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实证研究论文

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实证研究

李 莉,潘 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 要: 为分析乡村旅游品牌整合能否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找到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提出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运用案例实证研究法,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为案例,采用排序选择计量模型对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市场力、塑造力、支持力和发展力,对被调查企业总体绩效得分结果进行加权求和并进行排序可知,品牌发展力(607.3)>品牌支持力(587.2)>品牌塑造力(514.1)>品牌市场力(420.6)>品牌竞争力(353.0)。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对企业品牌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政府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旅游市场体系完善、健全品牌危机预警机制、推广品牌整合成功的行业经验、推广旅游服务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服务、积极构建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积极推动旅游区域品牌的文化建设和积极实施旅游区域品牌的网络营销,本文对诸因素从乡村旅游品牌扶持、监督、服务指导和营销推广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品牌;计量模型;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品牌绩效

自2015年起,乡村旅游开始受到党中央及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动农业多功能化。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关于“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要求。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提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研究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能够明晰哪些品牌整合措施实施效果显著,使乡村旅游地政府及乡村旅游企业能够根据游客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发挥自身优势,开拓旅游市场,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从理论上充实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的内容,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旅游是在空间上的活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进行观光、娱乐,游览。乡村旅游就是将空间定在乡村,游客在村庄野外进行居住、游玩,参加乡村举办的各种活动来放松心情,重新体会大自然的博大与生命的伟大。品牌是一个标志或符号,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代表企业产品的质量,代表了企业的文化。乡村旅游品牌通过独特的品牌标志或符号体现旅游地自然与文化特色,便于游客从中识别出旅游地特色。品牌整合是通过整合资源建立旗舰品牌而进行的品牌扩张。乡村旅游品牌整合是依托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对区域内现有品牌进行整合形成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乡村旅游区域品牌。首先有利于乡村旅游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使得乡村旅游企业的产品有了鲜明的区域品牌特征;其次有利于乡村旅游特色的形成,使得旅游企业重新进行品牌定位,建立新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便于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扩大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外部性和“柠檬市场”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品牌整合中占主体地位。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的目标是形成旅游区域品牌,这就需要对乡村旅游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单单通过市场调节是不能够完成的,只有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品牌扶持、品牌监督、品牌指导以及品牌营销推广才得以完成。品牌建设是将一个综合影响力比较低的品牌建设成一个综合影响力较高的品牌。品牌建设理论体系包括品牌行为、品牌传播、品牌形象和品牌效应等内容。品牌建设的成果会通过品牌效应显现出来。品牌营销理论是一个复合的理论。著名营销学者Keler 认为品牌形象是品牌营销的根本,品牌营销是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竞争把品牌形象留在消费者心中的过程,品牌形象使得消费者通过想象来感知品牌,继而巩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简称“杜蒙县”)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境内。2003年,杜蒙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出打造旅游大县的战略方针,截止到2016年杜蒙县已拥有了类型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包括休闲农庄、温泉游、湿地游、蒙古族民俗游以及草原风景游等,4A 级旅游景区四处,2A 级旅游景区两处。但是杜蒙县旅游企业对品牌认识不足,品牌小且多,制约了杜蒙县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因此,2017年,杜蒙县为促进乡村旅游的提质升级提出通过品牌整合打造两个区域品牌,一是“阿木塔”民俗风情,适用于旅游产品为民俗风情游的旅游企业;二是“连环湖”温泉,适用于旅游产品为温泉游的旅游企业。本研究采用案例实证研究法对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进行验证,分析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的建议。

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1.1 计量模型

本研究反映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的5个变量都是排序级别变量,而品牌整合绩效的级别选择受到若干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用排序选择模型来估计品牌整合绩效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设回归方程为:

乡村旅游品牌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其明显的区域性、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柠檬市场”效应决定了这项工作无法通过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主导来完成。地方政府在品牌整合过程中扮演着规划者、扶持者、监督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在乡村旅游品牌扶持方面。首先,通过出台相关的旅游管理条例,完善并推广如“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的“1+3”模式;其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关于旅游路网的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包括在高铁站、客运站、星级宾馆等重要游客出入关键点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网点;最后,规范旅行社、农家乐、景区服务等乡村旅游配套服务部门的市场行为,推动建立完善的乡村旅游市场体系。

式中,yi为乡村旅游企业的品牌整合绩效变量的得分分层为乡村旅游企业的品牌整合绩效指标得分值,ci为品牌绩效得分分层的取值。

刘秀清等人[11]研究发现不同益生元对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发酵产生影响,其中低聚异麦芽糖对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效果最佳。郭羽等人[12]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对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改善鼠李糖乳杆菌的稳定性。鲍志宁等人[13]研究水分对干酪乳杆菌的影响,发现在添加了保护剂聚葡萄糖的时候会使活菌变得更加稳定,对活菌数的影响不大。杨郁等人[14]研究发现,低聚糖对植物乳杆菌的影响较大,相较葡萄糖而言,可以运用低聚糖对其进行发酵。

本研究调查问卷设计在乡村旅游企业品牌绩效指标选取上参考了成熟的品牌绩效考核指标,同时考虑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特点及品牌个性特征,选择了品牌竞争力、品牌市场力、品牌塑造力、品牌支持力以及品牌发展力5个指标。每个指标继续分解为3个分指标,采用里克特五点度量表对分指标逐一打分并进行汇总后的分值即该指标得分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HBO联合DDP处理后,食管鳞癌裸鼠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肿瘤组织Fas/Fas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应用前景提示HBO联合DDP治疗食管鳞癌具有应用前景。

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明显,对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如下9个方面:政府完善规章制度(X1)、完善基础设施(X2)、推动旅游市场体系完善(X3)、健全品牌危机预警机制(X9)、推广品牌整合成功的行业经验(X13)、推广旅游服务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服务(X14)、积极构建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X18)、积极推动旅游区域品牌的文化建设(X20)和积极实施旅游区域品牌的网络营销(X21)。因此,地方政府及乡村旅游企业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快乡村旅游品牌整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式中,u*的密度函数为f(x)。因此,P(yi=0)的变动随xi变动方向与β 的符号相反;而P(yi=M)的变动随xi 变动方向与β 的符号相同,但是中间取值概率的变动与xi的关系不清楚;采用极大似然方法估计参数,因为M个临界值c1、c2、cM 事先也是不确定的,和回归系数β 一起估计。极大似然函数

式中,函数I(·)是一个指标函数,当括号中的逻辑关系为真时等于1,反之等于0;c 满足0<c1<c2<…<cM

1.2 问卷设计

1.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指标体系的建立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乡村旅游企业品牌整合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设u*分布函数为F(x),得到如下的概率

表1 企业品牌整合绩效指标体系表

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外部性及“柠檬市场”效应要求在品牌整合中地方政府发挥主体地位职能的。本研究在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上充分考虑了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及品牌整合中所发挥的职能,选择了品牌扶持(X1、X2、X3、X4)、品牌监督(X5、X6、X7、X8、X9、X10)、品牌服务指导(X11、X12、X13、X14、X15)以及品牌的营销推广(X16、X17、X18、X19、X20、X21)4个一级指标及21个二级指标(表2)。采取里克特五点度量表对二级指标逐一打分:1=很差;2=差;3=不变;4=好;5=很好。

用克隆巴赫系数来检验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情况调查问卷的可靠性,系数愈大,测量标准误差愈小。当克隆巴赫的系数大于0.8 时,被认为这个调查问卷的可信度高。经过检测,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调查问卷数据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是0.924,远大于0.8,因此调查问卷数据信度非常好,测量结果具有高度可信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信度检验

1.2.2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18年10—11月对杜蒙县乡村旅游企业的走访调查,采用全样本的调查方式,共走访乡村旅游企业15 家。调查问卷由乡村旅游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填写,有效问卷收回率为100%。

2.2 结果分析

2.2.1 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情况 由表3可知,品牌竞争力绩效得分结果加权求和为353。分布在第1~6 层,其中3~6 层占73.3%,余下的26.6%处于不变或降低的趋势,说明杜蒙县73.3%企业在乡村旅游品牌整合中竞争力均有所提升,但仅26.6%企业处于小幅提升的范围,46.7%企业是介于不变与小幅提升之间;品牌市场力绩效得分层加权求和为420.6,绩效得分中3~8 层占80%,余下的20%处于不变或降低的趋势,说明80%企业的品牌市场力均有所提升,其中40%企业(第5~8 层)有小幅度或大幅度的提升,40%企业(第3、4 层)介于不变与小幅提升之间,品牌塑造力绩效得分层加权求和为514.1,分布在第2~8 层,仅13.3%企业(第2层)处于不变的状态,其他86.7%均有所提升,其中40%企业(第5~8 层)有小幅度或大幅度的提升,而46.7%(第3、4 层)介于不变与小幅提升之间;品牌支持力绩效得分层加权求和为587.2,绩效得分分布在第3~8 层,说明所调查企业在品牌支持力上均有提升,其中73.4%企业(第5~8 层)有小幅度或大幅度的提升,余下的26.7%企业介于不变与小幅提升之间;品牌发展力绩效得分结果加权求和为607.3,分布在第3~8 层,说明所调查企业在品牌发展力上均有提升,其中93.4%企业(第5~8 层)有小幅度或大幅度的提升,余下的6.7%企业介于不变与小幅提升之间。综合而言,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对品牌发展力和支持力的提升效果较好,提升幅度相对较大,其次是品牌塑造力,而对品牌市场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幅度相对较小。

表2 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2.2.2 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4 可知,“推广品牌整合成功的行业经验(X13)”对“品牌竞争力”的估计结果为0.621,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推广品牌整合成功的行业经验”工作做得越好,促使“品牌竞争力”得到很大提高的可能性越大。“推广品牌整合成功的行业经验(X13)”、“积极构建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X18)”和“积极推动旅游区域品牌的文化建设(X20)”对“品牌市场力”的估计结果为0.595,0.748 和0.907,且在5%或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这三项工作做得越好,其促使“品牌市场力”得到很大提高的可能性越大。“政府完善规章制度(X1)”、“完善基础设施(X2)”、“健全品牌危机预警机制(X9)”、“推广旅游服务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服务(X14)”、“积极构建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X18)”和“积极推动旅游区域品牌的文化建设(X20)”对“品牌塑造力”的估计结果为0.624,0.875,0.767,0.589,0.698 和0.944,且分别在10%、5%或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表明这六项品牌整合工作做得越好,其促使“品牌塑造力”得到很大提高的可能性就越大。“推动旅游市场体系完善(X3)”、“推广旅游服务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服务(X14)”、“积极构建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X18)”、“积极推动旅游区域品牌的文化建设(X20)”和“积极实施旅游区域品牌的网络营销(X21)”对“品牌支持力”的估计结果为0.526,0.819,0.805,0.719和1.019,且在10%、5%或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表明这五项品牌整合工作做得越好,其促使“品牌支持力”得到很大提高的可能性就越大。“推广品牌整合成功的行业经验”(X13)、“积极构建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X18)”和“积极推动旅游区域品牌的文化建设(X20)”对“品牌发展力”的估计结果为0.684,0.816 和0.907,且在5%或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这三项工作做得越好,其促使“品牌发展力”得到很大提高的可能性越大。

表3 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的企业总体绩效分布 (%)

表4 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的影响因素排序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不含截距项)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进而得出

3.2 建议

式中,xi是在乡村旅游品牌整合中政府对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些变量会影响品牌整合的绩效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误差项。变量没有办法观察到,可观测的变量yi有0,1,2,…,M等M+1个取值,yi可以通过按下式得出

此外,在找矿对象上片面地追求所谓找“大矿、超大型矿床”的提法和做法违背了矿床的一般发现规律,也干扰了找矿工作的正常开展。这样的做法和提法则违背了矿床的一般发现规律。

工程量清单计价单价合同模式下工程计量监理控制要点……………………………………………… 张会烈,赵志(1-238)

第二,在乡村旅游品牌监督方面。首先,建立完善的品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品牌危机管理;其次,协调好政府、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行业支持组织等各类型组织之间的关系,为乡村旅游品牌监督体系的良好运行奠定基础;最后,打击各类扰乱乡村旅游市场的非法经营行为,依据标准化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品牌管理,塑造品牌形象。

第三,在乡村旅游品牌的服务指导方面。首先,邀请国内乡村旅游品牌和营销方面的专家为旅游企业讲解乡村旅游品牌的商标、包装、声誉等方面的内容,推广成熟的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的成功经验;最后,通过制定、颁布并实施乡村旅游产品标准体系表,向能够积极为旅游产品做质量检测的企业提供奖励等措施将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深入每一个旅游企业。

通过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使患者了解膀胱肿瘤的疾病特征、外科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后续系统化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建立医患双方诊疗信任度及患者治疗的良好依从性,最终保证患者治疗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全程化。

第四,在乡村旅游品牌的营销推广方面。首先,构建乡村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和市场推广体系以及创新旅游品牌的营销渠道。其次,在品牌文化建设上要以人为本,在提升以农民为主的乡村旅游企业员工的整体文化水平和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文化建设方面充分调动各类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培养乡村旅游文化意识。最后,运用网络的优势,实施乡村旅游品牌电子商务,发挥快速、便捷、普及等网络的宣传优势,扩大乡村旅游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潼关位于陕西省关中东端,雄踞秦、晋、豫三省的要冲之地,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刘锦藻在《清朝续文献通考》中就对此做出了充分的说明:“昔汉祖破秦由此入咸阳朝邑”、“昔黄巢从禁坑破关,明逆闯李自成入陕亦由此禁坑”[1],这些记载都充分地反映出了其地理位置的关键所在。

●The sunny meadows are reserved until winter, and when snow collect deeply in winter, the snow here can melt more quickly, because of this, animals which are old, weak or sick may pull themselves through the disaster.

参考文献:

[1]徐淑梅,李圆慧,王亚丰.中国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16,32(3):336—341.

[2]李兰兰,王良举,张胜武,等.全域旅游视阈下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整合路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57—60.

[3]钟洁.基于游憩体验质量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优化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家居藏寨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8):95-103.

[4]于洁,胡静,朱磊,等.国内全域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旅游研究,2016,8(6):86-91.

[5]熊友平.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因子及其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视角[J].东北农业科学,2018,43(6):53-57.

[6]刘积余,赵霜茁,张浩.城市需求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城市化的乡村振兴问题研究[J].征信,2018,36(12):20-26.

[7]王敏,周梦洁,宋岩,王云才.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风险空间管控研究——以池州杏花村为例[J].南方建筑,2018(6):66-72.

[8]STAMATIS D,谭刚毅.建筑在中国墨西哥竹子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对乡村旅游业的直接影响[J].世界竹藤通讯,2018,16(6):6-12.

[9]林开英,曾芳芳.福建永春佛手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37,61.

[10]李溱.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江西省莲花县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12):96-98.

[11]陈丹丹,赵菊连.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210-211.

[12]张帅.旅游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创新与发展策略分析[J].山西农经,2018(24):39-40.

[13]廖磊,黄维.农业科技园区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18(24):41,43.

[14]高婧.浅析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诸多因素[J].山西农经,2018(24):46

[15]廖好,何多兴,陈琦.特色农业园区规划及效益评价研究——以梁平县金带镇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8,45(6):135-142,封2.

[16]余华荣,曹阳,周灿芳,等.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2):186-192.

[17]粟维斌,奉钦亮.桂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2):222-228.

[18]郑耀星,刘国平,张菲菲.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对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7):211-214,222.

[19]兰宗宝,秦媛媛,俸祥仁,等.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4):225-228,232.

[20]夏淑娟,徐文辉,陈青红.浙江安吉产业发展型乡村绿道应用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40-42,237.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Rural Tourism Brand Integration in Durbert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LI Li, PAN Long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al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nalyze whether rural tourism brand integration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find out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With the case study method, this paper took the rural tourism brand integration of Duerbert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as a case, and used the ranking selection econometric model to test the rural tourism brand integration performa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It showed that the rural tourism brand integra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market power, shaping power, support power and development power of enterprise brand.For the enterprise under investigation, conduct weighted summation of the results of overall performance scores and sorted, as it was shown: brand development power(607.3)>brand support power (587.2)>brand shaping power(514.1)>brand marketing power (420.6)>brand competitive power(353).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rural tourism brand integration on brand integration performance was how to impro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ctively construct infrastructure, improve the tourism market system, strengthen the brand crisis management, promote industry successful experience, spread the quality testing of tourism services and standardized services, actively set up the system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brand culture, and actively implement the r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of the network marketing of the brand by using of electronic commerce.According to the above factor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4 aspects including supporting, supervision, guidance and promotion to rural tourism brand.

Key words: tourism brand;econometric model;rural tourism;government policy;brand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 10.3969/j.issn.1006-6500.2019.06.011

收稿日期: 2019-02-18

基金项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基础培育项目)(RRCPY201805)

作者简介: 李莉(1972—),女,河北高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营销渠道治理、农产品营销研究。

标签:;  ;  ;  ;  ;  ;  

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实证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