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素质的两个理论问题_社会属性论文

关于人的素质的两个理论问题_社会属性论文

关于人的素质的两个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于人论文,素质论文,两个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919(2000)04—0047—08

随着制度和体制问题的基本解决,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高素质人才的问题更加突出,并且已日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带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对人的素质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邓小平、江泽民及中央有关文件都已作了深刻的论述。早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高瞻远瞩,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P120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指明,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9年中央又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到一系列重要措施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部署,充分表明了中央领导的决心。在此前后,报刊上有关实施素质教育的应用研究和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经验介绍的文章发表很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和中央的正确决策正在贯彻。相对地,有关人的素质的基本理论研究的文章似乎发表较少,这是正常的,事情的发展总是经验在先,理论概括在后。只有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系统的、大家公认的关于人的素质的科学理论。我们愿意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就有关人的素质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提供研究的初步成果,请教同仁,以求互相切磋,共同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一、关于“人的素质”的科学规定

研究问题首先要明确概念。素质就单个字来说,“素”的含义是指本色,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即要素、元素。“质”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性质、本质、质量。辞书一般都如此解释。但合成“素质”这个词,含义就比较复杂。起初,素质一词出现在中文中似乎是作为心理学和医学的概念,其含义则仅仅表征为人生来具有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注:参见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第6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缩印本),第122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对照英文,心理学是constitution,医学是diathetic。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发展,素质这个词几乎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已经突破了最初比较狭窄的含义,当前迫切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这一概念的含义重新作出科学的界定。

目前我们见到的关于人的素质的定义不下十余种,大同小异,基本的意思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自身所具有的条件。这样概括原则上是正确的,但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人的素质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德、智、体、美等许多方面?为什么不同的人的素质状况会有很大的差异?为什么人的素质可以塑造、提高、改变和发展?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涉及到什么是人,人性、人的本质和素质的关系。看来必须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理论贯彻到人的素质的认识上,这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素质这个概念的关键。循着这样的思路推敲,我们认为宜作如下的规定: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各种属性、特性在现实的人身上的具体实现(包括它们所达到的质量和水平),这是人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体条件。这样定义素质:素可解释为素养、修养,质可解释为品质。这就是说,虽然人的素质有先天的自然生理条件作为物质基础,但主要是指后天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和实践而养成的为人的品质。(注:1999年9 月出版的《辞海》增加了对素质的解释:“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辞海》(彩图本),第330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这样定义的素质译成英文用什么词更好,可请专家确定。英文一般都用quality一词泛指质量, 也可指人的品质。而素养、技能可译为accomplishment。)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要正确认识人的素质就必须先正确认识什么是人、人性和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完全一致,根据人类实践所提供并证明的大量材料,认为:客观事实与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哲学所宣扬的谬论相反,人不是什么“神”或“宇宙精神”创造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而是一种有生命的物质实体,是物质世界即自然界中一个特殊的天体——地球,在内外各种复杂的自然因素相互作用下,自身经过四十多亿年的运动,从无机物中产生出有机物,再从原始的低级生命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发展到高等动物,最后才产生出“人”。所以,首先必须认定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因而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具有生物的机体组织和生理机能,人的生存和发展永远不可能摆脱而且必须自觉遵循自然界和生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但是与动物相比,人不仅在生理的形态、结构、功能上已有一系列质的飞跃,而且由于原始人能够突破和超越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局限,逐渐形成自己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形态(结合成为社会,从事物质生产、精神文化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几百万年的锻炼和积淀,经过自然竞争、选择,早已从一般自然存在物中最后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与之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的特殊存在物。这就是说,更重要的人是社会存在物。事实上,人是迄今为止科学所发现的、物质世界最高级的运动形态,是包含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到思维各种运动形式于一身的最复杂的系统。在人身上,肉体组织和生理机能依然存在,但这只是构成它的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除了本能即生物性的运动之外,决定人的生命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的是它所特有的“自觉的能动性”:一是实践,二是思想,而这两者都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用哲学的语言来说,人是真正社会化的动物,是创造自己和人类历史的主体,是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在人身上具有一系列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人所特有的,也是一切人(包括古今中外,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国籍、阶级、阶层、职业等等区别)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这就是人性。如:凡是人(除了婴儿、丧失部分人体正常功能的老、病、残疾人之外)都能从事生产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都不能脱离群体,只有在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和他人发生一定的关系和联系,组织成为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人具有相互依存、竞争、合作、交往等社会特性。人们都使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和贮存信息(文字等各种符号实际上都是起语言的作用),有思维能力,有自我意识,有与动物本能不同的情感和意志等高级心理,能进行认识、评价、审美等复杂的文化活动,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追求自由等等。

毋庸置疑,人的这些特性都以相应的自然生理和心理属性为基础和条件,否认这一点就不是唯物主义。但是,另一方面,不能把这一系列人的特性都归结为是人的自然属性。因为事实上,这些特性早已是人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发展、提升而形成的社会属性,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的特性和本质所在。如果看不到这一点,那就会像马克思批评黑格尔时所说的那样,“他忘记了‘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2](P270)。 只能是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歪曲,是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人之所以会具有上述这些特性,是由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人自己通过长期社会实践,在不断地改变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同时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结果。而今天我们称之为“人的素质”的东西,不是别的什么,正是人的各种特性在现实的人身上的具体实现。所谓现实的人,就是指客观实际存在的人,是个体、群体和类的统一。现实的人性和人的素质也是共性和个性、一般、特殊和个别的统一。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每个人当然都具有一切人都具有的共性,也都具有一切人都具有的基本素质。但每个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人,都只能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生来就是一定的人群共同体的成员,他的生存和发展必定要受他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因而必然是社会的历史的人。事实上,一个人活着总是不断地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总是有着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个人的天赋(自然生理条件)会有差异,后天所受的家庭和社会教育更可能不一样,个人的生活道路、发展机遇和实践经验也会各有特点,这都影响着他的特殊的人格的生成。因而,人的素质在每个人身上的具体实现状况(质量和水准)也会各不相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所长期从事的主要实践活动,以及他在与这种活动直接联系的主要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他的特殊的人格、个性和本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这也具体体现在他的素质上。正因为人性是社会的历史的,所以人的素质也是社会的历史的。正因为人性和人的素质对各个人来说都是具体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我们才可能通过大量有关人的素质的发育、成熟、变化等案例的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运用它来作为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指南。可见,抓住了“什么是人?”这个关键,对素质的科学规定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关于人的素质的结构和分类问题

目前,大家对素质的结构和分类,认识也不完全一致。我们认为研究这个问题应该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同时要注意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既然人的素质是人性的具体实现,那么研究素质的结构和分类首先就应从考察人性的结构入手。前面已经提到人是最复杂的物质运动系统,它的存在、活动和关系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而人性也是一个由多要素、多层次、多方面所构成的系统。

人性(Human nature)大致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人的属性(Property)。人的属性就是构成人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Element)。其内容广泛,包括人的一切性质和特征。 可以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部分。自然属性包含各种生理要素和心理要素,社会属性包含各种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

第二层次是人的特性(Character)。这是人之所以为人, 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人所独有的性质,是真正的人性。本文在前面已列举了人性的各个方面,其实这是从第一层次中,把人的各种社会属性提升到了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是人的本质(Essence)。 我们认为人的本质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生产等各种实践活动,简称为社会实践。其中包含着人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或者说,是人的两个最重要的特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结合。确定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的理由是,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产生、变化、发展,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个人在人性上的种种差别,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所以它是诸人性的核心部分,是决定其他所有人性的根据。

我们认为,对人性的结构作这样的描述,比较符合人性的客观实际。以此作为前提和参照,就可以进一步探讨素质的结构和分类问题。但在方法上还要注意三点:

1.既然决定人的本质的是“人的社会特质”,那就不能把人的素质归结为先天的生理条件,而应着重考察后天的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在人的素质观上首先必须划清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论、机械论,人性的科学抽象同抽象人性论的界线。

2.把辩证法和系统论贯彻到素质论。这就是说,一是人的素质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素质是在每个人身上客观存在着的,同时,不同的人所具有的素质是千差万别的,不仅有水平高低之别,更重要的是有优劣之分。如,人人都具“德”的素质,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彼此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等,不仅可能不同,甚至可能完全对立。二是人的素质也是一个由多要素、多层次、多方面所构成的系统。

3.建设素质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素质的分类必须考虑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要求,必须有利于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有利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着重从主体条件的角度,对素质的结构和分类作如下设计:

人的素质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自然素质。主要是指人生来就有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是指人体系统的状况,包括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神经和内分泌等九类器官整合而成的人体生理组织结构状况以及相关的生理功能状况。心理素质是指人生来就有的食欲、性欲、情绪、自我保存,以及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联想以至语言、思维等心理功能状况。科学证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不仅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功能,而且在第一信号系统之上还有第二信号系统,人的大脑所特有的这种生理机制,是人的心理功能有先天遗传成分,即自然素质中有心理要素的根据。

第二层次是社会素质。是指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素质。其中包含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情感素质和劳动实践素质六个方面。人出生时,自然素质有的刚开始萌芽,有的则处于潜在的、从本能向自觉能动过渡的状态。主要是后天,在社会生活中,依靠父母和家庭的抚养,社会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学习和实践,人的各种素质才得以形成、发育、成熟。因此,在整个人的素质系统中,自然素质虽然始终是人的素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属于初级层次,是包含于和从属于社会素质的。而社会素质则是自然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这是人所特有的,属于高级层次。个体是如此,整个人类也是如此。社会发展史说明,原始人是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一直进步到开始陆续具备各种社会素质,才得以最终结束漫长的原始社会,从蒙昧时期发展到文明时期。所以,同人性一样,人的素质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性和实践性。只有社会素质才是现代人即真正现实社会的人的素质,是现代社会的每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三层次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是指人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即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专业工作中,作为实践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活动质量和水平。包括完成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审美、职业情感,有些专业还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特殊的政治素质或身心素质,此外还有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等等。因此,不能把职业素质理解为只是完成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平,那是片面的,职业素质是包含德、智、体、美、情、劳等各种素质在内的全面的综合素质。事实上,在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都高度社会化的现代社会中,一方面社会分工日益发达,据统计,中国的职业分工已从过去的所谓360 行发展到1800多行;另一方面各行各业之间,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之间,相互朕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都空前紧密。所以,在任何岗位上,要想顺利地、圆满地完成任务,必须要求工作者的素质在各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行。如果说社会素质是每个社会成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那么,职业素质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和深化,集中体现了人的素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由于职业是人一生的主要实践活动,而职业素质的状况是人的素质能否转化为能力,能否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主体条件,因而它在人的素质系统中属于最高层次。

在正确划分素质层次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素质系统中各要素的分类问题,而这又取决于如何正确规定各要素即各种具体素质的内涵,明确它们各自在整个素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此,现在也是见仁见智,我们愿意提出以下几点认识与大家研讨:

(一)必须把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造就21世纪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理所当然要把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四有”是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实际上是包含红与专、德与才、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的统一整体。他多次强调,“四有”之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今天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是文明的最高成果,是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要使人们具有牢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决心为其实现而奋斗,就必须通过系统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政治素质,人们才能成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在当代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明辨是非,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江泽民说:“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实是抓住了根本,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中,政治是第一位的(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是核心和基础。

(二)对智、体等素质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应全面理解

如“智”,即科学文化素质,就不仅是指人的学历,更重要的是实际具有的科学文化水平。科学文化水平也不只是指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包括智力水平、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科学思想等三个要素。智力水平是指观察、注意、记忆、思维、表达、创新等等认知水平,这是属于主观能动方面的要素;科学文化知识也不只是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是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现了主体占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科学思想,则包括对科学的态度,能否正确评价科学的社会作用,尊重科学,能否在思想和行动中自觉贯彻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等科学精神,能否运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等多方面内容。

又如“体”,即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的物质载体,是个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第一个条件,也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其含义主要是指人体的健康水平及身、心两个方面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健康水平包括人体的生长发育状况,体质强弱,寿命长短等。人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身体素质当然首先要受遗传因素的制约,与其他素质相比,体质的自然成分更多。但出生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和医疗条件、生活方式、健身锻炼、心理因素等等,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有时甚至能起决定作用。特别是对一个民族的平均身体素质来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等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更加显著。旧中国中华民族被帝国主义讥讽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发生根本变化,生存质量大大提高,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很大进步,平均寿命现在是71岁,与旧中国的35岁相比,延长了一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再从身体素质和其他素质的关系来看,健康的体魄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有利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养成和功能的发挥。反之,体弱多病或意外事故使人致残,往往使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过早丧失劳动能力。尤其是青少年是人的发育成长时期,体质的状况对其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更具有直接作用,甚至影响到人的一生。正因为体质在人的素质系统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党和政府才一再强调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所以,人的体质不能归结为自然素质,而是和人的其他素质一样,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素质。这是我们之所以有必要、也有可能改善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根据。

(三)有必要把情感素质单独列为一项

情感是人的特性,是人作为主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外界发生的联系和关系,由于客体(人、物、事)涉及自己或自己所属的群体的需要、利益甚至命运,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实际上是以情感和情绪这种心理形式来反映和表达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注: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动物只有情绪,是本能的生理反应。人的情绪则是人的自然属性,从属于人的情感,成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情感和情绪一起构成人的感情。感情、情感具有社会性。人的情感可以发生在不同水平上,如,有非理性的、只是感官刺激引起的低层次的简单情感;有与理性活动相联系而产生的高层次的复杂情感,诸如事业感、道德感、审美感等等。后者是大量的、主要的,在人的情感中占主导地位。国外有学者提出“情商”、“情感智慧”等概念,实际上就涉及到情感素质问题。目前我国对情感的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情感素质则是指人所具有的情感的质量和水准,包括情感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情感的强弱程度,以及人对情感和情绪的控制状况等要素。人的情感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和负面的消极的情感。如,是主张和追求正常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呢,还是热衷于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低下庸俗的甚至反动的情感。当然,人的情感领域的实际情况是很复杂的,还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造成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化。事实上,不同的人的情感是既有共同的,又有不同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人们的情感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所以人的情感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情感总是和人们的社会关系密切联系,总是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情感素质是人的素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素质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在正确世界观和崇高理想信念基础上的热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能动作用。具有高尚的炽热的情感,如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对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五千年历史和文化有深厚的感情,爱科学,爱劳动等等,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不可缺少的应有的品质。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格言看来似乎很平常、非常朴素实在,但却充满着激情,充分显示了人民领袖的高尚情操和伟大人格。它强烈地打动了人们的心,引起亿万人热爱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人民的感情上的共鸣,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把情感素质单独提出来,作为与德、智、体、美、劳并列的一项,这将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

(四)应提高对劳动实践素质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已往一些文章有过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提法,我们认为把劳动、实践理解为人的一种素质,提高到与德智体美并列的地位是正确的。理由是,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善于实践的能力,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要条件。毋庸置疑,德、智、体、美、情各种素质都包含有实践的内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参加各种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也都是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书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德、智、体、美、情等素质。但参加劳动和各种实践活动,其意义不只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更重要的是人们只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才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进而逐渐树立起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最后内化为自己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说,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行动、改变客观世界,人们才能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真正掌握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只有参加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活动,才需要也才可能把德、智、体、美、情等各种素质都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就有助于人们学会集中发挥素质系统整体的优势,突破难点,完成任务的方法。其实,实践就是变革,每一次新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创新的要求。因此,正确理论指导下的正确实践,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最有效的、最根本的方法。而善于运用这种方法的人就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所以,实践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德、智、体、美、情等各种素质的重要途径、手段,而且本身就是目的,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最重要的素质。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实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收稿日期:1999—11—26

标签:;  ;  ;  ;  ;  ;  ;  ;  ;  ;  ;  ;  

关于人的素质的两个理论问题_社会属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