠资金,帮助企业收回各项承包资金;监督落实贷款债务,监督抽资还贷。其次,建立供销商业指标考核体系,做好科学监测。针对供销商业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宜建立承包体农行开户率,销售收入归行率,贷款债务落实率,抽资收回还贷率,贷款收息率,包袱资金消化等六项考核指标,实行贷款与六项指标完成情况挂钩。第三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明确信贷人员职责。在配足配齐信贷人员的基础上,规定信贷人员贷款调查建设议权,信贷人员对企业建立贷款债务落实,销售归行,贷款收息,抽资还贷四本台帐,逐月登记,按季考核。信贷人员的工资与贷款收息、代款债务落实两项指标完成情况同比例计酬,其奖金和其他收入与抽资还贷、资金归行两项指标完成情况同比例计酬。

标签:;  ;  ;  ;  ;  ;  ;  

供销商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