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的探讨论文_万瑜淳

35kV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的探讨论文_万瑜淳

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35 kV变电站设备的操作过程也在不断发展。在新操作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分析和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变电站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维护过程的方法,保证变电站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尽可能减少变电站设备故障损失。我们对以下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设备的运行;设备的维护;处理对策

0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变电站的运行不断更新。在变化的运行模式下,逐渐开始强调无人操作模式的概念。但是,变电站设备的操作过程中也开始出现新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强调如何理解无人值班运行方式的概念。无人值守的运行模式并不意味着减少操作人员,并对操作人员的质量也提出了要求。无人值班操作模式的前提是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保证操作人员工作经验的前提下,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以实现减人不减工作质量的效果。无人值守模式的操作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必须有人到现场操作,或者必须操作人员在现场才可以发现的,所以无人值守模式的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地无人值班。在无人值班模式的同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每个操作管理流程的责任,使分工更加清晰。原始操作监控、记录和断路器操作和其他工作可以通过远程实现自动化,设备检查、操作和维护工作可以由新成立的操作团队处理。无人值守运行方式更注重员工的技术质量,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技术质量,促进无人值班运行方式的发展,让员工有足够快的速度处理自动化系统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1 35kV变电站设备常见问题分析

1.1 电磁干扰故障

变电站综合保护系统中电磁干扰的两种类型:第一,外部电磁干扰,变电站设备出现短路的现象、高压断路器操作、高频信息波、雷电天气或附近的强磁场都会导致外部电磁干扰。第二,内部电磁干扰,这种干扰是由设备内部的系统异常或某一部分结构工作过程中通、断电产生电磁干扰。外部电磁干扰是由综合保护系统的外部条件产生的,通常通过引线引入系统,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尽量减弱干扰。

1.2通信传输故障

35 kV变电站综合保护系统经常出现控制超时、保护定制失败或失去了远程控制信息等问题,而这些故障发生时,总控制装置并没有收到任何报警提示或阻止这个问题的操作指令。因此,根据测试来确定综合系统保护与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故障,因为控制装置没有将信息丢失当做危险处理而是当做乱码,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处理丢包事件,通信也就出现故障。

1.3断路器跳闸故障

断路器的跳闸故障会导致总线电压损失,最后导致综合保护系统崩溃,造成严重伤害,并对35kV变电站设备和变电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跳闸失败有三种:一、断路器拒绝保护行动,断路器拒绝后会发生越级跳闸现象,导致扩大故障范围。二、在系统操作的过程中,监控系统异常,断路器得不到监视系统发出的跳闸命令,导致的跳闸失败。三、综合保护系统正常运行时,开关拒绝分开,导致跳闸故障。

1.4线路电缆故障

35 kV变电站设备线电缆故障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电缆线路的各种问题,都会给供电线造成很多麻烦,导致35 kV电力系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电缆负荷、温度太高,电缆长时间使用等原因造成电缆断裂或绝缘层老化。安装时也要注意保护电缆,一旦保护工作做的不到位,影响电缆的质量以及安装都会失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常见问题相应处理对策

2.1电磁干扰故障处理对策

电磁干扰可以采取两个措施:技术隔离和设备接地。隔离措施可分为两种:第一,模拟隔离;第二,通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来进行开关量输入输出隔离。综合保护系统采集模拟量,但这两个设备在高压电路工作中,为了让保护系统采集,大量模拟量都是要通过变压处理的,从而分析出模拟量采集的原理,这样可以避免每个设备正常响应的高频信号的干扰,充分保护系统的正常工作。开关量输入输出隔离方法是光电隔离或继电器隔离,开关量输入到系统之前,输出端口和输入信号采用一级光电隔离,中间可以交流滤波器,使用两级光电隔离,对开关量输出电路也做类似的处理,以确保达到最好的隔离效果。

进行设备接地抗电磁干扰过程中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尽管地基处理系统可以避免雷电天气对保护系统的电磁干扰(EMI),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体积发生不良变化,在接地线过程中,也要注意排水位置,减少地面被引入瞬时电流后瞬时电流电位差太高。辅助系统接地是为了避免员工因为设备的绝缘效果不好或绝缘不完整的电击危险,变电站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不仅要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还可以起到防止静电和电击的作用,变电站设备和保护系统可以安全运行。接地方法是合理的,才可以改善这两个设备的兼容性,可以减少电磁干扰引起的瞬态开关领域的电位差。

2.2通信故障处理对策

在35 kV变电站设备之间存在通信网络保护室和控制设备,总线网络和大网网络,但根据35kV变电站总线网络和大网网络的具体情况,要对大网网络进行控制和协议转换,这样才可以访问到测量和控制设备,使通信工程更顺利,更通畅。

根据专业分析,结果表明,有三种方法来解决通信故障,第一种方法是添加设备,在两室中添加一套NSC300控制设备和网络访问控制设备,用于处理报文丢失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是更换设备,从技能上更换保护室中的保护设备,让大网网络可以访问NSC300控制装置;第三个方法是更新传输线路,光纤在保护室和总控装置之间的是主要的通信装置,并在总控装置中接入RS45纤维协议转换器。这三种方法能够消除通信失败,但最可行的方式来处理故障的是第三个,因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相对成本会低得多。

2.3跳闸失灵故障处理对策

当断路器跳闸后,然后越级跳闸问题已经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面对这一故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故障开关隔离开,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保持正常运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保护整个供电系统不再受跳闸故障的连锁反应,恢复正常工作后,再对断路器拒绝跳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要看看跳闸开关是否引起保护动作信号。然后进行手动分闸看出故障时的情况,通过这些步骤来确定断路器的跳闸故障的原因。

2.4电缆故障处理对策

在正常情况下为了避免高压电缆负载,在电缆将有两个基础点,如果接地电阻超出一定的范围,它使电缆绝缘橡胶老化,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使用电缆头上加一块金属,屏蔽效果好,可以避免接地电阻负载太高。电缆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将导致电缆绝缘层老化,所以有必要做一些措施来保护电缆,在电缆槽里填补一些软土或水泥,不仅可以避免暴露硒在高温的环境,也可以避免机械损伤。

3 结语

35 kV变电站设备在新的操作模式发展中,我们应该提高他们的技术质量,和学习更多相关的问题以及无人值班模式的有效处理。对于在工作过程中得问题,我们不仅要足够的关注,迅速的分析和处理设备故障。在事故发生前就进行预案,根据先前的或经常出现的紧急问题进行预案,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处理速度和效果,也可以避免大多数操作人员在临时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尹瑞更.35kV变电站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J].动力与电气工程,009(22).

[2]时翔,高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通信部分异常/故障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3]周月,朱建军.农网35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杭电磁干扰的措施[J].农村电工,2007,15(3).

论文作者:万瑜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35kV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的探讨论文_万瑜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