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论文_袁方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论文_袁方

阜阳市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 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生态园林建设越来越多。城市作为一个规模较大且关系复杂的生态系统,主要包含了社会自然和经济等因素,具有社会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特点,这也就决定了系统的脆弱性,很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中,需要自然的组成要素,也需要人为的参与,园林绿地系统是一个具有自净功能的体系,在城市局部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平衡建设和城市环境美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生态园林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探讨了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及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发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保护;功能;生态平衡

引言

据研究发现,人类的延续与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生态环境大肆破坏,最后吃亏的还是人类自身。因此,在任何国家的发展过程之中,保护生态环境都是最为重要的工作。而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选择,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人们应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从而进一步保护神态环境。

1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概念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指以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统一的发展为基础,进行园林的建设。依托于生物学理论的研究,根据植物与城市相互补足原理,建立和谐统一的城市面貌,整个过程要根据于自然环境的原始形态进行城市的绿化建设。要保证社会与自然能够良好的共存,人与动物能够和平共处,形成一个城市特有的美好形象,在城市中体现出绿色风景,保护绿色植被,减少粉尘污染,降低噪声污染,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园林建设工作是我国生态保护工作推广的体现。

2目前生态园林建设和城市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植物品种结构比较单一

据统计,我国城市的绿化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当前的绿化程度还有待改进,生态园林中的植物品种较少,一般以树木为主,比如榕树、梧桐等,花奔类的植物较为少见,整体色彩也不够明亮,使得绿化的观赏性大大降低。

2.2树木种类搭档不合理,降低存活率

园林绿化不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种树,它更加注重树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只有利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才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如果不这样,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在生物上有拮抗的说法,植被之间也会产生拮抗生长,因此我们需要查阅不同树种之间的区别以及生存环境,进行合理的搭配种植,让植被之间能够协调生长。

2.3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共同前进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需要资本的投入,所以整个生态建设需要经济发展为基础,但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共同进步相互支持的关系,只有两方面建设同频,才能使城市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城市环境保护意识较弱,违背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创造经济利益的标准,致使整个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落后。

2.4生态园林的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

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政府组织常常会不自主的忽略其长远发展的需求,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操作之中,无法对生态园林建设制定出较为长远的规划要求。城市建设布局不完善,功能区划分不明显等问题,均会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也应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可行性。

3我国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完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管理体系

完善的制度有助于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进行规范,也能促进生态与园林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逐步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如今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展缓慢,只能经济较发达地区普及推广的主要原就是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因此,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管理制度的落实完善。整体工作可以从两部分着手:(1)完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在绿色材料的使用与选择上要严格把关,对城市规划作出明确范围的规范与内容的规划。(2)逐步提升我城市绿化面积,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打好基础。

3.2符合大众需求,注重人性化配置

城市园林的绿化配置也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城市居民的审美要求来实施整体的规划,这样构建的城市园林工程才能更具丰富的色彩,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让城市园林绿化的配置能够充分体现人文气息,让原本单调的城市园林建设更加丰富多彩。

3.3科学做好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景观的效果,这就需要结合城市所在地区的环境和条件,做好植物的配置,充分认识到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考虑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合理进行搭配,也要避免植物种类之间的竞争,如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选择抗污能力强,抗病虫害的植物。同时,要充分借助不同物种的空间分布等进行配置,乔木、灌木等合理搭配,确保不同种类的植物都能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同时又能带来很好的视觉享受。

3.4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在现代城市中,汽车已经成为了城市中最为常见的“景色”,时间一久,便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并使人逐渐的渴望自然的美感。因此,将多种多样的植物引入城市之中,并通过园林设计者将其设计成最为适合的景色,便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人们的心情,并能够起到美化城市人群居住环境,美化市容的作用。此外,适合自身城市的园林设计,能够有效的改善人们生活中的空气质量,并减少各方面疾病的发生,保证人们心情的舒适度。正因为这些原因,使得人们都在盼着将自身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得更好,从而为创造出更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做出贡献。

3.5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我们要充分的结合当地资源与地理特质,实现区域化的绿化模式发展。其次从民风民俗来看,如果能够成功的利用当地的欣赏特点来进行植被的种植,还可以达到观赏性甚至是旅游价值。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将植物成功的融入到当地的土壤环境当中,那么植物生长起来可以减少更多的人力物力,压缩建设成本。总之,想要达到科学、合理化的园林建设,需要广大的绿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3.6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是对城市的潜在投资,是一座城市的经济资本,生态园林正式建设时投入的经济成本经过养护后,会形成财富累积,根据研究表明,我国宝钢总厂对绿色建造长期投入较大成本后绿化经济已经得到了2至3倍的增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使生态环境优化,进而提升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经济筹码。因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一座城是不可缺少的两大助力,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从全局考量,对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做好城市建设的统筹工作,要做到经济与绿色双重发展的目标,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生态园林建设的高效推广普及。可以从城市绿色植被覆盖率着手,加强城市的绿化面积,绿色植被的引入要与原有城市建筑相协调,整体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可以进行顶楼绿化与墙体绿化工作,开展绿色植被垂直生长的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园林的建设,在实际发展中,要认识到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意义,从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出发,建立科学的生态园林建设体系,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展秋菊.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J].现代园艺,2017(23):138-139.

[2]于新辉.探讨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关系[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246.

[3]姜晓雪.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历程及其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论文作者:袁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论文_袁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