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思想建设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思想建设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提出这样一个重大理论的科学命题,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从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看,它为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论指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决定的

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在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中,价值作为一种尺度或准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意识形态具有了强烈的价值导向功能。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蕴含着社会理想、社会信念、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的基本取向,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生活的发展变化,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准确把握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从而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其一,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明确提出“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地触及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精神上树立起的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是由当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复杂性决定的

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对我国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交融与冲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传播媒介优势,竭力推销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手段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隐蔽。我们如果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丧失警惕,缺乏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势必落入“西化”、“分化”的陷阱,使民族、国家的主流文化失落,精神支柱崩塌。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主流文化失落、核心价值理念崩塌是其重要原因。特别要看到,苏东剧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把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指向中国,这种渗透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同外国、包括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还会扩大,这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由此可见,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的存亡兴衰。只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先进意识形态,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文化长城。

必须重视我国改革开放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转型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改革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转型上,也体现在深层次的价值观的转变上。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和复杂,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逐步形成,积极、健康、进步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在发展;另一方面,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出现,多种信仰并存,多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激荡,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决定的。在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条件下,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一些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又受到了质疑,致使一些人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无所适从。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部位作出清晰的界定,显得越来越迫切。只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先进意识形态,才能唱响主旋律,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必须警惕各种落后的价值观念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来自旧社会的思想、观念、习惯没有也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封建残余思想包括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国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观念也乘机而入。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滋长,突出表现为来自“左”的和“右”的对马克思主义怀疑、否定的思潮。不论哪一种思潮,都会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都会干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只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先进意识形态,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崭新的时代课题和艰巨任务

面对当下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特点和趋势,首要的任务是建设具有感召力和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十分突出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立足于“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的结果。这种整合既突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又强调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吸收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体现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全面把握这一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个从上至下由党和政府倡导和创建的过程,又是一个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身体力行的过程。培养忠实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亿万民众,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共同理想和荣辱观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活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代使命。

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建设先进的意识形态,还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整合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但是,作为一个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形成和巩固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努力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可以使人们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当前,我们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形成、传播的社会基础和演变规律,对群众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作出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解答。坚持统一思想、尊重差异,通过科学而有力的舆论导向、文化辐射和制度安排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意识形态进行引领的亲和力,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标签:;  ;  ;  ;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思想建设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